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社群的三個必備元素:記憶、意義、回憶|EP15

近期參與了不少社群,有的是原本都透過 Discord、電子報來交流,後來舉辦線下活動,有的是長期就經營線下社群,有的是透過定期課程凝聚的社群,這篇想記錄我在各自社群看到的共通點:記憶、意義、回憶。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 對於社群經營、社群分析、社群行銷、社群互動、線上線下社群有興趣的朋友

一、記憶、意義、回憶

直接切入正題,我所看見的這三個元素各自代表什麼?

  1. 記憶:大家有相同的「過往」,例如都曾經是 OO 老師的學生、都曾經上過某堂線上課程、曾經訂過 OO 的電子報。
  2. 意義:大家有相同的「現在目的」,例如想要結交新朋友、想要拓展同興趣的人脈。
  3. 回憶:大家有相同的「活動回憶」,例如有共同合照、有共同的活動參與心得。

「記憶」、「意義」是發起社群活動的兩個元素,再加入「回憶」可以讓這個活動進行完整收尾,而持續耕耘「意義」則是社群成長飛輪的關鍵。

市面上的各種社群像是:校園大使、大學生培訓計畫(資訊種子、知識青年力、STP)、XChange、商業思維學院、女力學院、或是前幾年很紅的 CMX 社群經理社群。

有些社群還持續成長,但有些營運 2–3 年後,聲量就慢慢變小,除了跟社群內的火苗有關(發起人們),更多在於是否有持續耕耘「意義」。

二、我所看見的「意義」

有些社群不斷拉校友回去吃飯,但總沒有明確說明「意義」,純粹說「聚一下」、「見個面」,久了想參加的人就會越來越少,因為大家發現參加完一場又一場的聚會沒有太大意義,既沒有完整的流程讓彼此更認識,也沒有明確的收穫或知識讓大家帶走。

因此我後來在舉辦交流聚會,都要盡可能先確認好「活動意義」,像是:

  1. 老朋友單純交流:單純老友見面、更新進度,這種就不建議太大團,大約 4–8 人最剛好、也最舒適,不須特別安排破冰或活動流程,大家就可以互相聊天。
  2. 新朋友拓展人脈:社團、工作上的聚會,彼此知道彼此是誰、但還不熟,這種就要透過活動流程,強迫不認識的人一組,規定交流互動環節,大約 15–30 人最剛好。

三、我所懷念的「回憶」

「回憶」其實是個很好轉化成「意義」的元素,例如我常會說「一年後相約,看看彼此成長多少」,透過「事前向未來預約」,就能促成下一次的見面。

這也是我很常在 FB、IG 打卡的原因,提醒自己在某個時間點曾經聚集過,也事前埋下一個未來可以相聚的契機。

創造「回憶」有幾個方式:

  1. 打卡:參加完直接打卡,發布心得照片,標記所有人。
  2. FB 動態回顧:藉由動態回顧,在貼文底下留言,喚回記憶。
  3. 訊息回顧:在群組內傳一張過往的合照,當作聚會的契機。
  4. 信件回顧:透過信件寄一張過往合照,當作聚會的契機。

四、總結

現階段還是很嚮往有社群的生活,從交流砥礪中找到更多前進的動力,也能看見更多別人的生活樣態、工作心態、對待不同事物的角度等,不斷拓展觀點。

非常謝謝你的閱讀!上述單純以我的職場生活來整理,未能涵蓋所有案例,如對內文有任何疑問,都歡迎留言、寄信聯繫。如果文章有一點啟發或幫助,可以點擊拍手讓我知道 👏撰寫於:2022/10/27 (四)。
撰文者:張家惟 Evan Chang,evancwchang@gmail.com

--

--

張家惟 Evan Chang
思維的創意想像 The Space of Creativity

Product Manager in EC SaaS。熱衷於自學與雜學,喜歡研究商業的各種可能性,也喜歡探索新科技、新知識、新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