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蘇黎世 意料之外的回歸但之後…?

HANNAH HUANG
Depart and Arrive 異地生活
4 min readApr 25, 2020

再度回到瑞士,又再度回到台灣的家中。

時間就這樣飛逝到2020年4月下旬了。回首這短短一年,我沒想到大學順利畢業後,待了近四年的香港會迅速變成如此模樣,也沒想到我會回到大三下交換的Uni Zürich 唸碩,更沒想到這學期大半時間都會以遠距課程的形式在台灣的家中度過 — — 一切都有如奇幻小說般的魔幻而難以想像。

面對眼前這一切的動蕩,我深切的感受到人的渺小與脆弱:而我也不再是高三那個堅信自己一定能完成各種小目標,通往最終夢想的我了。因為我知道,計畫總是會被突如其來的外在事件打亂 — — 在不確定的世界裡保持健康的意志,保持彈性開放又不失韌性的態度,才是現階段最難也最該學習的課題。

說實話,留學碩士生的生活不若社群媒體上看到那樣繽紛多姿。

自己雖第一學期在上課讀書之餘還算是有參與些社交活動,不論是台灣學生會主辦的餐聚或是系上朋友的家中小型聚會。 也第一次參加了駭客松(雖然什麼都不會);煮了一鍋牛肉麵及控肉飯給朋友們享用,算是有所突破🥴 還趁假期去了趟倫敦及史特拉斯堡聖誕市集。但其餘時間其實多數在處理生活的瑣事(例如:三餐. 打掃)或一個人在極度昏黃的房間,遠距接收在歐亞大陸另一側的各種訊息。

人在歐洲,但心依然繫著這座島嶼。

而到第二學期,因為學校死板的規定而無法上一堂必修的實驗課,反而讓我空出不少學分選擇有興趣的科目,因此在主修之餘我也繼續加強德語口語及在高中後重拾法語,還選擇隔壁校的科技管理課。心境上我是對於這學期生活保有更高期待的。

只是萬萬沒想到開學第二週後,情況因為理工校區出現新型肺炎案例而開始有所不同。先是我中國室友因為害怕傳染,而先自主停課,再來是我西班牙、土耳其混血的系上朋友問我和另一個同學要不要一起團購口罩。然而校方依然輕描淡寫,要大家莫恐慌; 學校裡學生老師依舊熱絡的討論著學術,彷彿是我們多慮了。

但我還是開始戴著口罩選擇性到校上課,像是一定要到場練習的語言課。同時段來訪的男友,隨著疫情蔓延也只能多數時候留在蘇黎世,雖然一開始還是依計畫一起去了趟布達佩斯。

到了第四週,案例數越來越多。隨著鄰國奧地利率先丟出封城計畫後,學校終於開始有所表示,所有的課程都暫時改到線上授課,直到另行通知。看到這個消息,心中的不安稍稍緩和,另一方面卻又不知道自己是該留下抑或是回家:我在家中已囤好糧食,同時間也先改好機票。幸好,我只有一天的時間猶豫,隔天一早,滿滿的訊息湧進通訊軟體收件匣:台灣將申根區都列入疫區,美國禁止歐洲班機了。此時我心裡有數,如果要走,最晚就是隔天了,只是沒想到我原先的阿聯酋班機正是取消的第一班,幸好最後還是和朋友在千鈞之際買到了機票。

於是,經過一個月,我又回來這座島嶼了。

雖然經過兩週的居家檢疫(一個人住)再多一週的自主健康管理,我總算能出門透氣,但99%的時間,我依舊宅在家裡生活。除了少了很多生活瑣事,課還是照上,作業還是照樣繳交,沒太大改變,只是心境上踏實些,遠距課程的通訊品質有時候奇差無比。啊還有,每天更新歐洲特別是瑞士的疫情狀況。

看來變成是,人在台灣,心一部分還繫著歐陸。

未來幾個月的狀況還很難掌握,但我也不再過度擔心與汲汲營營規劃之後的打算,眼前能做的就是把眼下的學習掌握好,繼續注意自身的健康吧。

這一年,變化得實在太快,快得讓人難以招架。

歡迎留言和我分享您的想法或是未來想看的文章類型,也可以依喜歡程度給不同程度的拍手👏數喔~~

--

--

HANNAH HUANG
Depart and Arrive 異地生活

理科腦,文科心✌🏼 高雄人,大學在香港唸,之後落腳於瑞士蘇黎世一年,2020回到寶島繼續鑽研認知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