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思考|《失控的正向思考》 — 會擴散的文化共識,深藏著無能為力

不讀書也成立的讀書會
thebudusu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May 28, 2020

by lee tzuhsien

書名:《失控的正向思考》

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 ( Barbara Ehrenreich )

底圖攝影師:Kaique Rocha,連結:Pexels

樂觀本來是一種健康的態度,但過多的正向思考是不是蒙蔽了我們的思考?越來越多勵志的書籍,告訴我們要如何才能致富、才能成功,前進的路上若有一點負面想法,都是不被允許的,這代表你的動力不足,進而導致自己失敗。究竟這樣的風氣何來?又蔓延的多瘋狂?

美國專欄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曾寫過一本書《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他揭開大眾迷思—所謂貧窮者真的是不努力的人嗎?這本書在美國引起了廣大的反響後,作者因罹患癌症,而從病患同溫層中,發現了美國「正向思考」的影響力。這個現象令他百思不解,於是他開始抽絲剝繭,探討正向思考在美國社會的歷史根源,並抨擊其高漲的程度,以及企業、個人、宗教、經濟如何受正向思考影響。

正向思考的失控,灌輸人民「必須不斷自我檢討,相信貧困與不順遂,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沒能過得開心和成功,是因為我把日子過得太懶散。」

什麼是「正向思考」?

說法一:即正向思考所產生的想法,也就是正向想法,當深陷困境時,若能往好處看、化苦為樂,那麼你就會覺得眼前的情況非常美好,還會大幅改善,我們也可以用「樂觀」來稱之。例如:當我們擁有半杯水時,就要想我們「還有」一半的水,而不要去想我們「剩下」一半的水。

說法二:即練習或訓練以正向角度來作思考。由於許多專家指出「學習正向思考是有實效的,不僅在理論上能讓人樂觀,實際上也確實能出現更多快樂的結果,只要發出期待情況就會好轉。」例如:樂觀可以改善人類的健康、增加個人的辦事效能、提高自我的信心與韌性,使人更容易達成目標。

作者在這本書裡,想要做討論的「正向思考」是以上第二個說法,並以自身罹患癌症的故事,分享了美國的現況,指出人們過度「正向思考」。

「病患」和「受害者」這兩個詞由於帶有自憐與屈服的意味,因此有人認為它們有歧視的意思,違反「政治正確原則」。於是我們都改用動詞,對於正在接受治療的人,我們說她們正在「抗戰」或「奮戰」,有時會加上「勇敢」或「全力」來加強修飾。

在美國的乳癌文化中,樂觀的氣氛無法減緩,大家普遍認為乳癌不只有讓心靈昇華的這個無形優點,還能對抗無可避免的外形破壞,若能生還,患者會變得更美麗性感、更有女人味。

「正向思考」的推手是誰?

若要追本溯源,作者提出幾個社會現象及美國的歷史脈絡,彼此互相交織相長,進而促進正向思考的蓬勃發展。最早可以從美國新移民的進入,在當時新移民的社會背景,處處皆充滿財富和機會,只要你肯努力便能有所收穫,所以人民無不勤奮,生活也相對單純。而後,新移民所帶進來的宗教信仰,助長了「努力」的風氣,就是基督新教的「喀爾文主義」。

「喀爾文主義」崇尚刻苦,認為「快樂是罪行」,人類必須抵抗一切享樂的誘惑,勤奮工作以累積財富,唯有如此才能獲得救贖。正是由於這樣壓抑的思想,導致人們若開始享樂與放縱,會因此而產生愧疚感,於是內心便不斷鞭斥自我,挑出自己內心的毛病,並強迫自己積極工作,這樣才能有所獲得。

當資本主義者和經濟保守主義者出現時,這樣的現象反而走向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們都知道,現在最支持「正向思考」的族群,為我們的企業主、資金主,從激勵書籍的出現,還有各式各樣的激勵演講都可以察覺,企業主正在用正向思考的邏輯灌輸員工勤奮(為我)工作。若依循此路,你就會成功,若消極以對,不成功與失敗都是你自己的錯。

這樣將失敗與貧窮的責任,推回給每一個個體而忽略了社會結構問題、教育問題以及大環境的經濟狀況,並非客觀。而這與近二十年來的經濟保守主義所提倡的十分契合,如書中所提到「接受社會救濟的人被迫去做低薪工作(理由是要他們增加自信);遭裁員的人或即將遭裁員的勞工必須對激勵講師言聽計從,認真自我激勵。」

