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不願意下課就結束的課堂:學生擁有學習主動權的 DFC 教室

🔍 DFC的課堂會是孩子們充滿活力,運用多元媒材且主動發言教室

DFC 的課堂會是什麼模樣呢?

如同雙溪國小課堂不會是孩子們排排坐,以及從打鐘開始到結束都是聽從老師講述的傳統課堂,取而代之的是是孩子們充滿活力,運用多元媒材且主動發言教室,而就是 DFC 課堂的理想樣貌!

走進種子學校—雙溪國小的教室,看到孩子們手上握著各種道具,有的拿著植物、甲蟲箱、海報,還有身上貼著角色的孩子在教室忙進忙出,教室佈置已經貼滿各色討論的海報。

上課鐘響起,孩子們紛紛回到自己小組座位上,這學期的主題是改善校園環境,這堂課是 DFC 四步驟「分享💬」步驟的最後一堂課,學生們要在這堂課中向校內、外老師與分享學習成果。

🔍 這堂課老師扮演優雅的引導者角色,嘗試與失敗經驗成了學習的關鍵

課堂中主帶老師擔任引導者的角色,孩子們已經很清楚知道今天分享的流程。針對校園改善這個主題,有小組分享發現校園內的廢棄魚缸沒有被善用,或希望改善校園各處蚊蟲叮咬的困擾…等等。

課程中孩子不僅要向老師們說明 DFC 四步驟學習歷程,也要面對老師們的提問。孩子們因為實際動手執行過,不僅能從容應對老師們來勢洶洶的提問,還能帶著閃閃發亮的眼睛分享各種嘗試與失敗的經驗,展現了 DFC 擁抱模糊與傾向行動的核心價值。甚至,有的小組還能夠找到行動與在地特色結合的機會!

🔍 一堂讓孩子們擁有話語權且主動學習的課,不會因為鐘聲而停止

這堂課老師優雅的身段,扮演著引導者角色,除了精彩的開場收尾,其他時間大多掌握課程節奏,整個課堂學生的講述的時間比老師多得多。其實這樣的優雅的身段背後是扎實帶領孩子們討論的日常累積,老師運用學習共同體的精神,體現在日常討論與培養小組合作默契。

課堂中孩子們自主安排分工方式,有些小組以講述內容分配、有些以擔任的角色分配。另外,各小組也針對使用者(教職員)給的反饋進行討論並提出結論。聽到孩子們說:

「我發現老師們都很愛問效果,我們應該主動多講一些。」

「因應使用者的提問我們了解我們方案的限制,因此,我們決定回去更改我們的計畫,然後繼續執行。」

「聽了老師們的意見我們要在兒童朝會上告訴更多人,擴大影響力。」

這群孩子不僅學會分享的意涵,也充分展現相信過程與持續迭代的核心精神!

DFC 的課堂讓學生擁有學習自主權,感受自己展現行動力後產生的具體改變。因此,孩子們自願不因為課程結束而停下實踐的腳步, 這是一堂不願意下課就結束的課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