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聊聊 Power Perpetual

來把 index² 當成選擇權交易

Anton Cheng
DeFi 燒酒螺
11 min readAug 30, 2021

--

Intro

最近我們公司跟 Paradigm 合作的 Research 算是公開了,標題叫做 Power Perpetual,也是我們現在正在努力開發的產品。這個產品一直被我們稱為永續選擇權(Everlasting Option)的升級版,但我個人覺得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描述可以更精簡。這裏也附上 Paradiam 發布的正式版介紹連結,我覺得可以簡單看看就好,因為這篇文章基本上重點都放在該怎麼定價,我覺得關於「為什麼要這麼做」講得不夠多。所以今天就來寫個短篇介紹。

squeeth = eth² (squred eth)

TLDR; 🤔

Power Perpetual 人如其名,就是把永續合約裡面的交易指數 (index)換掉,換成 index²,就完成了(也可以換成三次方之類的,但我只討論 index²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還有這麼做為什麼跟選擇權有關係,就是這篇文章的重點了。

為了更好解釋,我們再把上述對於商品的定義,拆成兩個部分介紹:

  1. 用 Perpetual Swap 交易一個指數 (index)
  2. 交易指數從 x 變成 x² 的意義

1.永續合約 (Perpetual Swap)

相信大家對於永續合約都有一定的認識。在永續合約裡面,系統透過一個指數當成輸入,配合 Funding 的機制,可以做出一個能讓人做多(Long)或做空(Short)該指數的市場,還可以做到槓桿。

簡而言之,只要系統隨便給一個數字,這個數字會漲跌起伏,就可以讓大家透過永續合約來做空或做多,進行交易。在 Power Perpetual 的設計中,永續合約也只是拿來當作 Execution layer,可以想像成拿來讓大家可以做空跟做多的平台,因此可以說,真正要實作 Power Perpetual,其實對於一個已經在做永續合約的團隊來說,只要把一個數字 x 改成 x² 就做完了。

(沒錯,我們現在就是在做一個陽春版的 Perp,只為了要交易 x²)

第一個部分這樣就講完了,可以把永續合約視為 Power Perpetual 的實作,至於真正交易 x² 的意義,就會比較有趣了。

2.交易 x² 的意義

今天,我們來試著用有一個很不「直觀」的角度來看金融商品,就是我們試著忘記什麼是選擇權(不管什麼是執行、什麼是履約價、什麼是到期日),而是只用一個金融商品的「價格」來看它。如果兩個商品對於 spot price 變動有一樣的價格曲線,我們就把它視為同一種商品。

以下我們全部討論 Long 的一方,例如今天如果現貨交易(spot trade),那麼現價每漲一塊,就賺一塊,收益與現價變化的關係如下:

y=x

今天如果我們交易兩倍槓桿,收益就是漲跌幅的2x,可以想像我們現在交易的線變成了 y = 2x: 如果買在藍線上某個點,每次 underlying 漲一塊錢,我就賺兩塊;跌一塊錢就等於虧兩塊。

藍線:y = 2x

在接著畫 x² 之前,我們線稍微暫停一下,看一下選擇權的定價。

選擇權的定價

雖然選擇權的定價比較複雜,但還好我已經先寫了一篇關於選擇權定價的文章,有興趣的人可以從頭看起。我們這裡簡單擷取兩個重點:

(1) 買權的價格,在現價歸零的時候為0;高過執行價格越多,越接近現價履約價。
(2) 價格會是一條 convex 曲線(斜率從 0 遞增至 1 ),而非像期貨或是現貨交易是一條直線。

我們直接帶入 black-sholes 公式,做個圖給大家看選擇權的價格如何變動:
(附上 Desmos 連結,讓大家可以玩一下這個圖)

上圖分別是紅線:spot price、黑線:strike price = 5、 藍線:strike price = 10、綠線 strike price =15。波動率: 140%, 到期日: 21 days

我們可以發現,三條選擇權價格曲線的斜率(delta)都由 0 變到趨近 1 ,只是上升最快( gamma 最大)的時間點不同。

對於上圖黑線(strike price = 5)來說,幾乎整條線都是斜率為1,因為早在價格上升到6~7左右開始,這個選擇權就已經deep in the money,被執行的機率接近 100%,因此已經變成一條跟spot一樣無聊的直線。

大部分的人不太會去交易 deep in the money 或是 deep out the money的選擇權,因為 deep in the money 的選擇權的線就像上述的黑線,或是整張圖靠右的部分(現價很高的情況,所有買權都 in the money ),大家的價格變動就跟現價(紅線)一樣。Deep out the money 的情況則像是上圖左側:假如現在現價接近0,三個買權的價格都是0,斜率也接近為0,要一直等到現價稍微接近strike price時,才開始有價值。所以在真的 deep out the money 的一段時間內買了等於沒買。

所以選擇權交易者在意的是什麼?

在這個 scale 底下,最明顯有感的是綠色(strike price = 15)的線。他展現出了convex 曲線的特性,就是當現價在15塊附近的時候,每漲一塊你只會多賺半塊,但是隨著價格高於15越來越多,你最後可以享受跟spot price一樣的漲幅。而當價格往下跌的時候,隨著價格低於15越來越多,你的每單位損失也越來越少(在 spot price 低於 7 左右之後,你就不會再虧錢了,因為已經歸零)。

讓各位感受一下這條曲線 ;)

這樣的一個「每單位現價漲跌,我的單位收益 / 虧損也會變動」區間,也就是讓線條長得很像曲線的區間,可以被視為交易選擇權的「原因」。因為如果超出這個區間了,也就是這條線看起來就像直線了,那麼交易選擇權其實沒什麼價值,跟你用槓桿交易差不多(可以做到任何直線)。

