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個人私心的 10 部長片

回顧 2018 年一共看了163部電影,最後選了 3 部紀錄長片,7 部劇情長片。

C Yo Lin
Diskurs / Inschriften
4 min readJan 1, 2019

--

以下片名沒有排名順序。

#《大象席地而坐》(胡波)

短篇小說與改編電影後是完全不同風貌,可胡波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這部電影已經離開了本應所處的境界了。

#《北方一片蒼茫》(蔡成杰)

這部片讓我想到我兩年前去中國北京玩耍的時候,遇到一個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人。我們在青旅房間裡聊到一個問題:這個世界需不需要英雄?他覺得是需要的,但我說這世界不應有英雄,人不能三番兩次都把自己的希望冀求在他人身上,沒有人應該有義務為他者負責。這部片就是在講需不需要英雄這件事,從薩滿乃至於中介議題的關係,精準且放在當代脈絡中非常適用。

#《死靈魂》(王兵)

八小時的長片雖不是王兵的最長作品,但仍是鉅作。把傷口再一次撕裂,接著長時間地赤裸攤在別人面前如此難堪,就只是把鏡頭放著,讓這些活者說話,而口述史本身就是殘酷見證,搭配集體農場的佐證,言說本身不恐怖,恐怖的,是造就這些言說的環境 — — 我們僅憑想像的歷史情境,而它並不是想像,它絕對是存有的,那是這八小時讓我坐如針氈的難忘經驗。

#《燃燒烈愛》(Burning)(李滄東)

又一部拿著別人小說改編談存有的電影,但李滄東的調度實在驚人,在女主角房間做愛所見的光影;到男主角家裡作客時女主角脫去上衣,在魔幻時刻下舞動之驚人;乃至最後想像殺害對手全身赤裸離去,一把大火熊熊燃燒,這些場景之深刻,我沒有辦法不列進來。

#《沒有煙硝的愛情》(Cold War)(Paweł Pawlikowski)

把音樂愛情故事跟二戰後的歐洲情勢做整合,這背景跟敘事看起來好像還好,不過導演的整體調度跟攝影(也是跟Ida同位)的取鏡技術我只能給一百分了,美不勝收。如果這一部早點跟La La Land PK,大概會思忖拉拉鍊憑什麼?(就憑它是談LA吧呵呵)

# 德國人生(A German Life)(Christian Krönes & Olaf S. Müller)

這部只有在公視的紀錄觀點公開播映一次,驚人程度可媲美《死靈魂》。台灣需要多次省思,觀看這樣子攤開談歷史傷痕的作品。

# Goodnight & Goodbye(吳耀東)

這部片跟《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雖然取材完全不同,但對我來說它們是很像的東西,它們的相像在於,均透過影像深刻的自我詰問,不停自我思辯,被攝者與拍攝者有很微妙的權力與情感關係。而明明鏡頭裡是被攝者,但主角其實是拍攝者本身,它們都打破了過往紀錄片相當沈痾的一個客觀與距離拍攝觀點,這是非常難做到的事。我認為在如今跨媒介的數位世代中,我們愈來愈看不清自己,這樣回歸自己的作品,是非常非常需要被注意的,尤其作為一個創作者,我們到底要什麼?

#《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Paul Thomas Anderson)

這部的S/M角色間轉調表現之極致,我真的看得很嗨,PTA的劇本太威猛,加上DDL的精湛演技,光這兩位便不得不列入十大,且也沒讓人失望。

# 《羅馬》(Roma)(Alfonso Cuarón)

我其實沒有那麼愛羅馬,但撇除道德視角來看,化繁為簡的精湛拍攝技術,一家子跟女僕的關係以及女僕生活過程,由小見大化作一道墨西哥近代史的光影,也為相較於電影資源不那麼充沛的地理區域譜寫出新的故事。看起來故事特殊,其實也是試圖使其敘事普世。

# 《薩瑪的漫長等待》(Zama)(Lucrecia Martel)

強烈殖民主義式的視角,卻帶入了魔幻寫實的經驗體會:看不見鬼魂、聲響間串連與聯想,構圖有時奇異卻能使其進入鏡頭的世界裡。把主角拉入不同的權力位置,觀看不同世界之間的處境表現,畫面與情境之建造有別於大多數的作品表現。

-
12 部遺珠:7 部紀錄片、3 部劇情片、2 部我沒辦法歸類的作品
* 《最酷的旅伴》
* 《小偷家族》
* 《登月先鋒》
* 《柬埔寨之春》
* 《牧者》
*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 《你的臉》
* 《影像之書》的高達 voice-over
* 《坂本龍一:終章》(必須搭配 async 現場表演)
* 《幸福路上》
* 《悅讀:紐約公共圖書館》
* 《美麗事,殘破世》
-

另外還有兩部華語劇情長片也想提一下,也是個人私心喜歡: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江湖兒女》

另外,特別提及:曾威量的 VR 短片《山行》跟《姊姊》,這兩部作品都是我個人私心覺得相當驚人的短片。

最後不免俗還是要寫一些展望之類的話,2018年比較幸運的是遇到了一群同樣熱愛電影、來自四方的朋友們。我自己光是旁觀,就滿享受看大家互丟意見的感覺,火花四射,還是不免希望2019年能維持固定的看片量,不多不少剛剛好,然後還是要繼續創作呀。

--

--

C Yo Lin
Diskurs / Inschriften

以 CY 行走數位江湖,喜愛人文社科與媒介研究的雜食者,文字與藝術工作者,手寫字視覺是副業,擔任不同領域(時事、社會、藝文評論及數位遊牧)的內容編輯與 Podcast 製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