心理學|《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 生活的科學,人人都能實踐的勇氣指南
by Judy Chen
書名:《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作者:阿德勒 Alfred Adler
外行人也能靈活運用的生活心理學
「我最近一直拖延找工作這件事,仔細想想其實就是怕結果不如自己預期,如果我投入了那麼多還找不到,不是很失敗嗎……?」、「欸,你一直洗手,強迫症似乎也是一種自卑的展現喔!」讀完《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後,與朋友的對話總忍不住分析一番──如何覺察自己的自卑感。
作為初入門者,雖然我還無法體會到許多阿德勒學派愛好者所描述的感動,但對於一名非相關專業領域的人來說,讀心理學最期待的不外乎是可以將知識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認識自己,抑或解讀這個世界,而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確實都成功辦到了!
事實上,阿德勒相信,即使是外行人也可以將心理學見解實際應用於生活,來面對「工作、交友、愛與婚姻」這人生中的三大議題,並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本阿德勒於 1927 年出版的著作距今已近一百年,然而書中許多觀點與臨床故事,仍非常適合現代的我們細細咀嚼,不啻為一本經典入門書。
立即停止逃避,接受自己的自卑感
既然要談阿德勒,就得先從「自卑感」切入,在他的學說中,自卑感是一切的核心:每一個人都有自卑感,為了擺脫自卑的無力,而追求讓自己變得更好,這就是人的根本動力來源。
換句話說,阿德勒提出的自卑與我們一般的認知很不同,在本質上,它並非是負面、不健康、病態的。因為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問題時,適度的自卑感反而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基石,它可以激勵我們努力向上,並且讓自己更加卓越。
但是當我們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自卑感,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解決問題,而採取消極、錯誤的行動時,就有可能產生所謂的自卑情結。比方說,我們生活中一定遇過某種只會出一張嘴、做白日夢,老是把「要是我的話就會怎樣做」掛在嘴邊的人,說穿就是自卑感作祟罷了;另外,有些人還會利用自己的弱勢和弱點,去控制他人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與近幾年常常被談論的「情緒勒索」也有些關聯。
值得注意的是,自卑感也是一把雙面刃。阿德勒提到,當我們看到某人過度追求優越時所產生的優越情結,往往也是極度自卑所導致。
這不禁讓我想起以前碰過的一個人,社經地位明明已高出多數人,言談中卻仍總喜歡吹噓、誇大自己所擁有的,大家甚至發現,他對外將自己塑造成另一名虛構的角色,來達到讓別人崇拜自己和控制他人的目的,這正可謂以非建設性的方式來面對自卑。
唯有當自卑感變成壓垮某個人的最後那根稻草,無法激勵他從事有益的活動,還讓他終日憂鬱不樂、難以發展時,自卑感才是一種病。至於優越情結,則是有自卑情結的人用來逃避困境的一種方法。他在覺得「自己不夠好」時反而轉了心境,做了「自己最好」的假設。
優越情結與自卑情結有一個共同點:兩者永遠都出現於生命的無益面向。
你排行老幾,老二生來真的比較有衝勁?
而人們在克服自卑、追求卓越的過程中,人格會逐漸發展出來。往前回溯,這個決定我們態度與行為的人生風格,最早在 4、5 歲時就會形成,因此阿德勒心理學對於家庭經驗和學校教育方面的理論著墨甚深,相關論述更被後人推廣至親職教育、兒童教育上。
其中,最引起我興趣的是「出生序」的影響。阿德勒認為,雖然這並非絕對,也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身上,但孩子在家中的排行和其他方式相較之下,與教育發展的關係最為密切。簡單舉例:
- 老大性格普遍會比較保守,因為他的家庭地位在弟妹出生後逐漸下降,因此他通常認為握有權力的人應該要持續掌權。不過反過來,排行老大的孩子也有可能因為失寵,而從此一蹶不振。
- 老二的個性可能會較為叛逆,因為他們一輩子都得面臨與人競爭的局面,他們會想要和兄姊平起平坐,也會在競爭中感受到一股向前衝的動力,造成老二對於目標的眼光放得比較遠。
- 老么則因為年紀永遠最小,擁有最多關愛的優勢,發展也是最好的一個,行事風格上可能會和其他手足比較不同。
以自身經驗來看,家中排行老二的我,上是哥哥、下有弟弟,在阿德勒的學說中,自卑感在這樣只有兄弟的女孩中特別明顯,她們不是十分安靜,就是想變得跟兄弟一樣。
而自己更傾向於後者,現在回想起來,我從小個性就相當不服輸、很好勝,也是家中小孩中比較叛逆的那個人,像是我還在念小學時就自己偷偷跑去打耳洞,國中還喜歡做奇裝異服的打扮。現在意識到小時候的自己,特別喜歡從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證明「我比別人更強」,無非是自卑感作祟,想藉此吸引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然而,出生序也僅是影響一個孩子人格發展裡的因素之一。正因為人的人生風格在很小的時候就形成,孩子產生的許多問題,其根源往往來自於家庭,像是被寵壞的小孩往往不知道如何適應群體生活、脾氣不好的父親導致女兒發展出排斥男性的性格等等。
小時候出的差錯,在未來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由此顯現家庭及學校教育重要性。
比較麻煩的是,即便事實明顯擺在眼前,大人卻鮮少對孩子伸出援手。為人父母不知道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言行造成孩子今日的苦果,使得孩子只能暗自摸索,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人生原型就像尚未成熟的果子,如果成熟前的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導致果子裡長了蟲;那麼,等到這顆菓子長大成熟,蟲子也會越見肥大。
事在人為,命運由自己決定
會認識阿德勒是拜《被討厭的勇氣》所賜,但跟風下的結果,《阿德勒心理學講義》自五年前購入後就被我扔在書架上積灰塵了,直到最近因緣際會終於把它取下,沒想到他對自卑感的解讀,彷彿是一記當頭棒喝,逼得因工作緣故陷入低潮許久的我,不得不正視自己的恐懼和逃避心理。
在阿德勒心理學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行為目的論」,這個理論在這本書中並沒有被單獨提出來解釋,但只要明白了,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阿德勒會一直強調「人,做得到任何事」,因為所有行為的手段,都是我們為了達成某個目的而做出的選擇。
關於行為目的論可進一步參考陳偉任醫師的部落格,他在文章中用減肥這件事來解釋「目的論」和「個體心理學」的意思,十分好懂!
從阿德勒學說來反思自己的現況,就可以清楚看見整個生活型態的成因,與其說自己碰到了職場撞牆期,不如說是我決定讓自己不要跳脫出這個低潮,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害怕踏出舒適圈、沒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成功,不是不改變,而是自己決定不改變。
幸運地在這個階段重新遇上了阿德勒,不敢說我的生活因為認識了阿德勒心理學便有了天翻地覆的轉變,然而,透過書中案例的舉一反三,我漸漸了解自己的焦慮感由何而生。現在,我慢慢學會放下武裝,能夠與朋友大聊職涯轉換的擔憂,可以老實說自己收入不穩而拒絕聚會邀約,可以大方坦承「對!我就是很害怕!」
當自己終於能坦然面對自己的自卑感,那如影隨形的焦慮感稍稍淡去,接納自我是克服自卑感的第一步,「自卑又怎麼樣?」是《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帶給我的最大啟發。
每一個人都有自卑感,但自卑感不是一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