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S Open Water Diver 一星潛水員證照旅程

JasonHsieh 謝帛軒
DCT on the journeys
8 min readAug 1, 2020

三年前那次國境之南墾丁的打工換宿,接觸到了老闆帶領我們的自由潛水(Freediving),也偶然讓我發現海洋下的燦爛與美麗,也讓我一直保有對於潛水相當的興趣與熱情。幸運的是,在輔大2020的最後一學期有機會加入輔大潛水狼,體會水肺潛水的奧妙。

然而,今年遭受疫情波及(教育部發函公文通知游泳池必須暫時關閉),原本預計三月到六月,每週四晚上兩小時多的潛水訓練,最後再到墾丁進行兩天海洋實習的課程,直接濃縮成三月初兩堂潛水訓練,經過六月幾堂訓練後再至東北角龍洞四季灣進行海洋實習考取證照。所幸在經過小波折,最終仍舊在教練以及助教的協助之下順利考取CMAS Open Water Diver one-star scuba diver 一星潛水員證照。

輔大潛水證照採用CMAS(Confederation Mondiale Activites Scubaquatiques)系統

SCUBA Diving,也就是水肺潛水。主要釋義是,SCUBA是Self(自己)、Contained(攜帶)、Underwater(水下)、Breathing(呼吸)、Apparatus(設備),就是潛水者攜帶水下呼吸裝備如空氣瓶和調節器等進行潛水活動,因此跟Free Diving有極大差別。

課程主要分為兩階段,泳池潛水訓練(包含學科)以及海洋實習。

泳池潛水訓練

裝備組裝:

  1. 調整裝置 BCD(Buoyancy Compensation Device)

BCD全名為 Buoyancy Compensation Device,浮力調整裝置又稱為浮力控制背心一般都直接稱作BCD,以氣囊、充氣閥、排氣閥、防爆閥等組成。

2. 呼吸調節器 (Regulator)

主要用處是把氣瓶內的高壓空氣經過一級頭和二級頭,轉化成潛水員的深度相應適合呼吸的氣壓。調節器主要由一級頭和二級頭組成,一級頭連接空氣瓶,透過氣喉輸出空氣到二級頭供潛水員呼吸。另外,調節器還有為BCD充氣的低壓充氣管和連線氣壓錶等裝置。

3. 潛水儀表(Instruments)

潛水儀表是保證潛水員安全的資訊裝置,我們常用的二聯是結合殘壓和深度表,在水下都必須時常確保殘壓在一定刻度,並適時比手勢回報給助教。潛水儀表讓潛水員能夠在水下得到重要的數據,才能安全潛水。

4. 氣瓶、蛙鞋、蛙鏡、防寒衣、配重帶等等

潛水時一定要補足水分,不然海水會把你的嘴唇跟體力耗盡。

因為疫情關係,三月泳池關閉前上了兩堂術科,三四五月關閉期間大多都在熟悉裝備的組裝、觀看潛水教學影片,以及考取潛水學科測驗。

基本動作訓練:

  1. 尋回二級頭

這個動作實在重要,因為在縱使以兩個二級頭(主要與備用),二級頭都有可能卡在氣瓶、調節器、背心上等等,如此一來若在水中失去冷靜,可能會慌了手腳。因此,將手伸直為90度,再往後尋回,通常都能將二級頭找回,若沒有,則大多都是卡在氣瓶上。

2. 中性浮力

我自己認為這是最難的一個動作,必須要非常熟悉充氣閥、排氣閥的控制,以及自我呼吸調節能力。在水中,常常是使用蛙鞋頭頂著泳池地板,再利用充氣洩氣做調整,以及呼吸搭配,目標都是讓身體靜止在水中。

3. 做耳壓

教練與助教不斷強調在下潛時要針對耳朵進行壓力排解,用的方法就是像坐飛機、搭高速電梯那樣對鼻子用力吐氣,至少別讓耳朵受到太多壓力而疼痛。在潛水訓練與海洋實習時並沒有下潛到非常非常深的高度,因此耳朵還能負荷。

4. 仰踢

仰踢是重要的基本功,因為身後背著沈甸甸的氣瓶,想當然爾無法使用一般游泳方式,而是必須使用仰式踢腳方式,前進至適當下潛的水域,再向下潛。

5. 穿脫蛙鞋

別看似簡單動作,其實若是在水流不穩或是浪較大的水域中,穿脫蛙鞋會使你重心不穩而讓蛙鞋漂走,因此必須確保穿脫一隻蛙鞋時,另一隻蛙鞋掛在手上,以免瞬間消失在你眼前。

6. 面鏡排水

相信有游泳經驗的人,都深知蛙鏡進水的痛苦,在潛水動作中,蛙鏡排水算是常常使用的動作。一般都是壓著面鏡上緣,臉與鼻子向上進行吐氣,使面鏡的水順利排出。另一種排水方式就是直接把面鏡脫下來,再戴上。這些,都必須養成一個良好習慣,使用嘴巴呼吸而不是鼻子!不然真的會嗆到你欲哭無淚……

