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澳洲獵人頭 (Recruiters, Head hunters)交手經驗

Daniel WANG
Daniel的澳式台奴筆記
9 min readAug 31, 2020

--

距離上次的文章- 如何來澳洲求職白領(軟體)工作- 事前準備篇離了好久,這期間發生很多事,全世界疫情爆發,開始Work from home,482工作簽證遲遲不下,很多預期的美好計畫都被打亂,不過人生就是這樣吧,總不會一直都一帆風順的,遇到一些亂流難免,這期間最難熬的就是482工作簽證遲遲不下籤已經過了七八個月,要是之後成功下籤我在寫一篇關於工作簽證的辛酸血淚

回到主題,這篇來記錄一下剛到澳洲時跟無數獵人頭(Recruiters)交手的經驗,我認為除了自己辛苦的一間一間投遞履歷,如果加上能讓獵人頭來找你,是一個更好的求職策略,機會會增加很多,因為有些職缺根本不會po出來,直接委託獵人頭媒合,所以當然這些機會我們不能錯過!這篇一樣以軟體業做出發點,但我想各行業都差不多的

這篇文章適合:

● 澳洲大學剛畢業正在澳洲求職的新鮮人(有相關實習或工作經驗更好!)

● 已到達澳洲不久並開始找工作的求職者

Photo by Hunters Race on Unsplash

如何讓獵頭找到你?

澳洲獵人頭這個行業非常興盛,所以只要做到以下幾種方法,我認為都可以讓獵頭快速的找到你

  1. Linkedin

經營好Linkedin絕對是關鍵,我前後兩份工作都是靠Linkedin找到的,每天有無數個獵頭在Linkedin上亂晃找人,我記得那時候一天最高可以收到快10封獵人頭的Linkedin私訊,來詢問你是否有興趣談一談

雖然經營Linkedin方法大家都不一樣,但以下的部分我覺得可以都做一樣嘗試,如下

a. The Headline

改成你現在在找什麼職位的工作,然後你在哪裡,這可以讓有目標的獵頭掃過你的Linkedin立刻抓住他目光,因為他可能就是專注在這地區找這個職位的人才,你想想獵頭一天要看多少的人,在他們看昏頭前,這種目標性強烈的Headline絕對能讓他們點進你的Linkedin Page細看你的內容

b. The Country/Region

很多人從台灣到澳洲時,忘記改了自己的地點,還是維持地點在台灣,依照Linkedin的演算法,我猜你很難會被當地的獵人頭給看到,所以還是記得修正一下吧

2. Seek.com

我跟很多雪梨軟體工程師朋友的相同經驗,Seek.com上面有超大比例都是獵頭在找人,所以完整的填好Seek.com的Profile並公開你的狀態為給任何人,這樣也能大幅增加你被獵頭搜尋到的機率

獵頭都會問你些什麼?

回想起剛到澳洲兩個禮拜,安定好生活大小事之後,就開始公開Linkedin跟seek.com,早上公開,下午就收到第一通獵頭的電話了,而之後每天都會穩定接到 3- 6通不等的獵人頭詢問電話

接到第一通時候真的超緊張的,胃超痛,突然要用英文跟當地人討論我的工作經驗跟狀態,那時候真的覺得各種沒準備好,想當然講超爛哈哈,畢竟這要我用中文也不一定能講的很好,何況用英文,有些電話再配上濃重的澳洲口音更是讓我 pardon me. I’m sorry I missed that 說不停

接到第三通第四通後慢慢就開始習慣了,也越講越順,之後發現每一通的對話除了閒聊的部分幾乎都一模一樣了,我總結了幾樣他們會想知道而且一定會問你的問題

  1. 你的狀態 (What’s your situation? What’s your status?)

這部分通常是在問你的個人狀態,你可以說,你來澳洲多久了,什麼職位的工作經驗有多久(比如我就說 over 2 years Front-end deveolpment experiences),正在找什麼職位的工作(我當然回答 Front-end developer)

2. 你在哪? (where are you based?)

雪梨整個商業區其實蠻大的,主要辦公室工作分在三個區塊,最大也最多的就是 Sydney 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接下來北邊的 Chatswood商業區也有,西邊的Parramatta也有,告知你住的地方能讓獵頭大概知道哪個工作離你通勤比較近

3. 你的期望薪資? (What is your expect salary?)

這部分要分為兩個方向回答,因為澳洲大部分的工作通常分為合約工(Contractor)或是全職工(Permanent Role),而這兩種談薪水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合約工是談日薪全職是談年薪,(沒錯…澳洲是沒人在談月薪的),因此舉例來說你可以回答 400 to 500 for daily, 50K to 60K for annually

這邊給各位一個談薪小技巧,通常日薪你要比年薪談的要高, 就是你日薪換算成年薪要比你直接講的年薪高,因為Contractor不能像全職一樣享有諸多福利,比如特休Annual Leave,或是病假Sick Leave,所以國外的邏輯就是會給你更多的錢去補貼這塊(哎..這跟台灣真得差很多)

而很多人一定會問,那我目前值多少? 這點真的比較看產業也看人能力,所以你可以大方問獵人頭: 你目前對我了解,你覺得我在市場值多少? 問個兩三個,大概你可以總結出一個數字區間,或是上Glassdoor 看一下你的產業大部分大家都拿多少

最後補充一點,你談的薪水最好再說 Plus super ,Super就是 superannuation的意思,是澳洲政府規定的退休金制度,雇主除了要付你薪水,還要額外撥一筆錢到你的退休金帳戶,這筆錢除了你退休或是永久離開澳洲,否則無法領出的,我有一次經驗就是我忘記說Plus super,結果開出的薪資價格差了我預期的將近10%的薪資,切記!

