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是門好生意》- 社會問題可以商品化嗎?

陳俞初
thebudusu
Published in
7 min readAug 6, 2020

by 陳俞初

書名:《社企是門好生意》

作者:徐沛然

photo credit:@halfbakedphotos

社會企業是改善社會問題的靈丹妙藥,抑或是包裹「良善」外衣的營利企業?是想解決問題,還是靠問題營利?

社會企業泛指各種試圖以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的企業,是以「邊做好事邊賺錢」為目的而存在。像是以街友作為販售員的「大誌雜誌」;或由諾貝爾和平獎尤努斯所發展的「微型貸款銀行」;及台灣最早成立的社企「喜憨兒烘焙工場」等,這些都是從遊民、貧困等社會問題所衍生出來的企業。社企看似以商業行為解決了社會問題,但它並非烏托邦,獲利的壓力仍然存在,其商品或服務同樣需在市場上競爭以求生存,自然也會遭遇一般企業所面臨的責任與困境。

《社企是門好生意》作者徐沛然曾是苦勞網記者,長年關注社會問題,他在書中透過各種案例探討社會企業的概念,並提供更具社會性的批判分析。而藉由更高層次的分析,幫助我們了解社會企業的運作模式外,我們也能用更為洽當的角度評估社會企業的整體效應,並期許社會企業的未來該走向何處。

然而,批評壞人做壞事很容易,但若要評論好人做好事,似乎就較為難以啟齒,而這也是社企失去可課責性的原因。然而作者帶領我們以不同的角度來審視社企,並叩問社企的核心:企業可以藉社會問題來營利嗎?但首先,我們必須先定義何謂「社會企業」。

社企模糊的定義

社會企業是指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企業,而在探討定義時往往沒有一個明確且清楚的說法。三部門架構是解釋組織概論常見的圖表(見下圖),社會企業被歸類在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的中間,不過非營利組織的存在是為了消滅自身,因其目的是解決社會問題,當該組織成功解決後,自身的存在意義也同時不復存在。而企業則是為永續經營所存在的,兩者間即產生牴觸,依附社會問題而建立的商業,究竟該解決問題以滅絕商機;或藉由社會問題的存續以獲利?

三部門架構圖是將世界組織粗分為三類,分別是第一部門:以政府為首的公部門;第二部門是以企業為首的私部門;而所謂第三部門是指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或基金會等機構。

另外,「社會」所指涉的對象範圍也是社企較不願多談的部分,跨國運動品牌在東南亞建立鞋衣廠房,提供工作機會給當地人民,算不算解決當地社會就業問題的企業?水公司在非洲販售乾淨的瓶裝水,提供當地穩定的水源,是否也可視為解決社會缺水問題的商業模式?或提供報導的媒體公司,算不算傳播知識、提升社會大眾知識水準的社企?

當這些模糊且曖昧的概念持續盤旋在社企上空時,就是我們無法進一步定義社會企業的主因。而社企又有哪些問題呢?以下分列社企的三個主要問題,並分別舉例三個社企為指涉對象。

解決問題或靠問題營利:大誌雜誌

大誌雜誌是以街友為販售員的雜誌,街友以一本50元向大誌雜誌社批發,再以每本100元的價格販售。作者曾在大學課堂上做過民調,多數人都曾買過大誌,但若大誌並非由街友販售,仍願意購買的人數便少之又少,由此可見大部分購買者都是以「幫助街友」為出發點消費的。所以究竟是街友需要大誌雜誌;還是大誌需要這些街友來作為招牌和通路。另外,街友與大誌之間是承攬並非雇傭關係,意指當街友在販售過程中出了意外或收到罰單,都是由街友自行吸收,大誌省下通路上架費、業務薪資、雇員勞健保等成本,且還能享有社企光環,也因此能免費招募志工來填補其人力需求。如此我們還能將大誌視作「幫助街友」的企業嗎?