書中特別提到幾個例子,包含2008年金融海嘯的氛圍、巨型教會的產生、教會與企業之間的關係、管理階層的改變,以及存在於你我周遭的「白領」、「藍領」階級對於工作的價值觀。

喀爾文主義令人痛苦的根源:工作。在世上努力工作、追求有目共睹的出色成就,是我們唯一的祈禱與救贖方式。工作不僅能脫離貧困,也能避免生活漫無目的,引發恐懼。

喀爾文教派的信徒必須監視自己的想法與感覺,尋找散漫、犯錯、放縱的徵兆;正向思考家則是永無休止地防堵憂慮或懷疑等「負向想法」。

西方經濟菁英就一廂情願地認為,人會貧窮是咎由自取。喀爾文教派認為貧窮是懶惰和其他壞習慣造成的;正向思想家則認為人會貧窮是因為故意不接受富裕。

「正向思考」的蹤跡

最常見的「正向思考」在「推銷員」的身上可以察覺,又可稱之為「激勵產業的產物」。一般而論,從事推銷員或者保險產業的朋友們,有著十分正向、積極且正面的生活態度。除了相信努力可以改變生活以外,也認為微有如此樂觀的態度,才能夠邁向成功。從某一個角度而言,會有這樣的信念,或許是建立在許多挫折之後的振作,也唯有這樣相信,才能促使自己面對拒絕或困難,仍能夠不放棄,並越挫越勇。

再者,職業階層或者社會階層受到正向思考的影響,也有一些改變,例如:管理階層的人員,從一開始的基層努力往上升遷的能力型人物,轉變為魅力型的人物。一位象徵性的人物,可以帶動公司氣氛及建立公司的文化,而這樣的領頭羊,可能會比一位埋頭苦幹的主管更來得激勵人心。這樣的概念並沒有錯誤,在講求效率的現代社會中,一個大齒輪的勤奮運轉,絕對不及一堆小齒輪集體快速轉動,故激勵產業為何在企業中如此盛行,是有其道理的。

這樣的概念,也影響到了教會與神學的領域,信徒們前往教會,除了祈禱以外,還有請求神父解惑、祈求指引等心靈寄託的功用。教父的訓誡,如果跟企業互唱雙簧,那個體是否會思考問題的原因呢?舉例來說:當一位推銷員在職場上失敗,前往教會抒發情緒與煩惱,神父給予的回應如果是:你可能不夠努力,也剛好現在時運不順,只要你每天向上帝祈求,成功將至不遠處。於是,這位銷售員比以往更賣力工作,每天透過意念,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成功。而這是不是就落入了企業最渴望的結果?

上面這個故事比較極端,直接忽略了最現實的問題 — 職場上失敗的原因?如果遇到困難,僅用意念、思考、轉換正向思考,問題真的可以被解嗎?例如:上面提到銷售員的業績不佳,會不會是這位銷售員在待客之道,可能沒有那麼適當所以客戶都留不住?會不會是因為這位銷售員,在數字計算上常有失誤,導致業績不順,諸如此類的現實問題,就怕被過於樂觀的「正向思考」所蒙蔽,而使得「個體」沒有進步,在市場不允許的狀況下橫衝直撞。

反對「負向思考」及抱怨人生

隨著正向思考所帶來的社會現象不斷產生,企業也開始推動大家閱讀激勵的書籍,也會找一些知名勵志家來作演講,作者針對這些書籍,用比較犀利的看法,直言不諱作批判,撰寫的角度也比較銳利。由於作者在引用時,也不是整本書的內容都節錄,而是摘選幾句他要抨擊的觀點,故在正確性及客觀性,還是必須由讀者自行去評估。不過藉由這些批判,反而能夠更加釐清作者想要抨擊的觀點是什麼?去理解被批評的論點為何?然後觀察正向思考所帶來「不合理的影響力」。

