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美感養成#設計指南
設計法則:約束 Constraint
約束使設計更易於使用,並降低出錯的可能性
日常中有不少約束設計的例子,它在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舉凡紅綠燈、電梯上下行的限制等等。
大綱
1. 前言
2. 設計法則:約束 Constraint
3. 物理約束(Physical Constraint)
4. 心理約束(Psychological Constraint)
5. 最後的碎碎唸
前言
平常睡前刷牙有搭配漱口水的習慣,幾個月前,發現漱口水牌子換新包裝,蓋子上多了卡榫設計,我沒仔細閱讀說明,每一次轉開都很費力,還把蓋子的卡榫弄斷(是個不好好看說明的人)
使用完一瓶之後,第二瓶開始前,認真看了瓶子的說明,才恍然大悟…同時發現瓶蓋上有示意圖…
瓶身說明:特有【兒童安全瓶蓋】設計,保障兒童安全
1. 按壓瓶蓋兩側同時扭轉
2. 扭轉至瓶蓋開啟
上網搜尋找到了一位設計師也發現這問題,他跟我的情形很類似,一開始也不知道該如何轉開,也是弄壞之後才知道(到底要弄壞多少個😂😂😂
過往的使用經驗就是直接轉開,所以當它的標示不夠明顯時,完全被舊有的使用者忽略。
為何設計這個限制呢?
通常會在清潔劑或家中常見的化學物採用,加上漱口水的味道甜,且顏色鮮艷,為了避免兒童誤食,故採用這樣的設計。
設計法則:約束 Constraint
有人稱它為障礙設計(我覺得這稱呼不夠精確),找到的原文是約束Constraint。
不論在生活日常可接觸,或者介面上的使用等,都可見約束的蹤影。約束使設計更易於使用,並降低出錯的可能性。
《設計的法則》這本書將約束分為兩種:
物理約束(Physical Constraint)
心理約束(Psychological Constra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