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顧|竹北國小入校共備紀錄(三)|第三屆種子學校計畫

逆向的課程設計,以終為始的課程

竹北國小 DFC 學習法課程已經進入到第三次,此次共備的協會夥伴與竹北國小的老師進行了課程設計與評量討論。協會夥伴長寧用了故事範例說明了DFC 學習法課程設計的方式,老師們會先擬定「教學目標」,接著設計課程活動,並在課程中設定可以評量的方式。DFC 學習法強調的是多元的學習評量方式,而評量的內容需具體能夠扣回老師設定的學習目標,同時可以檢核老師的課程設計是否能引導學生達到課程目標,這三者其實都是緊緊相扣的。

協會夥伴長寧分享逆向課程設計

分別說明這三種要素

「課程設計」:指的是整個課程的核心,是一個可被遷移的大概念,目標的設定需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年段,並是一個能夠被預期的結果,目標的設定要注意勿訂定學生無法達成的高標準,若以「同理心」為老師們要設定的學習目標,一到六年級對「同理心」的學習目標則會有不同的標準及漸進式地展開。

「課程活動」:在課程中我們所設計的活動,不能偏移設定的學習目標,且要透過鷹架的設定與步驟的拆解,能夠協助學生在課程當中有脈絡且循序漸進的學習,此外也能協助老師在課程進行時,流程更為順暢。

「評量」:所有配合課程活動所設計的學習單、作業、紙筆測驗…等,都是評量的方式,重點在如何透過這些評量來評估學生是否達到學習目標;特別要注意的是,在評量的過程是否有符合情境脈絡。

在 DFC 學習法當中的課程設計也是一個以終為始的設計,先確認設定的學習成果,接著訂定可接受的評量結果,最後才將這些設計進教學活動當中。

此次共備,竹北國小的老師們決定以「認識家鄉」為主要的 DFC 課程執行議題。在五、六不同年段中,利用不同的議題層次設定「在這個場域中我想讓學生發現哪一個問題」以及「在這個場域中,學生能發現哪些問題 」來作為起始。五年級利用「觀察學習單」讓學生深刻感受環境,並且思考不同角色的觀點和需求;六年級則透過「手繪地圖」,帶學生發現問題與梳理經驗,針對特定的空間與事件去盤點,找到可能的問題點。

透過協會夥伴的引導與竹北國小老師的腦力激盪後,在「感受」的步驟中發現問題階段,老師們會透過「先備知識」的建立、「問卷」調查的方式再加上「實地觀察」的活動,讓學生聚焦問題。接著藉由提煉學生的經驗,並採用提問的方式引導,並用「人事時地物」分析法的工具使用,讓學生搜集客觀事實來探究問題的面向。

竹北國小五年級DFC 學習法課程設計
竹北國小六年級DFC 學習法課程設計

『感受的探究就像是一個倒三角形,發現問題是在最上層,學生在這個階段會發現很多大問題,接著進入探究問題階段,學生在這時期獲得足夠的知識,並進行探究與分析,最後到聚焦問題的階段,學生慢慢將問題聚焦,定義出想解決的問題。』

聚焦問題後也能讓問題回到學生的周遭,從周遭的生活中去解決問題。

📢 喜歡這篇文章回顧,請不要吝嗇給我們 5 個拍手,超級喜歡可以給 10 個拍手。你的小小回饋,都是我們團隊夥伴繼續創造影響力的動力!

2022/12/15written by Anna

Photo Credit:DFC Taiw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