舉例來說,知名書籍《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帶領大家檢視有錢人的思考與窮人的思考方式有何不同,這本書並未直接的提到正向思考的概念,但芭芭拉.艾倫瑞克卻針對其中一個論述作為抨擊 — 「找出生活中會掃興的情況或人,遠離這類情況,與這種人脫離關係。若家中有這種人,盡量別跟他們的在一起」。這個論點建議大家遠離負向的人,擺脫生活中的負向者,以免他們吸走你的正能量而阻礙成功。否定負向者的還有多年前的教會紫色手環運動 — A World Without Complaining by Will Bowe,Will神父主張抱怨會影響你的健康、成功、快樂,這是沒有進步,沒有前進,沒有目的的行為。為了停止抱怨,我們可以在自己的其中一隻手腕套上紫色手環,每當想抱怨的時候就將紫色手環套到另外一隻手上,久而久之,就會發現自己的抱怨變少了,生活變順遂了。

而另一本被作者認為是正向思考推崇的代表作《秘密》,跟《思考致富》有相似的概念 — 「思想是事物。其實思想能產生吸引力,使思想中的事物成真,所有想法中的事物都會變成實物」,《秘密》稱之為「吸引力法則」。芭芭拉.艾倫瑞克就抨擊這樣的概念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人如何能運用思想與感覺,操控客觀存在的現實物質世界?更指出在這一類的書籍裡面,正向思考、正向想法或願望成真的心靈畫面,就是人們放在心裡的崇拜物。

難道我們要「不正向思考」?

「正向思考想要說服我們的是,相較之下,環境這類的外在因素是次要的,內在的心境、態度、心情才是首要的」,這句話乍看之下沒有錯,但並不代表我們要忽視現實環境,或催眠自己樂觀地面對客觀的狀況。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在他的小說《玩笑》(The Joke)中說過一句話:「樂觀是民族的鴉片」,用這句話來代表這本書,最適合不過了。

儘管現在有許多引領大家的信念 — 「正向思考是成功的關鍵」、「正向思考是成功的祕密」,但作者認為成功的關鍵是「負向思考」,利用負向的思考角度去作懷疑,去預料失敗的可能原因,在事實與客觀的環境中,用防禦性悲觀(defensive pessimism)學習批判思考。

努力不是為了「世俗」的成功,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可以從努力中獲得快樂以及踏實。

取代正向思考的做法並非絕望。其實負向思考和正向思考同樣會使人產生錯覺。憂鬱的人會認為世界和自己一樣悲慘,預料每次努力都會出現最糟的結果,然後這些扭曲的預想就會加深痛苦。不論是正向或負向思考,都會使人在觀察時無法擺脫情緒,使人寧願把錯覺當成現實。正向思考會讓人「感覺美好」,而負向思考則會讓憂鬱的人習於緩慢、迂迴的神經傳導路徑。取代這兩種思考的做法就是,想辦法擺脫自己的想法,觀察事物的「原貌」,儘量不要讓自己的感覺與幻想對事實加油添醋,去了解世界同時充滿危險與機會:人有機會幸福美滿,但也終將一死。

或許是對於「改變」沒有信心,或許是對於「絕望」感到厭煩,所以選擇以正向思考來面對,當過於樂觀的時候,是在催眠自己,那些不願意面對的現實是源自於自己的缺失,遇到的困難必須更努力才能解決。但這個世界,除了自己,我們想要努力的方向在哪裡?

第一步是釐清自己究竟是「樂觀」還是在用「正向思考」的邏輯去面對問題?不能否認,擁有樂觀的態度,是面對挑戰與挫折的重要法門,卻不能夠用正向思考的邏輯,去逃避不願意面對的現實,將自己鎖在高塔裡,分辨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再者,試著去理解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無能為力的事情,並非一兵一卒的關係,也並非自己的錯誤,很有可能是社會結構的問題,很有可能是社會的價值觀偏誤,更有可能是文化氛圍帶來的錯覺,當我們被社會媒體「教育」成「什麼樣子」,可能是社會希望我們「變成」他們想要的「那個樣子」,以符合這個社會巨輪的運轉,以幫助某些既得利益者達到他們的目標。

我們唯一可以為自己堅持的,就是練習作批判性思考,在不合理的環境中,勇敢地思考、勇敢地面對、勇敢的提出自己的訴求。

其他閱讀:正向思考帶動「正向心理學」 — Eudaimonia| 比幸福更深沈的滿足感

--

--

不讀書也成立的讀書會
thebudusu

讓你不讀書也能漲知識,讓你不讀書也能跟上大家的話題。地球在轉動、太陽東昇西落、一成不變的日子,小小上班族也有話要說。在這裡分享一點生活、分享一點心情、分享我們的閱讀手札。一起來(不)讀書吧!我們的Podcast在這裡→https://reurl.cc/qdaK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