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專業卻差點半身不遂

林鼎淵
Dean Lin
Published in
Mar 8, 2024

清晨,我被腰部的劇烈疼痛喚醒,然後驚嚇的發現:「我居然做不到翻身的動作。」

接著嘗試挪動身體,結果每個輕微的動作都讓我痛到冷汗直流,光是坐到床沿就花了十多分鐘。

當雙腳踩到地板準備站起時,一股麻感從腳趾傳到腰椎,然後我就先停止動作,深怕任何一個動作導致病情惡化。

希望藉由我的個人經驗,讓大家在遇到狀況時多一些思考方向。

▋請健身教練並不代表能降低受傷風險

我已經有三年的健身經驗,但過去以固定器械為主。

而今年為了近一步降低體脂、雕塑線條,我選擇上一對一的教練課,並加強自由重量這塊(使用啞鈴、槓鈴)。

但昨晚練硬舉時,我發現腰的狀況不太對勁,做完一組下背就非常緊繃。

反應狀況後,教練說應該是因為我的核心不夠穩定,上半身與臀部不夠協調所導致,然後我又再做了 3 組。

可能因為運動時身體比較暖和、腎上腺素足夠,所以做完後儘管腰有點緊,但還可以繼續練其他動作。

但在教練課結束一小時、身體完全冷卻後,我發現光是從椅子上起來就有點吃力;但因為健身難免有肌肉酸痛,所以我以為隔天醒來就沒事了。

▋不要上網自己當醫生

但疼痛經過一個晚上並沒有減輕,反而加劇了。

在清晨痛醒後,我靠意志力勉強坐到床沿,然後拿起手機打開 Google 輸入「硬舉 腰痛」。

看了幾篇文章後,發現這應該是「腰部代償」所導致。

但查得更深後,發現硬舉可能會導致「椎間盤突出」。

接著查到一則新聞「韓國留學生硬舉 90 公斤椎間盤破裂」,看到文章標題與後遺症後,我瞬間覺得人生變成黑白的。因為當時動一下都超痛,真的會擔心以後無法走路。

當你情緒很負面的時候,一切都會往最壞的方向想;但我坐在床沿緩了半小時後,就勉強能忍痛起身了(但後來想想,應該叫救護車比較安全)。

不要完全相信復健科醫生說的話

因為看到許多人健身受傷後,會尋求復健科的協助,所以就我找了一家 Google 評分 4.7 的復健診所。

在經過復健科醫生一連串的動作引導後,他判斷我是「椎間盤突出」;聽到這個消息後,我覺得自己的腰更痛了。

接著他說明這個症狀可以選擇健保給付的電療、熱敷來緩慢恢復,或是透過注射 PRP 來積極治療

並強調 PRP 在半年內對治療有相當大的幫助,可以讓運動員受傷後盡可能恢復到原本的水平。這一針價格 1.6~3 萬台幣,如果有意願,今天就可以安排

聽完復健科醫生的建議後,我覺得如果能用錢換取恢復速度是可以接受的,但我認為這筆錢應該要由健身房負擔。

▋到醫院拍完 X 光片後,一切又不一樣了

致電給健身房說明病情後,教練詢問我是否拍過 X 光片。

為了確認症狀屬實,我下午就到大醫院掛腦神經外科。

進入診間後,我向醫生報告復健科醫生診斷我為「椎間盤突出」。

接著醫生讓我躺到床上做不同角度的活動度測試(抬腿檢測法),然後表情困惑的說:「恩…先去拍個 X 光片好了。」

拍完 X 光片後,醫生指著圖對我說:「根本沒有椎間盤突出,是誰在亂說?你只是拉傷而已,定時服藥 1~2 週就好的差不多了~」

知道只是拉傷的那瞬間,我的腰痛彷彿好了一半。

▋把文章發表到社群後,反轉再反轉

為了給有在運動的人一些警惕,讓大家知道遇到狀況時有哪些處理方式,我把文章 PO 到社群。

結果沒想到反應及其熱烈…補足許我所不足的醫學知識,像是 X 光看不出椎間盤,只能看到骨頭排列。

所以隔天我又再去了大醫院的復健科看診,並簡述了前兩次診斷的結果,以及網友提及要注意的事項。

醫生聽完後,開始全面性的測試我的活動度、痠痛感,然後說:「那個…你的麻感真的是因為椎間盤突出,你的痛感是因為椎間盤突出後,肌肉為了保護他所以非常緊繃,繼續運動會導致拉傷。」

然後我詢問他:「這個可以照 MRI (核磁共振) 來確認嗎?聽說靠 X 光看不出來。」

醫生回答:「其實 X 光看到的骨頭排列,就大概能做出判斷了,因為骨頭間的縫隙是有邏輯的,像你這一節就不符合邏輯,再結合你的麻感、活動度,基本上就是椎間盤突出無誤。另外,一般來說會照射 MRI 的人,通常是推著輪椅進來的。」

確診後我非常擔心,所以接著詢問:「這會需要 PRP 注射治療嗎?」

醫生回答:「雖然有椎間盤突出與拉傷,但並不嚴重,吃消炎藥與肌肉鬆弛劑,並搭配復健,通常 2~4 週就會康復,接下來就可以運動了,你應該不需要用到 PRP。」

▋總結:不要完全相信專業人士

我沒想過自己會在 24 小時內遇到 3 個雷包:「健身教練、診所復健科醫師、大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

如果大家未來有請健身教練的打算,請記住一句話:「並不是所有教練都具備專業,證照只是參考。」

以健身來說,每個人的活動度差異極大,如果大家都使用同一套教材,那肯定會有人無法承受。

如果某個動作做兩三下就感受到骨頭在摩擦,腰椎在哀嚎,很有可能這個動作你做錯了,或者不適合你,千萬不要相信越痛越有效。

健身是為了健康,如果跟我一樣造成運動傷害就得不償失了。

另外在醫療上,是存在「誤診」的可能性。

甚至部分不肖業者為了賺錢,會推你根本不需要用到的昂貴藥品,有些使用後搞不好會導致病情加重。

如果遇到運動傷害,還是建議先到大醫院檢查比較完善。

畢竟有些症狀雷同,僅憑經驗有可能會導致誤診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在文章的最後,祝福大家都平安健康;以前覺得平安健康沒什麼,但現在發現平安健康才是一切幸福的基礎。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對文章拍手讓我知道 👏🏻,也歡迎點擊「Follow」來追蹤我~

▶︎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

1. 可以點擊下方「Follow」來追蹤我~
2. 可以對文章拍手讓我知道 👏🏻
你們的追蹤與鼓勵是我繼續寫作的動力 🙏🏼

▶︎ 如果你對工程師的職涯感到迷茫

1. 也許我在iT邦幫忙發表的系列文可以給你不一樣的觀點 💡
2. 也歡迎您到書局選購支持,透過豐富的案例來重新檢視自己的職涯

--

--

林鼎淵
Dean Lin

職涯中培育過多名工程師,🧰 目前在外商公司擔任 Software Specialist |✍️ 我專注寫 (1)最新技術 (2)團隊合作 (3)工程師職涯的文章,出版過 5 本專業書籍|👏🏻 如果對這些主題感興趣,歡迎點擊「Follow」來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