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顧|2023 《日日挑戰》教具巡迴體驗會-嘉義站

這次日日挑戰教具巡迴體驗工作坊,終於來到結合歷史、美食與文化的嘉義!睽違許久,本場次再度回到了林森國小, 而和上次不同的是我們帶著改版的教具,和老師們分享!

在正式開始講解教具之前,講師先進行一個「換雙眼睛看世界」的暖身活動,讓每位老師抽取牌卡,把自己置身到牌卡的時間和地點之中,而產生的種種感受,分享與討論的聲音此起彼落,發現原本習以為常的觀念,依舊存在著沒有發現的誤區和盲點,因為人的存在是複雜的,唯有透過不斷地理解彼此,才能擁有多元的視角去看待生活。

“看見自己沒有發現的誤區與盲點,才能看見更多元的視角”

教具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 SDGs )與 十九項議題手冊,強調素養導向的運用與結合,希望讓教具成為課本和生活之間的橋樑,透過貼近學生的情境鋪陳,找到議題講述的切入點,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

講師說明完背景知識後,就要進行到我們精彩的日日挑戰教具體驗啦!

❤️「感受」步驟:以人為本

在展開議題前,我們先和老師一起回想上一次外食經驗中,丟掉了哪些垃圾?這些垃圾在五十年後是否還會存在? 邀請老師一起評估目前對於環境永續的行動程度,緊接著,講師揭開本場次的情境故事 12「我想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可是我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主題。

一開始老師們閱讀了情境故事,並先進行初步發想,在初步發想的過程中使老師們發現我們所提出的點子發想都還沒問過「藍阿姨」本人,也就是沒有以人為本的去替使用者提出方案,因此我們進一步邀請老師們換位思考到情境故事的角色「藍阿姨」身上,一起透過角色卡以及她心中的murmur來理解到底藍阿姨是怎麼想的呢。

為了讓老師們更理解藍阿姨的真實心聲,我們在設計訪綱的環節,加入了角色扮演環節 — 訪問藍阿姨。在藍阿姨親自來到林森國小,有意識地去進行提問,想要好好理解她,還有各式各樣充滿細節的提問與對答,愈加活化了藍阿姨這個角色,彷彿她是大家身旁的親朋好友呢。

「小孩多大了?能幫忙洗碗嗎?」

「你的工作是什麼啊?」

「一週幾天外食?是哪幾餐?」

「除了淨灘之外,還做了哪些環保行動?」

「你覺得最困難的事哪一個部分呢?」

為了將訪談的記錄整理成組內都能看懂的資料,老師們將藍阿姨的心聲整理在便利貼上,將重複出現的部分圈出來,最後經過小組討論,收斂成三個藍阿姨最在意的事情,將感受步驟收尾。

「沒有時間,我是家長會長又是一名會計師。」

「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很難帶」

「小孩還小,沒法度」

💡「想像」步驟:創意自信

在了解藍阿姨的困擾後,講師帶領大家進行想像步驟,搭配著教具中的「任務卡」進行自由發想,在使用創意道具骰子的過程中,老師們跳脫了現實生活中的框架進行思考,急切和興奮地跟組員分享點子,一起達成共識,決定後續要實踐的點子。發現在這次老師們的討論中發現,所有組別都還是惦記著藍阿姨的需求,進行創意發想時,如果點子沒有辦法滿足她的需求,在後續討論的環節就會進行刪減,而這就是「以人為本」的核心精神啊~

「預言日記 預先知道今天需要外食,就會記得帶環保餐具」

「未來眼鏡 每天回家馬上把新的一組環保餐具放包包裡面更換」

「未來眼球,多存點錢,買洗碗機」

⚙️「實踐」步驟:相信過程

老師們產生創意點子後,透過「改變行動指南卡」讓我們發現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有人出現和藍阿姨相似的煩惱與困難,亦或著是自己就像是藍阿姨,有了這一層覺察,就能往下規劃行動項目,在真實世界創造改變。

💭「分享」步驟:學習遷移與反思

“共鳴、感受、改變”

最後進行到分享步驟,老師們從設計者回歸到教師的身份,互相分享在剛剛的情境體驗所產生的感受。有的老師提到喜歡角色扮演和任務導向,能讓學生探索和進行思辯。也有老師分享喜歡透過貼近生活的情境問題來進行思考,並設想如何解決。回顧當初我們在設計這套教具時,安排情境與任務,就是希望讓學生對於議題產生共鳴、感受和連結感,進而真心的去行動改變。

“所以,永續到底是誰的責任呢?”

聯合國 SDGs 永續發展目標,目的是為了讓全地球村的人民共同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關鍵問題,讓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大面向的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不論我們今天是學生、教師還是任何人,我們都需要用心感受,盡情想像,並捲起袖子開始行動!

🤝 本活動感謝 南港扶輪社助印教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