這一個區間,用選擇權的術語來描述就是一個 gamma 明顯大於零的區間。gamma 比較淺顯的定義就是這樣一條線的「斜率變動率」,也就是我們剛剛畫的這類型的線的二階微分(一階微分為斜率、二階微分就是斜率的斜率)。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說,交易選擇權就是為了trade gamma。

好了,所以我們發現,如果大部分交易員,真正想做的事情是 trade gamma(這解釋了為什麼大部分市場 gamma = 0 也就是 deep in the money or deep out the money 的選擇權沒有人要交易)。那麼既然如此,那我們何不做一條永遠讓 gamma 不等於零的線給大家交易呢?這就是 x² 的由來。

最簡單的微積分

相信聰明的大家已經猜到,我們這裡在做的事情就是做一條曲線其gamma (f(x)二階微分)永遠大於零的線。而使用 y = x²就是最簡單的方法,其gamma = 2。我們來畫個圖。

藍線: y = x²。

這個圖有點難看,因為看起來跑太快了,我們隨便加一個scaling 在前面:

藍線: y = 1/50 x²

這樣就會發現,這條曲線在大約[10–20]這個區間內,跟綠線(選擇權價格)變得很像了吧。好處是,即使超出了這個區間,gamma還是一個固定的值,也就是他反而變得像 strike price 更高的選擇權的價格變動。

說了這麼多,要講的就這樣:

交易一條 y = x² 的曲線,可以製造出選擇權交易員真正需要的 gamma exposure。

或是想要聽起來聰明一點,也這樣「總節」這個產品說:

Squeeth is an always at-the-money eth option.

因為永遠有 Gamma,所以好像一個永遠價平的選擇權!

一些基本分析

看懂了「為什麼」之後,我這裡在簡單列出幾點有趣的點。

Pros

交易 Power Perpetual 相較於選擇權有幾個好處:例如我們不再會因為不同的到期日、履約價分割流動性,理論上流動性越好價格越好、市場也越健康。還有,需要長期 exposure 的交易者,也不再需要定期 rollover 他的倉位,這就像永續合約之於期貨,我們相信做鏈上產品這個,能減少使用者的操作成本很重要,因此沒有到期日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

Cons

壞處呢?我覺得也滿明顯的,就是會犧牲很多選擇權基本的 use case。由上面我們的推理不難看出,這麼做的理論依據來自於:交易選擇權都是為了這條收益曲線這個假設,也就是「大家都是因為 gamma 才交易選擇權」。

但大家都知道,選擇權最基本的定義就是一個有到期日的契約,什麼delta、 gamma,反而是大家先推出怎麼樣公平的定價選擇權之後,才訂出的一些參數。也就是說,這個產品其實不能反過來取代選擇權、或是被拿來做一些最基本的 use case:例如買「賣權」來當保險,以免拿到公司股票之前股票暴跌;或是某個人真的想要在未來某個時間點買入多少股,所以先買好買權… 等等。這些情境,反而很難利用「eth²」來做到。

所以說,這個產品只適合給為了 gamma 而交易的使用者,如果大家其實都真心需要用到選擇權才買賣,那麼這個產品就是一個超級難用的東西,或者說根本不會被用。所以我們做這個產品冒了一個「分割使用者」的風險,會不會因為use case變少,反而整體流動性更低呢?也是有可能的。

Funding

最後值得一提的點,就是關於 funding。在永續合約中,funding 是用來確保真正的「交易價格(mark)」跟「指標(index)」相符的機制。當 mark > index,long pays short;當 mark < index, short pays long。

在一般的 perpetual 中,funding 的期望值應該是 0,也就是偶爾 mark 會比 index 高,偶爾會比 index 低,但無論高或低如果差到太多,都會有明顯的套利機會把 mark price 代回一個合理的範圍。

今天如果我們改成交易 y =x² ,也可以套用一樣的funding規則,但是一個「理性」的市場應該會表現得跟傳統永續合約不一樣:應該永遠都會是long pays short,也就是 mark price應該永遠都會比 index price高

直白的解釋:選擇權一向都是買家付權利金給賣家,所以 long pays short 很合理。

認真一點思考,其實這呼應了我們上一篇關於價格的介紹文末對於convexity的敘述:大家都想要一條 convex 曲線,因為越漲賺越多、越跌賠越少,因此你應該要付一個 premium 讓人跟你對賭(short eth²)。

直接舉個例,假如今天ETH price = 100,現在交易 eth² funding為零,也就是開一個 long position 不需要付任何費用,那麼我們可以套利如下:

  • Long 1 squeeth (squeeth = eth², 價值 =100 * 100 = 10000)
  • Short 200 eth

假如eth 漲到101,我總共會多賺一塊:

  • long 1 squeeth = 101 * 101= 10201, (+201)
  • short 200 eth = 101 * 200 = 20200, (-200)

如果eth 跌到99,我也是多賺一塊:

  • long 1 squeeth = 99 * 99 = 9801 (-199)
  • short 200 eth = 99 * 200 = 19800 (+200)

所以我們知道,沒有funding的話是不公平的,因此一個有效的市場中,它的mark一定會永遠高於index。而mark到底「理論上」是多少,就是開頭貼的那篇 Paradigm 原著努力在算的數學

PS. 每天都要付錢給 short 方其實是一件還滿不小的開銷,以平均 140% 波動率來算,大約每天要付倉位總價值的 0.4%。

小結

這好像不算是一篇正式介紹 Squeeth 的文章,立意只是希望大家用一個「選擇權價格」的角度,來理解為什麼這個產品 makes sense。關於實作細節或是特別的機制也沒有講特別多,真的發現比較複雜的話就以後再說好了。祝我們成功把產品上線吧~

究竟會在上線前還是上線後出去玩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