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R After Hours Podcast 】Walmart’s Strategy to Beat Amazon 沃爾瑪對戰亞馬遜的策略

Cynthia Chang
Cynthia’s E Lab
Published in
12 min readApr 3, 2019

投入電商產業一段時間之後,最近在關注的對象是Walmart。

一般想到亞馬遜就會聯想到貝佐斯、最強電商、最顧客中心的公司、AWS、Kindle、Alexa等等族繁不及備載的亞馬遜生態系;而想到Walmart,大概就是線下、每日最便宜、超大超市以及零售等等,沒什麼太Sexy的形容詞。

現在才發現,過去一直被我忽視的零售龍頭Walmart,可是有著不容小覷的實力呢!

先來看 Walmart 小百科
- 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商
- Fortune 500強第一(2014~2016 Fortune評選)
- 全世界最大雇主
- 世界第十大經濟體(一間公司財政收入比澳洲、南韓還要多...)

Walmart Annual Report 2018

因此看到After Hours這個標題-Walmart對抗亞馬遜的策略時,想說一定要來聽聽哈佛教授們說些什麼。

(聲明先說在前)如果想透過這篇知道Walmart實際策略是什麼的人可能會失望,因為教授們只有輕描淡寫的點出贊成以及反對的觀點,但是想快速知道現在Walmart跟Amazon比較,有哪些過人的優勢倒是很推薦!

本集重點

Walmart 最近財報數字很漂亮,對Walmart的未來發展,大家是看漲或是看跌?

Seeing Walmart’s counterstrategy to Amazon, are you bullish or are you bearish? — Youngme

四個看漲點

  1. Store as Great Asset — Instore pickup 有效利用實體店資源, 線上購買店內取貨
  2. Grocery deliver game plan — Backbone of healthy economics and great business 打好基礎的商品運送
  3. Astounding 3+% Growth Results 蒸蒸日上的財務數字
  4. A Promising CEO 超有潛力的領導者
  1. Store as Great Asset — Instore pickup
    有效利用實體店資源, 線上購買店內取貨

根據Youngme的觀點,她覺得Instore pick還是很有看頭的原因有三個:

  • 超級昂貴的最後一哩配送
    Last mile delivery continues to be super expensive, though you can squeeze out some of the inefficiency, you can’t eliminate it altogether. 跟我在電商的經驗很接近,不管你怎麼用大數據去算哪些商品應該放在一起、送貨路線應該怎麼最佳化等等,要把商品從Hub運到最後一哩路仍然有很高的成本。
  • 佈點全美國的Walmart
    雖然Amazon併購了Whole Foods, 但是Walmart在密度上大勝Whole Foods, 同時Walmart也早就在一些地方成為市民中心(town center)。要付藥費、檢查視力、補充糧食等等全部可以在Walmart完成。
  • 有利店內取貨的條件 — 超大的停車場以及容易進出的動線設計

同時我去看了Walmart 2018 年報,在CEO的話下一頁就在講Walmart 使用實體店資源的成果以及展望。

2018有提供店內取貨的店家數成長了幾乎兩倍,目前有1,100間實體店提供店取服務;而Walmart也預計在2019年再增加1,000間。

“We are leverage our stores as a strategic advantage in new ways. This past year, we nearly doubled the number of stores offering online grocery pickup to more than 1,100 locations in the U.S. and we’ll add another 1,000 locations in fiscal 2019.”

2. Grocery Delivery Game Plan — Backbone of healthy economics and great business 打好基礎的商品運送

Source: news.walmart.com

這邊其實教授們在Podcast並沒有講太多,只有提到非常看好Walmart在商品配送的投資,認為當使用人數多的時候運送成本就會顯著下降。

為什麼看好Walmart的Grocery Delivery服務發展,我推測有幾個原因

  1. Grocery delivery 真的有其市場需求
    從Walmart自己電商營收的比例持續增加的趨勢來看,Walmart的消費者或是潛在消費者是願意掏錢的;目前Walmart的電商營收已占整體營收43%了! (這真的算是很高的比例,台灣的家樂福說他們的占比也不過2%而已!!!)
  2. Walmart的實體店,成為Grocery delivery很好的資源
    以往Walmart的物流可以說是hub-to-hub的概念,基本上就是從總部將各量販店所需的商品運送到量販店點;而現在隨著電商的需求越來越多,將原本從hub-to-hub的物流變成hub-to-customer的形式已是必然,在Walmart實體店點高達六千多家的狀況下,若能好好將這些門市轉型成購物+倉儲的據點,這會大大降低Walmart 營運B2C的物流方式

“Part of our strategy is to build on our existing strengths. Our stores and clubs are becoming more digital, and we’re using technology to change how we work.’’ — Walmart President and CEO Doug McMillon said in an earnings call with investors.”

