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招考-金融基測(FIT)

chris chang
張逸 轉學考計概
4 min readAug 19, 2020

--

一場為減輕求職者多次準備銀行就業考試的壓力,金融研訓院採用類入學考試的概念,將銀行招考新進行員較常出現之考試科目進行整合,以建構銀行徵才具代表性之參考指標。

由於Bank3.0的興起帶動分行(branch)的轉型,隔一年金融研訓院又出了一本書叫做數位銀行,去分行化的概念不斷在台灣發酵,後來又有Bank4.0, FIntech…等名詞不斷出現,這邊不去討論未來科技是否取代行員,不可否認的是你現在已經開始使用一堆金融科技的服務。

例如:國泰的KOKO,台新的Richart,永豐的DaWho,就連公股的第一銀行也推出iLEO,更不用說原本從純線上起家的王道銀行OBank,這些應用從實體存戶走向數位存戶。這也是為什麼金融業近期一直網羅具備資訊相關背景的人才,無論是寫code的還是透過網路做Marketing的,畢竟服務不是單點的,一個服務推廣需要前期的網路投放,中途的消費者黏著度培養,以及一個好的售後服務體系。

除了上述的數位存戶(簡稱數存),你或許還使用過"理財機器人(ROBO)",這項產物其實就是在當時大數據(big data)+人工智慧(AI)下而生的,並迎合目前我們市場上所謂的小資族,讓大家可以有一種懶人投資的概念。透過app小額投資其實一樣打破了過去你一次要準備10萬, 20萬的現金作定期定額。

線上開卡, 線上開戶, 小額借貸...我想這些Fintech的服務真的已經圍繞在我們的生活,所以常常很多人說金融即生活,不是只有在你掏錢的那一刻才和金融相關,你消費前的申辦,消費中的支付,和消費後的帳戶查詢,一切都含金融服務有關。

我想,也是基於這波趨勢,銀行開始把"資訊科技"這一個項目當成了進入金融業的一個基本門檻,在手機普及以及5G的帶領下,網路真的可以把金融服務運用的更靈活。FIT中資訊科技的出現,或許你也可以想成是把這些議題普及化的一種手法。

回到金融基測(FIT)中的考科IV[資訊科技+創新科技],如果你上過我的課,這裡頭其實包含了計算機概論的範圍,因為從第3屆開始就不再公布考題,這邊從第1屆開始幫大家做個簡要分析和準備的方向。

有看過簡章的都會蠻清楚,考試的範圍包含:

  1. 邏輯推理 (類似智力測驗)
  2. 資訊科技6大領域
  3. 創新科技 (近1~2年的趨勢)
FIT 資訊科技 考科範圍

由於這份考卷都是選擇題,準備方式有別於市面上的國營考試(中華電信,台電)與公職考試(例如:高考,地特,調查局),這份考卷中的資訊科技是屬於較廣泛的涉獵。以下須具備幾個基本認知:

1.不偏頗任何一個章節,從出題比例來看,都很平均的散落。金融基測想招的是通才,若是想走純IT建議你就報銀行獨招了…

2.須具備”專案管理"和系統分析"相關的知識 (名詞要會)。畢竟以後你進去可能會開始負責發包專案或評選廠商…

3.須具備”程式語言”的基礎 (虛擬碼要會)。基本的程式基礎都有助於你在寫程式或資結相關的考題…

4.定期google金融科技的趨勢議題和應用。在第一屆中考了15題的創新科技,這些分數就不得不掌握了…

當然,我想如果你都願意看到這裡了,以下將針對第一屆金融基測(FIT)考科IV幫大家做了詳解,後續有時間,也會針對銀行獨招的試題和大家做分享,以下再請參考囉。

順帶一提,近期有蠻多人問我為什麼會願意做這些免費的東西放到網路上給大家,我想就統一在這篇回答了…

第一當然是:我擔任過金融產業的乙方,也就是負責承接案子的那一方,提過很多大案子,也參與很多會議,無論是UI/UX, ROBO, BX, CX, IA…這些概念都曾經實踐過且發布在現有市場中,我自己認為金融業是一個蠻有趣的生態,它可以有to B(企業)的應用也可以有 to C(消費者)的服務,所以鼓勵大家也可以前往金融體系,當然考試是一種管道,這邊能協助的只有提供解答。

第二則是:念過資訊的想必都知道網路外部性,唯有透過分享和不斷的交流才能讓整個生態活絡和趨於完整,這邊從來沒有任何的打廣告或報名連結,如果未來這些東西即將普及化,我也只是一個小小的推手去加速普及化的時間。

以上,後續有時間再和大家分享第二屆FIT的解答和其它銀行招考的題型。

張逸 2020.08.19

--

--

chris chang
張逸 轉學考計概

用心感受生活,用新創造生活 經歷: 新逸科技 策略規劃 資訊工業策進會 專案經理 擔任經濟部、數位發展部幕僚經驗 輔導50餘間資訊服務商轉型雲端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