被教練偷偷捕捉到跟女同學練穿脫蛙鞋嘿嘿嘿

潛水學課測驗:

除了術科以外,也必須要先通過學科測驗,基本上就是潛水的相關知識,例如裝備知識、浮力問題等等,因為有助教指導,因此也不是太大問題。

海洋實習

六月趕課之後,教練們就已經先排定7/5東北角的海洋實習,礙於疫情關係,原本可以在墾丁進行實習的,不過不無小補,可以在亂世中完成此成就也算謝天了!

海洋實習當天4:50起床,看來是個好天氣
一個半小時左右到達龍洞四季灣
氣瓶都已補足,就等待吸她了!

特別提醒,在潛水考照前,早餐記得提前先補充,最好是在上車前就先完食,不然在靠岸的淺浪,容易造成暈浪的狀況。尤其是像我一樣非常容易暈船的人,是一定會暈浪的,屆時在第一潛時會痛苦萬分。

第一次下潛(8:00~9:30):

教練將此次海洋實習人員分成三個小隊,每隊都會有五六個助教帶領,分別壓前與壓後,因此在安全方面不用擔心。而考照時的深度都不會超過十公尺,因此不用特別注意減壓的狀況(通常下前十公尺會增加一大氣壓,因此上升時須注意減壓,避免潛水夫病)。

下水後就須以仰踢前往助教指定區域

第一次下潛大約將一支完整氣瓶(200bar)吸到不到100bar,才上岸。過程中透過助教帶領,與一個潛伴夥同,兩兩出發。大約是從下水處往外延伸100公尺,並進入底下約8公尺~10公尺深,繞行多圈之後上岸。第一次主要熟悉各種地形、狀況以及適應。上述提及的暈浪狀況在第一次下潛最為明顯,許多人都有反應有想吐的狀況,所以還需要多加熟悉。

第二次下潛(10:00~11:00):

與小隊合影

第二次下潛水就更熟悉了,也減緩暈浪狀況,助教有提醒在踢腳的時候可以用較為省力的方式,我想也是,踢腳的時候略顯吃力,對長時間在水中會吃掉不少體力。此外,助教也提到潛水不需要有“滑水”動作,也就是只需要用身體擺動以及踢水即可。

第三次下潛(11:30~12:30):

最後一次下潛,今天考照就是吸三隻氣瓶,並跟著教練在水中進行中性浮力、動作演練等等,最後一次基本上是越來越熟練,但也餓了渴了!

一趟下水上來體力會流失蠻多

一個早上下水了三次,就完成了CMAS一星潛水員考照過程,爾後就是回學校清洗裝備,一天結束也大約傍晚了。也因為考照時程大多都是一大清早,因此需要先補足體力,方能面對一日漫長旅程。

茶葉蛋就能滿足當下的心靈
With潛水好夥伴程國雄

海洋實習結束大約三週,教練就通知CMAS證照已發下,此證照算是水肺潛水最基礎的證明,一星潛水員。前前後後,在輔大潛水狼考證照的花費是:泳池費(600)、氣瓶使用費(2000)、以及海洋實習考照費(8800)。

CMAS證照正面,照片有點醜請見諒
其實證照背面還比較好看

至此也結束第一次考取潛水證照的旅程,非常感謝學校與教練讓有這個機會讓即將畢業的老人可以實現多年以來想要嘗試水肺潛水的願望,也進而考取一張國際證照。稍微了解水肺潛水後,對肺活量不是太好的我來說,認為可能要比自由潛水更加適合我自己。

總而言之,希望之後有時間再去多方嘗試更多水下活動,比起水上活動,我似乎還是較為沈醉與沈迷於海底世界,仍舊是喜歡在海底只聽見自己呼吸與頻率的感受,是心之所向,也是不變永遠愛著獨有自己的空間。

夏天海底見囉,Enjoy the Summer Vibes!

Salute!

--

--

JasonHsieh 謝帛軒
DCT on the journeys

LinkedIn: Jason Hsieh | Insta: jason__roy7dct | DCT on the journeys. UC Irvine right now outdo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