Walmart CEO 也提到他們將在各地區提供 [當日到貨]的服務,將量販門市轉型成為適合量販以及支援電商銷售的模式。不僅在中國跟京東合作,在美國也跟Doordesh等物流服務商合作,目前Walmart正在快速擴張可支援Grocery Delivery的店家數。

“We're also broadening our delivery capabilities in the U.S., China,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markets. For example, through our partnership with JD Daojia in China, we offer grocery delivery in less than one hour in over 160 stores in China.” — Walmart Annaul Report 2018

順帶一提, Walmart的物流模式是Offline-to-Offline, 類似現在Honestbee的生鮮雜貨外送。

3. Astounding 3+% Growth Results 蒸蒸日上的財務數字

2018年,美國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預測,Walmart將超越蘋果,成為僅次於Aamzon及eBay的美國第三大線上零售業者。

自2016年秋天,Walmart花了九百億台幣收購了jet.com電商平台之後,Walmart的線上營收就開始快速的成長,同時也帶動了整體Walmart營收。

Source: Business Insider

Walmart 2018 年報也提到了幾個數字:

  • 公司營收首度破500 Billion USD
  • 達成近九年來最高的 comp sales growth(company’s same-store sales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 美國區的電商營收成長44%

4. A Promising CEO 超有潛力的領導者

Doug McMillon 是暨Walmart創辦人Sam Walton後的第四位CEO,同時也是最年輕的CEO。

CEO portraits from Getty Images and MacKenzie Stroh

Walmart CEO Doug McMillon小檔案

Source: Wikipedia
  • 2014 接棒CEO,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員工最低工資由原本時薪9美元調高到11美元(但同時也關閉了63間門店,裁員近七千人)
  • 擴大帶薪育嬰假及產假福利
  • 對有領養小孩的員工提供援助,領養一位小孩可收5000美元。
  • 2018年佛州槍擊案後,宣布,未來不販賣槍枝和彈藥給21歲以下的年輕人,店內類似玩具,像突擊型步槍玩具及空氣軟槍也不會再銷售。
  • 在2016 Net Impact Conference 宣示Walmart投入永續的決心與成果
Doug McMillon, president and CEO of Walmart, to keynote the 2016 Net Impact Conference

為什麼這個CEO值得一提? 在我聽他本人的演講或是After Hours中教授所提到的資訊,我覺得重點在於:

Reinvention

親自聽過CEO Doug McMillon的演講,真的可以感受到他的真誠還有謙虛(跟Bezos的風格還滿不一樣的);After Hours裡的教授在Podcast裡面也對他讚譽有加,不僅是Top CEO榜的常客(ex: Best CEOs In The World 2018 — №19),也被Fortune評為帶動Walmart創新的那個男人

上述提到的各項事蹟對於Walmart來說都是跟以往截然不同的嘗試,因此大家滿樂觀看待這位CEO能將Walmart帶領到什麼地方的。

兩個看跌點

  • 有些令人concern的併購, 16B USD 收購印度的Flipkart
  • Lack of diversification of business model 較單一化的商業模式
  1. 16B USD收購印度的Flipkart

在Podcast中,教授提到這筆金額高到驚人的併購案讓人看得滿頭霧水,擔心這樣的投資是否會有效益,不過因為我對併購實在了解不多,因此就不再這邊多加說明(歡迎大家補充)。

2. 單一化的商業模式

先來看看亞馬遜的生態系: 消費者端(Consumer)、供應商(Seller)、企業端(Enterprise)和內容產出等(Content Creator and Entrepreneurs)

Source: Amazon — Supply Chain Conference 2017

教授在Podcast中提到:「亞馬遜在AWS或是廣告等的收入可用來交叉補貼他們在零售營運上的損失。」聽到這裡會覺得滿合理的,以往亞馬遜給人的印象就是一間包山包海的科技公司,Alexa、Kindle、Marketplace、AWS、Whole Foods等等。

不過當我去看了Walmart 2018年的投資者大會時,發現Walmart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壯大Walmart生態系。在購物(Shopping)的基礎上,Walmart投資或是跟國內外的物流、廣告、社群、娛樂等企業合作。

Source: Walmart 2018 Investment Community Meeting

雖然說把Amazon有投資的公司放在一起可能也會是一樣五彩繽紛的圖,不過我覺得可以從中間看到兩間公司核心業務最大的差異。

Walmart: 購物(Shopping)

Amazon:購物(Shopping)、Cloud、內容

結語

在我越來越了解Walmart的過程中,我對於Walmart的印象可以說是完全翻轉了。以前總覺得就是個實體的零售店,甚至會覺得有點落後,一點也不科技。但在看了Walmart最近的投資還有整體生態系,再加上CEO真的很有魅力(完全開啟小迷妹模式),我個人是非常看好Walmart的電商的!

這一篇文章停停寫寫總共花了我兩個禮拜的時間,Walmart與Amazon大戰這個主題簡直深的像黑洞;當我看越多文章就越覺得這兩個企業的戰略以及布局做的實在太精采了!!!! 決定接下來繼續深入研究後再來跟大家分享~

--

--

Cynthia Chang
Cynthia’s E Lab

Consultant, marketer, UX designer in e-commerce industry. Actively seeking chances to bring the best out of people, brands and org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