然而社會企業不會要我們探討那麼多,社企讓我們相信消費行為的本身就等於解決社會問題。所以我們不用去追究社會為何會製造出遊民、街友面臨了哪些困境、無法成為銷售員的街友該何去何從?這些問題都被簡化為購買大誌雜誌就等於幫助街友。當社企使我們對街友的關注不再是對公共政策的探討,而是簡單的消費,使得我們將嚴肅的社會議題去政治化,對公眾議題的討論淺薄化,便犧牲了許多我們思考的機會。

做生意不等於做好事:微型貸款

孟加拉經濟學家尤努斯創建的微型貸款銀行,以免擔保的方式向窮人借貸小額資金,他相信窮人在擁有資金後能在市場中進行簡單的商業活動,從中獲利後便能脫離貧困。但為了確保銀行的獲利,微型貸款的利率約為20%,大約等於信用卡的利率。如此高昂的利率來自於高經營成本,無法提供擔保品的窮人自然得負擔較高的利率,但這似乎與大眾對「扶貧」的公益想像有落差。而對收入不穩定的窮人來說,微型貸款的用途並非是用來做生意,而是用於支付生活的各種偶發性開銷,如傷病、嫁娶、喪葬等費用。根據統計,超過七成的借貸人並未將貸款用於創造收入。

另外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目前為止,由窮人所支付的微型貸款利息已超過一千多億美元,這些錢卻不是用於改善窮人的生活,而是成為微型貸款銀行出資者的投資報酬,包括全球鉅富及商業銀行。我們將窮人納入了世界金融體系中,是真的幫助窮人還是為了賺取金字塔底層的商機?我們又解決了什麼社會問題?

其實貧窮的形成原因非常多元,絕大部分並非個人所致,可能是國家整體技術生產力低落、缺乏良好的投資環境,或是內戰、外債等歷史因素。而微型貸款將貧窮直接滑坡推論為個人因素,進而推廣「大家一起借錢做生意」的理念,不免落入思考的謬誤,而忽略了真實的貧窮問題。

噱頭至上的商業模式:發電足球

四位哈佛大學生有感於發展中國家人民對電力的需求,加上注意到足球是多數發展中國家受歡迎的運動,便發明一種可發電的足球,只要踢三十分鐘的足球,便能透過足球上的 USB接口發三小時的電。該方案提出後獲得眾多媒體報導,並迅速得到多個基金會投資,使這些學生順利成立公司,並遊說慈善團體或企業大量購買足球送至非洲國家。但後來卻發現其產品有極大的問題,因新創公司缺乏製造業的經驗,產品壞損率高;且消費者與使用者脫鉤,導致使用意見無法回饋廠商,也無相關客服機制;而更重要的是,足球的發電效率不佳,比起手搖式發電機或簡易太陽能板,發電足球的發電效能極為低弱,且有天候的限制。

這便是社會問題商品化所帶來的問題,能夠商品化的產品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具市場潛力的商品。反面來說,當社企創辦人評估要推出產品或服務時,最主要的考量自然是市場反應,而非效果。手搖式發電機組一定對發展中國家用電更有益處,但吸引力必定比不上充滿創意的發電足球。但是滿足需求的同時不代表解決問題,為了商業永續,必定使得問題長存。試想若產品開發的資金是在當地建立完整電網,不就一勞永逸的解決用電問題了嗎?

《社企是門好生意》中,作者努力釐清社企種種模糊且曖昧的概念,在在表明作者認為社會企業是不值得追求或推廣的商業模式,因為社企誘使我們偏離直面複雜社會問題的艱困道路,反而展示一條只需要靠善意與消費就能拯救世界,極為輕鬆卻虛偽的捷徑。或許這本書可以給我們一個多思考的機會,幫助我們審視社會企業的真實本質,畢竟我們的每一個消費選擇同時也是在決定我們將前往怎麼樣的未來。

如果你覺得我們寫得不錯,請按下方的👏拍拍手,最多可拍50下!
如果你很喜歡我們的分享,請按下左側或上方的Follow鍵,追蹤我們!
感謝支持,你的鼓勵就是我們分享的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