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琢磨琢磨Job story

小重山
秦楼声色犬马
Published in
5 min readAug 1, 2020

User story,我已经写不下10年了,写的越来越不费脑子,越来越顺手,越来越麻木,越来越觉得这不是废话吗?越来越记不起“初心”了…

你懂的朋友们,如果Abandon,abandon,abandon,的中文解释是“背单词”。那么那个心情的我对User story的英文解释,理解是“As a user”“As a user”“As a user”。我一手指天一手插着腰,举头大叫,所以四级永远不会考abandon,user story的as a user味同嚼蜡,毛用没有!再后来看了Alan Klement的Job story扫盲篇,遂赶紧转身投入Job to be done的怀抱,干掉该死的“as a user”。JTBD方法的语句跟User story一样,由三个部分组成:

Situation — Motivations — Expected Outcomes

  1. Situation
    我从高中就学不明白的状语从句When打头,先描述一堆场景,足够细致足够丰富
  2. Motivations
    然后上动机层面而非动作层面的I want to干嘛干嘛,这里要加入很多梗细节的上下文限制描述 — 这些描述非常重要!
  3. Expected Outcomes
    最后一句话给出此用户期待的结果。

JTBD的job story与User story方法之间的关键差异在于JTBD并不在意用户是如何完成任务的。比如某些朋友扬言要吃你亲手包的饺子,你觉得这肯定是饿了,殊不知买包也可以满足需求。所以别先着急包饺子,吃顿饺子又不能让这位朋友在她/他的朋友们中脱颖而出。买包不仅解决了饿了的基本需求,还能满足寻找温暖的期待需求和朋友圈素材的兴奋需求,一网打尽,你说气不气人。其实JS和US的目的都是在于探索“某个用户”在遇到“某个问题”时的最佳“解决方案”,当然这个最优解会收到很多背景及上下文的限制和影响。

这个是User Story 的语句,问题是Too many assumptions

这两者也都有局限的地方:Job story的语句并不是从人出发,从表面上看也并没有特意提及”某个用户的具体特征“;User story又太早搬出来一些假设,所以Alan Klement建议我们JTBD这个方法要想在UX领域用好,可以两者结合,选择其一进行修改:

  • 比如修改user story
    As a [type of user], who is [situation], I want [some action], so that [outcome]
  • 或者修改job story
    When [situation], a [type of user] want to [motivation], so a [type of user] can [expected outcome]

这样一来,感觉这俩哥俩争什么呢?最后谁也没选上。。。

于是我又琢磨了一下午,其实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这几年,各种新概念新方法层出不穷。曾经刘平同志给我上了一课,学知识要学精华,所有现象都是归于定理,所有定理都是归于一个公理。只要掌握了这一个确定的公理,吃嘛嘛香,世界平蹚。这些年全世界的互联网人都在研究人的需求,要么是铺人铺时间,呼呼呼往前傻跑,快速试错,快速迭代;要么是靠智慧,拍脑袋拍大腿琢磨人性,这时就需要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定理帮助一起拍。反正就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我想说说我对“故乡”的理解:拍法公理。

  1. 先说人
    具体的人,越具体越好。张一,张二,张三,张四四个用户。推典型的方法推举出最大公约数的张三本人,而不是平均一个张2.5出来。这就不是user,而是产品设计的意淫。所以我支持上来就说As a user,但这个user是个真人,而不是用户画像。真人意味着不仅是人口学的属性,而是包括多个维度的信息:网络摘抄如下
    1)人口学属性,如年龄、婚恋状态、收入等;
    2)个人履历,如简介、照片和名字等;
    3)态度和/或行为,如该人物角色的心理模型、痛点、对任务的感受等;
    4)使用产品的目的和动机;
    5)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行为细节和偏向;

    其实这些丰富信息的补充正是Allan在Job Story里说Motivation时反复强调的force。
  2. 再说场景
    具体的场景,越具体越好。穷尽遍历所有case。在保质的前提下,量化的标准就是句子越长越好。看看下图最右下的绿色方块。
    短发
When I’m in a rush starving, need something I can eat with one hand while “on the go……” blablabla blablabla

3. 预期
张三期待的结果,可以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不过这里也可以搞些事情。比如马斯洛的五层或八层心理需求理论,引入Kano的需求分析模型,或者Censydiam的用户动机分析模型。具体我就不展开讨论,放个图顿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