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會寫程式,感覺撐不過下個世代 😕 ── AI 時代的思辨

林鼎淵
Dean Lin
Published in
Dec 10, 2023

--

一轉眼,2023 就到了尾聲,AI 話題的熱度也逐漸下降📉。

是因為 AI 不紅了嗎?不!是因為大家已經逐漸「習慣」AI 的存在🤖。

▋AI 對你的幫助愈大,你愈要警惕 🚨

前陣子聚會時,有個工程師朋友問到:「你未來職涯規劃會持續寫程式嗎?還是有別的打算呢?如果只會寫程式,感覺撐不過下個世代。」

面對這個問題,其實我深有感觸;因為這一年來,AI 給我的工作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甚至可以這麼說,在演算法優化、程式重構、SQL 撰寫、DB 規劃、Unit Test、變數命名等任務上,AI 已經做得比絕大多數的工程師更好👍。

AI 對你的幫助愈大,其實你愈應該去想:「我會不會哪一天就被 AI 取代?我會不會被其他更擅長使用 AI 的人取代 🤔」

▋如果高度專業的技能也被 AI 取代 🔄

下面舉一個朋友的案例,他是一個年薪近 300 的工程師,之所以可以領到這個薪水,除了熟悉產業外,另一個重點是他非常熟悉組合語言💰。

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組合語言,就把它想成 20 個人努力去學,最多就 1 個人能夠理解並掌握的技術。因為人才稀有,所以都是高薪職位。

原本朋友覺得自己可以靠這個稀有技能爽爽做到退休,但今年 3 月時,他開始焦慮了,因為他發現過去只有少數人能掌握的組合語言,對 AI 來說根本沒有難度🤯。

也就是說,如果公司意識到這件事,基於人力成本考量很有可能把他給 Fire;然後請一個熟悉這個領域,並對組合語言有基礎理解的人來取代他。

▋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更加重要 💪

也許在 3 年內,現有的開發生態會被 AI 顛覆。

對過去的工程師來說,寫出優秀的演算法、易讀性高的程式非常重要;但現在,能夠判斷出演算法的好壞、程式的可執行性會更加重要。

而在未來,也許工程師的價值會變成解決複雜的商業邏輯、分析多個系統的資料流,有能力判斷不同方案的 Trade-off(權衡);而撰寫程式這件事的比重會下降非常多。

因為新手工程師較難判斷 AI 答案的品質與正確性,所以未來企業在徵才時,與其僱傭新手工程師,不如僱傭會用 AI 輔助開發的資深工程師(純屬個人猜想)。

▋要對本質有更深刻的理解 🤓

下面分享一段朋友說的話。

前幾年 Golang 很火,相關職位的薪水都比其他程式語言來得更高,所以就有人一窩蜂地跑去學 Golang。

不過朋友是這麼說的:「這份專案用 Golang 寫,是因為面對這個需求時,Golang 的效能比較好而已;我花一個禮拜寫完這個專案,而 Golang 我才接觸兩個禮拜。」

這段話要表達的不是 Golang 很好學,而是當你對程式的本質有深刻的理解時,程式語言只是一種工具而已。

想要讓 AI 給你最大的幫助,你本身就需要具備對應的知識水平。

▋選擇比努力重要 🎯

這篇文章要傳遞的並不是「工程師已死、工程師將被 AI 取代」這類訊息。

而是想表達「是時候思考自己的下一步了」,因為人的時間有限,只有分配到對的位置才會有最大效益。

過去只要會寫程式就能混口飯吃,但在 AI 的時代,你還需要具備其他重要的多元化技能(團隊合作、溝通表達、產品思維…),讓自己更難被取代。

這篇文章僅是我對產業的粗淺了解,歡迎大家交流彼此的想法,有不同的聲音,才有更全面的觀點,謝謝🙏。

▶︎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

1. 可以點擊下方「Follow」來追蹤我~
2. 可以對文章拍手讓我知道 👏🏻
你們的追蹤與鼓勵是我繼續寫作的動力 🙏🏼

▶︎ 如果你對工程師的職涯感到迷茫

1. 也許我在iT邦幫忙發表的系列文可以給你不一樣的觀點 💡
2. 也歡迎您到書局選購支持,透過豐富的案例來重新檢視自己的職涯

--

--

林鼎淵
Dean Lin

職涯中培育過多名工程師,🧰 目前在外商公司擔任 Software Specialist |✍️ 我專注寫 (1)最新技術 (2)團隊合作 (3)工程師職涯的文章,出版過 5 本專業書籍|👏🏻 如果對這些主題感興趣,歡迎點擊「Follow」來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