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授權 Build on This 系列】第五封信 我建議「深思熟慮後的急躁」

創造更多創新者是將創造力帶回教育體系中的關鍵,然而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更多的創新 — 而是能解決長期問題的有意義的創新。

作者:Richard Culatta (BRIGHT Magazine 授權)/ 翻譯志工 Kayla 盧奕安、志工 Skye 周天琪、 校對 Kate 許芯瑋

(圖片來源:Illustration by Jenn Liv)

親愛的 Sandy,

我完全同意我們的焦急是有意義的情緒。先扯遠一點,我之前為了一家新創事業設計幫助孩子獲得早期識讀能力的 APP,而我的職位正是「首席焦急長」!

我們如何鼓勵深思熟慮後的急躁呢?我們如何讓人們在能夠承受的範圍內快速前進,並感受到緊迫感?又如何讓更多的人適應改變?

創造更多創新者是將創造力帶回教育體系中的關鍵,然而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更多的創新 — 而是能解決長期問題的有意義的創新。這不僅是增加學業分數,這也代表增加了學習機會,使教師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家長更願意參與、學生更少曠課或休學等等。

以下的方法有助於我們找到更多「深思熟慮的急躁教育創新者」:

1. 分享創新的例子:許多最具創新性的教育工作者並不廣為人知,因為他們一直默默地在解決問題,我們需要把這些默默耕耘的創新者變成教育搖滾明星,而分享關於他們的故事會很有用。例如 http://tech.ed.gov/stories

2. 有策略性地使用學生:我相信在改變學習方面,最被低估的資源就是學生本身。我們應該讓學生參與解決長期學習問題的過程。

3. 外部創新者:最有可能解決教育問題的人,可能目前在其他領域工作。教育部最近發布了《教育技術開發人員指南》,讓許多從來沒想過要把才能貢獻在教育領域的 APP 的開發者們,提供了一連串能將才華應用於解決教育中長期問題的機會。

4. 不要太反對失敗:我曾聽人說道:「如果我們不那麼害怕犯錯,那我們其實會更容易走對路。」我們需要創造一個可以嘗試新事物的安全地方,就能明白有些解方是不會成功的,但剩下的點子則具有巨大的改變力。

5. 創新群集:一個人單獨工作時,不太可能會有創新的想法。因此我們需要匯集來自不同領域(教師、教育研究者、技術人員、政策制定者)的人,才能共同創造出無法獨自想出的解決方案。

最後,我們應該記住,人能抱持樂觀想法的時間很短,而許多我們之前提出的重大創新計畫都花了很多時間才完成。

我並不是說不該面對重大的挑戰或是解決棘手的問題,但是我們不該過度把焦點放在這些事情上,而忘記了速贏的價值。微小但快速的成功結果讓我們有了能面對更大問題所需的希望和樂觀。

Sandy, 讓我提出一些建議…….為什麼我們不在網路上發佈這些交流信件,並且讓大家加入並提出自己的想法呢? Medium 可以讓人們在文句中插入評論,而不是在結尾(終於有個工具可以做這件事了),如此一來,人們就可以對我們提出的不同的觀點作出回應,你想一起試試看嗎?

Richard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Bright -

https://brightthemag.com/a-proposal-for-thoughtful-impatience-5cebc0faa2c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