4. 你的簽證狀態 (What’s your visa status?)

這部分非常重要,很多時候甚至要幫獵頭上課或是導正觀念一下,如果你是跟我一樣用打工度假簽證或是學生簽畢業後的工作簽,他們很多看到你不是PR or Citizen 就直接放棄你,然而這兩個簽證都有合法做全職工作的權利,像我就會跟他們說明 I am holding the working holiday visa now, but I have the full working right in the Australia. 讓他們清楚知道你是有機會讓他們的客戶所能接受的簽證,是能夠立即上工的

5. 過往的工作經驗

他會根據你的CV或是Linkedin所附上的經驗來詢問你,而這部分就每個人不一樣,照實回答即可,跟多少人合作過,有什麼成就,這跟台灣一樣,把他們唬得一愣一愣的,他們越覺得你是高手,像我就不太會吹..,每次看到有些大陸人或是印度人在面試各種花式吹就覺得好像可以給他們帶來不少機會,看來這也是要學的r

與獵頭交手要注意的其他事項

  1. 真來獵你頭,還是來送頭?

澳洲其實也跟台灣一樣,獵人頭數量太多,所以品質參差不齊,有些打過來劈頭就問你現在薪水多少,這種雷包也是肯定會遇到的,所以判斷獵人頭是否真的有心要跟你合作很重要,這多接幾通就會有明顯感受了

而有很多不好的獵頭習慣賺快錢,不管你適不適合就是把你亂推出去,把你推到完全不是你領域的工作,所以他要幫你推之前先確定 Job description內容,免得浪費雙方時間

2. 喝啦,哪次不喝

通常一個獵頭對你有高度興趣時,他們就會邀請你出來喝咖啡,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ome coffee? 我個人有被請過三四次咖啡,而通常他們會出錢,因為他們會跟公司報帳,我個人是覺得有這機會就一定要去,通常他們都要請你喝咖啡,誠意十足,代表是認真想經營你這個客戶,不會太雷的

而有沒有後續再說啦,至少你喝到免費咖啡,跟練到英文口說了,還可以經營人脈,這種機會當時的我可是都不想錯過,能撈就撈,能混就混

3. 阿你是在問身體健康的?其實不是

不要對每通電話造成過多期待已成為必勝心法,很多獵頭電話你會發現他會問一堆問題,然後電話一端發出快速的巨大打字聲音,這種通常是要你個資的獵頭,他們的工作就是每天不停的打電話問各種人的狀況,然後把你的資料輸入到他們資料庫,就這樣而已

通常這種我還是會細心講完而且給我能給的資訊,因為你要是在他們的系統內,之後如果有高度適合你的工作出現,他們系統會自動媒合然後提供給獵頭,我之後有幾通面試邀約就是這種

獵頭會打來說系統通知他有個新工作非常適合我,因此又多了幾次面試機會,所以這種機會也是機會啊!

4. 靠邀這家好像似曾相識R

強烈建議,跟一個獵頭聊到一個階段,而他也確定要幫你推工作給雇主的時候,請把工作的職缺跟公司和獵人頭的名字記下來,我發生過一件尷尬到不行事情

當你接一整天的電話後,相信我,你絕對會忘記你第一通在講什麼,就曾經發生過有兩個獵人頭在同一天打給我,而且他們名字都叫James(後面分A跟B),聲音也超接近,超難分辨

James A 早上先打給我,說要幫我推一家澳洲很大的媒體公司資訊部門,我說好好好感謝你,之後他說他準備好要送件時再告知我,然後下午James B 打給我,說你好我是James,我要幫你推一家澳洲很大的媒體公司資訊部門,我想說哦哦哦怎麼又打給我應該是在幫我做最後確認吧,James B電話最後說那我現在馬上幫你送件,我也以為正常道謝後就掛了

隔天下午,James A氣沖沖打給我說,為何你的履歷已經在主管那邊了?你繞過我自己投履歷?你在浪費我時間?我整個歸懶趴火心裡想說你是在工三

結果我仔細一查,哇,涼了,我跟兩個James都說好要幫我投,結果James B動作超快跟我講完直接送件,我才發現兩個居然是不同人…更奇耙的是,這兩個人居然在同一間獵人頭公司,而且都叫James,還推薦我同一個公司的同一個職位(三小啦同一間公司居然不會做分配)

當下只能回撥電話給James A道歉說你們公司有一個 James B幫我投了,我以為他是你,他最後只說好吧只能讓給他了,我除了道歉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記得要做筆記ㄏ ㄏ

這篇大概就是這樣了,終於寫完第二篇了,在這邊感謝一下前幾天看到我第一篇文章且主動跟我交流的Macy,讓我有動力再寫第二篇,要不然我以為我寫的都沒人看haha

剩下的看情況再補吧,先這樣,掰

預計還要寫的文章:

  1. 澳洲落地後要幹嘛?懶人包隆吼哩啦
  2. 澳洲第一份軟體工作 — 澳洲 Channel 9 九號電視台
  3. 澳洲第二份工作 — 軟體新創 Landmarks I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