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向經營自媒體的一點心得 | FB篇

原文首發於「社群丼」社團,同步轉載於此。

--

等向作為剛滿一年的小型代理商,目前正職員工只有四位,加上part-time整個團隊約莫8人。我們沒有背景和客戶資源,所以這一年來很努力透過各種方式增加自己的credibility,從辦講座、把公司網站做得漂漂亮亮、執行自己的企劃到經營社群。其中花費最多心力的就是社群了。

我們公司有IG / FB / Wechat公眾號 / Medium,除了medium是我自己本人有空隨性寫以外,其他都是正式規格處理,每週有briefing,每個平台也有一位同事主導負責。以下不敢長篇大論說有多宏大的思路,但就agency觀點,這一年經營社群確實有幾個心路歷程。本文先就「FB」為範疇,分享給同為代理商的朋友:

1. 經營客戶社群都忙不過來了,為什麼還要花時間經營自己的社群,是想當網紅嗎?

我們的團隊其實創意能量很強,有一半人都是奧美畢業的軍校生,裡頭還有小有名氣的藝術家跟設計師。但脫離了各種光環和保護傘,再也沒人知道我們很會做創意。所以我們自己給自己舞台,用自己的平台示範「如果你是我的客戶,我能為你做到什麼。」後來有不少小型客戶確實是看了我們的FB而更加確定合作意願。自有社群讓沒有作品跟人脈的代理商,依然有機會用作品脫穎而出。對內部來說,也避免創意團隊因為沒客戶、沒機會表現而慢慢枯萎。關於這點,我們最近做了一個更激烈的嘗試,有機會之後再分享。

2. 關於經營成效

我們的FB粉絲團經營到現在約莫一年,讚數1647追蹤人數1740,個人覺得不好不壞,但單篇po文成效在一年的實驗中進步飛速。

後註:此篇文章為2021/8/7早上於社群丼分享。分享後一夕之間 dan and sean FB 已瘋狂漲粉300人 Σ(°ロ°)⋯⋯ 傑哥ㄉ魅力真是驚人ㄚ

目前表現最好的單篇PO文共有兩篇:

疫情期間分享的zoom會議背景設計,在疫情中兩週共下了2000元廣告,engagement rate 為21%
一篇徵人文,organic reach超過40000,幾乎是paid reach的三倍,有51個主動分享,廣告費約500元

3. 我們的滾動式修正pattern,共分為三個階段:

⛰️見山是山期

TA設定為潛在品牌主。除了作品分享,我們也會寫一些「知識性金句」,分享等向對於branding的觀點,以及團隊的大小事。

失敗範例 | 知識型金句PO文,發表於2020/9/18

成效 | 無人知曉。

檢討 | 太正式的文案雕琢(降低了社群所需的authenticity)+ 不夠有「insight」的「insight」(初期以短文與tagline分享為主,以知識性分享來說遠遠不足,容易顯得花拳繡腿)

⛰️見山不是山期

TA有點不確定,全team瘋魔中。我們開始做各種嘗試,刪去了顯得不夠有力的知識金句型po文,試著增加po文的創意含量,甚至自己辦training研究屬於等向的engagement plan,還layout了一整個白板的idea,差點真的要往行銷圈KOL之路邁進 (́◕◞౪◟◕‵)ノ

這時期做了一個幫我們爆漲600粉的campaign #午夜舒眠影展 (廣告費好像也是花了500–2000之間,我們太窮haha)但在我們心中它仍是一個不夠完美的attempt。日後有機會可以單獨分享它的成與敗。

嘗試期範例 | 創意形式宣傳PO文,發表於2021/4/1

成效 | 漲粉一波,突破千人大關

檢討 | TA成謎的這個時期,我們的content mix很豐富,有作品分享、以創意形式包裝的公司宣傳、IG上流行的名詞解釋(現在回望,基本上還是在行銷圈同溫層有興趣的範疇)也在社群上做了一個相對大的campaign,更實際走到線下辦了一場講座、一場一對一諮詢活動。簡單來說浪費了不少錢,人也快累死,但如果沒有這段路,我們不會清楚知道對這間公司來說,哪群TA最responsive,何謂無效溝通,何謂有效傳播。

⛰️見山又是山期

對於TA的設定更鬆散,介於第一個時期的專攻品牌主與第二個時期的亂槍打鳥之間,更著重於po文本身是否有記憶度 & 達成單篇任務。

我們將content mix收斂到以下四類,並優化呈現方式:

  1. #等向作品

以challenge / solution / result 形式清楚快速地說明案例過程,並在title裡帶入品牌主的各種痛點(eg. 第一次做品牌不知道怎麼開始 / 已經生意很好了,還需要做品牌嗎 etc)

範例 | COMPAS作品分享,發表於2021/8/4

2. #等向靈感

我們讓創意go wild,任何團隊想做的創意類型po文都ok,作為自我練習,也協助我們測試消費者對於不同創意idea的反應。在這裡我們發現一件鐵的事實:沒有人拒絕得了諧音梗!只要是諧音梗的po文,我們總會吸引到一些非同溫層的人來點讚hahaha。通常這類型的po文我們會下少量廣告(500–2000不等)

範例 | 七夕創意PO文,發表於2021/8/6
範例 | 諧音梗創意PO文,發表於2021/4/16

3. #等向觀點

這部分老實說我們還在抓平衡點。我們發現以FB po文的表現形式而言,如果期待視覺先行,則文字太多便會顯得累贅,然而觀點類文章卻又必須輔以足夠的文字量才能完整表述。目前為了讓觀點類文章能不老套也不過時,我們內部每週都會有一個trend sharing,讓團隊內不同年齡也不同同溫層的同事們分享自己的當週觀察,刺激創意靈感。

範例 | 觀點類型PO文,發表於2021/7/14

4. #聊聊等向

這一趴的問題是,who cares?哈哈哈。因此我們大幅減少了「聊聊等向」的佔比,不再硬po一些辦公室的照片啊啥的。現在我們只會在重要時刻,或是有真正值得分享的成就、又或者為我們熱愛的人事物發文。但其實我們後來也發現了,potential employees, they care! 幾乎每個來面試的人,都表示有細看過我們的po文和medium,被我們的理念吸引。作為一個銀彈不多也尚無光環的小公司,這或許是最好的recruitment strategy了。

範例 | 實習生介紹文,發表於2021/7/29

今天就先聊到這裡,希望之後還有機會能與大家分享幾個案例的細節操作。

我是等向的共同創辦人J

Follow us @danandsean.co (IG / FB)
Linkedin | dan and sean

medium最多可以一次拍50下,你知道嗎 🖤

--

--

J. Lu | 等 向 dan and sean
dan and sean

Co-founder of dan and sean. 等向是一間標榜共創的品牌諮詢公司。這裡沒有 dan 也沒有 sean,沒有不必要的英雄主義。 (盡量)每週末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