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授權 Build on This 系列】第三封信 賦能於學習者

教育中的創新需要勇氣與創意,要敢於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真相」之間跳躍 — — 這些也是設計學校的前提。課程、空間、時間表、角色、營運、資金、基礎設施……等等都需要創意。這件事的難度讓人難以置信,但這些改變的力量常常就在當地。

(圖片來源:Illustration by Jenn Liv)

作者:Sandy Speicher (BRIGHT Magazine 授權)/ 翻譯志工 Kayla 盧奕安、志工 Skye 周天琪、 校對 Kate 許芯瑋

嘿 Richard,

我完全認同和欣賞你的觀點,也同意在討論教育中創新的話題前,我們彼此的定義需要先在同一個平面上,才會有助於我們的對話。我確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就會看到能具體呈現大家腦海中不同想法的 APP!

我本來希望能透過我們的交流堆疊出教育創新領域較為宏觀的理論,將複雜多元的可能性轉譯成一些對他人有用的圖表 — — 一套矩陣或一個厲害的雷達圖。但現在我卡關了,若不和你討論我會覺得很可惜。

是關於規模的問題。

我覺得規模這個詞有些讓人卻步,也擔心是不是因為我們過於糾結在找有影響力的解決方法而導致我們一直看不到進展。

當然我們在等待改變的成果發生時總是不太有耐心(畢竟需求太大了!),而且我們總是急於找尋能根本改革全國(拜託,甚至一個行政區都好!)孩子學習的新方法,以幫助他們增加人生的選項。焦急的確是有道理的,然而,我也在想我們是否需要結合一些耐心和同理心,來平衡「改變」對我們造成的影響。

我忍不住回想起和一些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們的對話,他們後來都選擇離開學校,
因為他們意識到他們求學是因為他們被告知這是他們唯一的選項,而不是因為他們知道在這裡學習的意義。我想到那些有二十年教學經驗的老師們,仍然不確定州共同核心標準會對他們的課堂有什麼影響;我想到,比起學業成績,更關心學生日常安全的老師們;我還想到,那些因為無法幫助自己的孩子而感到灰心和害怕的父母們,因為那些科目(好吧,是數學!)和他們之前學的完全不一樣。

教育是以人為本的,然而人們無法在一夜之間改變。我們都需要一些時間去進化,所以我覺得我們需要更謹慎地對待根本性的創新。我們是否能同時做到有耐心與心急嗎?

我完全理解為什麼你會把創造革新者這件事放在一旁。我們如此執著於如你所說的「削鉛筆式的改革」,或許是因為要發明一個全新的教學模式需要較高的技能。但就我的經驗來說,我們的教育很少在養成(甚至是討論)這些技能。我完全同意你將可汗學院(Khan Academy)歸類在根本上的創新,但我想挖深一點,瞭解更多原因。在我看來,這並不是因為它被推廣到許多教室中,而是因為它創造了不可限量的價值。一方面,這是結合了作業的現代演講集。而另一方面,就本質上來說,他們創造了意義重大而深刻的改變:他們賦能於學習者。這讓學習者們能自己決定節奏和步調,同時也能看到自己的進度和規劃未來的學習目標。學習者和老師都能決定使用它的時間、地點和方式。薩爾曼・可汗(Sal Khan)創造了一個工具,而不是一個指令。人們使用它的方式多到讓你難以想像 — — 更多的人甚至是在參考它背後的點子!

我認為,這讓可汗學院(Khan Academy)成為我們以人為本的體系中一個根本上的創新:它的彈性能讓人們自由配合自己的情境、用自己的方式學習。它也激發了我們想像力,讓我們看到學習可以多麼不一樣。我們能在無數研究和故事中看到它在不同情境的價值。(即使沒有那些容易散播的渠道!) 或許並不是這個方式本身多激進,而是它激盪出我們多少想像力,以及它如何催化了我們的創意。

教育中的創新需要勇氣與創意,要敢於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真相」之間跳躍 — — 這些也是設計學校的前提。課程、空間、時間表、角色、營運、資金、基礎設施……等等都需要創意。這件事的難度讓人難以置信,但這些改變的力量常常就在當地。

所以針對你關於規模的問題,我能給出的唯一回答是盡可能讓更多人創新,並讓更多人能適應改變。

我們要如何走得更遠,更快呢?

漸進的改變← →根本的躍進,如何教 ← → 教什麼,自下往上 ← → 由上而下,,小 ← → 大……是的,以上所有都不能少。我們還需要不同「類別」的創新(課程、經歷、基礎設施、政策等等,這時候就可以用雷達圖了!)我們也需要更多分享有效教學方法的系統、平台「創新教育示範中心計畫」(暫譯,原文為 Example Engine)真是太令我佩服了!這樣能讓他人看到不同價值而被啟發,並在他們自己的環境中創新,而不是只是原封不動地使用其他人的解決方法。將我們的焦點從打造一個「分配系統」轉向建造一個「啟發系統」,並且瞭解透過一些宏觀的、執行上彈性較大的概念,例如差異化教學和各州共同核心標準,就會產生有一定規模的影響。

我們還能怎麼養成革新者呢?以此讓教育體系更能讓大家在創造大膽創新的解決方法或讓已有的創意在地化時更有能力和信心。如果美國的每一位老師都將自己視為創新者,會怎麼樣?如果每一位學校的領導者都用營運一個創意組織的方式來看自己的工作,會怎麼樣呢?如果家長們和孩子們也一起加入到創新的隊伍中,又會怎麼樣呢?這些會幫助我們走得更遠、更快嗎?

-S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Brigh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