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才是浪費生命的源頭!

── 我在重訓受傷、醫生誤診後的 5 個人生體悟

林鼎淵
Dean Lin

--

幾週前重訓受傷後,原本去健身房的時間都改去做復健了。

在復健的過程中,我不停思考為什麼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我做錯了什麼;以及,我做對了什麼。

文章大綱

一、身體是自己的,出問題沒人能替你分擔
二、少了健康的身體,連執行計畫的本錢的沒有
三、錢非常重要,沒錢你連看病復健都要猶豫
四、如果標題不吸引人,你連被看見的機會都沒有
五、無知並不可恥,可怕的是不懂裝懂
六、結語

一、身體是自己的,出問題沒人能替你分擔

感觸最深的,就是無論做任何運動,當身體發出警訊時(ex:關節卡卡、腰椎哀嚎),一定要馬上停止動作。

不要以爲挺過痛苦就能變強,否則你可能跟我一樣踏上復健之路。

如果有請教練,一定要立刻說出自己不舒服的位置,並做對應的處置(ex:拉伸、放鬆、冰敷、就醫)。

假使無視痛楚繼續運動,很可能會對患處造成二次傷害,甚至造成不可逆的結果。

市場上有些教練並不會因材施教,而是用自己訓練的經驗來指導你;但每個人的天賦不同,適合他的未必適合你。

同樣的訓練量,有天賦的人能成為職業選手,而天賦不足的人可能止步於業餘,凡事量力而為。

二、少了健康的身體,連執行計畫的本錢的沒有

原本我上半年的計畫,是想透過運動恢復精神與體力。

但沒想到計畫才執行兩個月,我報到的場所就從健身房變成了復健科。

確診椎間盤突出後,除了必須暫停運動外,最困擾我的就是無法久坐與彎腰。

建議大家運動時,身體健康第一,運動表現第二,否則受傷後可能連本職工作都會受到影響。

儘管傷勢有在好轉,但估計最快也要等到 5 月才能重返健身房,從輕重量重新訓練。

這次,我會認真研究健身知識,並仔細評估身體狀況,畢竟受傷一次就要休養很長一段時間。

三、錢非常重要,沒錢你連看病復健都要猶豫

受傷後我看了 4 次醫生,光看診與健保復健的費用就超過 3000 元。

如果想加速治療,一針 PRP 要價 15,000 ~ 30,000 元。

假使有自費物理治療的需求,一次治療約 1500 ~ 3500 元不等。

不談加速治療、自費物理治療的花費,我想光是看醫生花的 3000 元,可能都會對不少人造成負擔。

甚至有些人在受傷後為了省錢,心想:「反正只是有點痛,將就的撐著吧!」

然後拖著拖著,小毛病就變成了老毛病。

錢不是萬能,但有錢在治療時才有選擇權。

四、如果標題不吸引人,你連被看見的機會都沒有

為了提醒大家注意運動安全,並在發生意外時能做出更好的選擇。

我將自己找教練造成運動傷害,找醫生遇到誤診的經歷,用「相信專業卻差點半身不遂」為標題分享到健身社團。

這是一個平均讚數 50 的社團,但因為標題與搭配的圖片較為聳動;所以在短時間內獲得 500 多個讚、200 多條留言,同時也引來不少謾罵與嘲諷。

但也遇到許多專業人士、同樣受過傷的人,分享他們的知識與經驗。

如果沒發文,我不會知道:

  • 如果感受到麻感,很可能是神經受到壓迫。
  • 椎間盤是軟組織,MRI 才能看到,X 光照不出來。
  • 僅管 X 光照不出軟組織,但能透過骨頭排列與活動度來判斷是否有椎間盤突出。

雖然本意並非如此,但這個案例讓我體會到:「文章的內容很重要,但標題決定了讀者是否會點進文章。」

無論你的內容有多棒,只要標題不好,你連被看見、評論的機會都沒有。

五、無知並不可恥,可怕的是不懂裝懂

沒有人的全能的,但我們可以藉由他人的經驗來拓展自己的思路。

我很慶幸自己有到健身社團發文,如果沒發文,我連被醫生誤診都不知道。

很多人都說要相信專業,但專業未必就是對的,我們自己也要做功課。

以描述病情舉例,「痛感」跟「麻感」是不一樣的,「腳有點麻」跟「左腳從大腿到拇指都在麻」是有很大差異的。

不過大部分的人並不具備描述病情的能力,而且醫生在病人很多的狀況下,可能也無法仔細的檢查,因此造成了誤診的可能性。

其實我一開始也不知道要怎麼描述,許多細節是在網友的提點下才知道的。

因此在第 3、4 次就診時,我了解如何敘述自己的病情、以及要詢問的問題,最終獲得完善的檢查與詳細的醫療建議。

六、結語

回過頭來看,造成我受傷的根本原因是「健身知識不足」,這間接導致我沒有能力判斷「教練品質」。

醫生誤診也是一樣,因為我「描述病情的能力不足」,導致醫生診斷的不夠全面。

面對陌生領域時,建議大家要先做一點功課;這麼做不是要成為專家,而是讓專家可以更好的協助你。

主動學習知識並吸收他人經驗,能避免未來浪費更多時間、金錢。

最後誠懇地跟大家說:「錢,真的很重要,他能增加你抵抗風險的能力。」

那些我走過的路與故事

22 stories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對文章拍手讓我知道 👏🏻,也歡迎點擊「Follow」來追蹤我~

▶︎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

1. 可以點擊下方「Follow」來追蹤我~
2. 可以對文章拍手讓我知道 👏🏻
你們的追蹤與鼓勵是我繼續寫作的動力 🙏🏼

▶︎ 如果你對工程師的職涯感到迷茫

1. 也許我在iT邦幫忙發表的系列文可以給你不一樣的觀點 💡
2. 也歡迎您到書局選購支持,透過豐富的案例來重新檢視自己的職涯

--

--

林鼎淵
Dean Lin

職涯中培育過多名工程師,🧰 目前在外商公司擔任 Software Specialist |✍️ 我專注寫 (1)最新技術 (2)團隊合作 (3)工程師職涯的文章,出版過 5 本專業書籍|👏🏻 如果對這些主題感興趣,歡迎點擊「Follow」來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