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管背景如何進入體驗設計行業-動機脈絡篇

鄭惠文 Wen Jang
Design the Aha Moment
10 min readAug 18, 2019

大家好,我們是惠文Tiffany,一位是服務設計師,一位是使用者研究員,這篇「從商學走向體驗設計」是想站在轉換領域之職場新鮮人的角度,分享我們的經歷與職涯觀點,同時透過撰寫文章交換意見,也給自己一個思辨的機會。

由於想分享的故事實在太多,將會分成四篇來撰寫:動機脈絡篇/心態選擇篇/求職行動篇/職場觀察篇。前兩篇主要會說明 Why,包含轉領域的轉捩點,以及在商學與體驗設計兩個領域遊走的體悟;後兩篇則聚焦於 How,將會分享求職建議給想朝體驗設計走的跨領域者,敬請期待!

這篇文章會採取對話式呈現,主要回答兩個問題:1.我們過去的經歷背景 / 2.我們從商管走向設計的原因。

* 若現在沒有太多時間讀完,記得加入「書籤」,下次再讀呦!
* 點這裡可以看第二篇:「心態選擇篇」

1.我們是誰?
有哪些過去的經歷與背景?

Tiffany 說

我是 Tiffany,大家可以叫我 TT(踢踢),使用者研究員資歷一年,目前任職於設計顧問公司,服務對象涵蓋各個產業,以產品創新協助客戶驅動數位轉型。從探索到評估,從質化到量化,從研究到策略,建構願景即是我的工作日常。

對設計的熱情是「嘗試」的結果

江湖上最不學無術的企管系畢業。大學前三年都在認真唸書,當初只是因為「想學習一個特別的思考方式」,誤打誤撞進了台大不一樣思考社,人生方向從此大轉彎。在校最後一年幾乎沒修管院的課,而是投入設計思考教育,享受把人本思維植入組織基因的過程;同時加入創新創業競賽的籌備團隊,和跨領域團隊一起從零到一,因此愛上以 HCD 為核心的工作模式,職涯守則就此訂立。篤定不出國交換的誓言,也因為想觀摩體驗設計的格局而打破,延畢一學期到上海探索。實習經驗橫跨 FMCG、健康醫療與數位轉型代理商,做過質化調查也玩過數據分析,不變的是對於了解「人」的熱情。

惠文說

我是惠文,現在正在一間服務設計顧問公司擔任服務設計師。客戶類型遍佈公部門、NGO、企業,而服務類型多半是「純線下」或「線上+線下」的型態,大部分採用質化的方法,而服務設計師的工作即為客戶從探索需求,定義問題,發展服務情境,到設計整合型的策略。

原來我喜歡的是設計思考而不只是設計

在小學還有 Yahoo 部落格與無名小站的年代時,就發現自己喜歡設計東西,那時會主動學 CSS 語法跟 GIF 軟體把自己的部落格裝飾得美美的。雖然大學懵懵懂懂選了國企系,在大一大二對商學概念仍不完整的時期,以為自己是對狹義的「設計」有興趣,所以積極在想如何成為平面設計師或 UI 設計師。但漸漸發現我的平面設計能力不如設計系學生,一直苦惱什麼是我的強項呢?直到一個營隊讓我認識了台大不一樣思考社的學長姐,才讓我加入社團並進入「設計思考」的世界,商學院與設計思考兩個領域的相遇碰撞,讓我知道「如何用框架思考,甚至帶來創新」是我十分感興趣且覺得值得發展的一條路。

設計思考/服務設計成為我的 DNA

加入了台大不一樣思考社時,剛好遇上台大 D-school Alpha Team 成立,以元老級的身份加入這個在學校體制中獨立培育與傳播設計思考的組織,開始大量練習設計思考的教練引導。累積多次的應用經驗後,設計思考像是植入了我的 DNA,開啟對設計思考衍生的領域 — — UX、服務設計感興趣,甚至想要把它當作職涯選項。除了在商學的每一個專案中都會運用設計思維來帶領討論以外,也發現自己很熱愛社會學、人類學的課程,投資大量時間學習更多和質化研究與了解人有關的學科。

2.什麼原因讓我們從商管走向設計?
什麼契機點啟發了我們?

Tiffany說

我在大四下的時候才決定要走體驗設計。對,就是大家準備進入職場、準備加入國軍、準備攻讀碩士的那個大四下。

「改變人」的想法從很久以前就在我心中萌芽

高一的時候想念廣告系,因為我想要說一個好的故事,讓觀眾接受一個理念、新思維,進而改變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但是我沒有藝術細胞,作品集無限卡關,直接淘汰。

高二的時候想念心理系,因為我想要透過瞭解人的心智與環境的互動,去解決他們生活中面對的挑戰。但是我生物超爛,有緣再會。

高三的時候想念行銷,因為我想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大、更具體的影響力,去告訴人們你值得更好的生命經驗。我在人生第一個為自己做選擇的時刻,就這樣成為一個管理學院的學生。

虛無縹緲且自以為的客群分析

在眾多系所中,之所以選擇管理學院,是因為他相對比較「實務」,是一個接近「落地」的學科。我本來是這麼以為的。

管理學院的教育觀點,是將學生培養成未來的經理人,因此授課內容有許多高格局的理論,這些的確提供了扎實的思考框架。一開始我也很享受「企業領航者」的角色扮演,直到某一次在討論商業模式圖時,突然覺得渾身不對勁。

商業模式中其中一個要素是「目標客層」,在分析客群時,「我覺得」、「我猜」是整場討論中出現最多的詞彙 — — 我從來沒有真正去接觸消費者。我發覺自己的策略缺乏利基點,儘管可以靠著自圓其說做完一份報告,但永遠是用第一人稱視角在看待這個世界,若以後都用這樣的心態做決策,我似乎沒辦法承擔這份尷尬。

職涯關鍵字 — — 科技、願景、幫手

那之後,我在社團中學習設計思考,也去上了行銷研究。與此同時,我在校園活動中有一些產品開發的機會,試著將設計思考的流程融入其中。我漸漸開始發現設計思考是一個 mindset,想要落實這些原則,需要其他的「工具」,因此我到台大智活中心和台科大設計系,選修幾門質化研究課程。後來因緣際會獲得使用者研究的實習,經過兩個月的洗禮才真的決定要走上體驗設計的路。

* 對 Tiffany 的實習有興趣,可以參考這篇「關於用戶研究員,我有一些話想說」

我想投入體驗設計的原因有三個,先從科技談起。我小二的時候就有手機,指的並不是手機誕生於這個世界,而是我真的有一支手機。我程式學得一塌糊塗,高中要交麵包板作業的時候超崩潰,可是我就是很喜歡科技,因為我覺得他有冷靜的人味,甚至大學唸了科技管理組。我總以為科技是工程領域的人才能觸及,但在實習與課程專案中,我發現僅僅是設計思考中的 Empathize,都能對科技創新有所貢獻。

第二是建構願景。在商管課程的訓練中,我一直都很喜歡關於價值主張的思考訓練,只是我始終覺得那是高階經理人的職掌,短期之內我無法對它有所貢獻。但在設計領域中,建構願景根本就是日常,不分階級,每個人都可以參與。想想看,本來遙不可及的事情,變成你工作中的五成,該有多興奮!

最後是角色定位。首先,比起將點子落實為具體產出物,我發現自己更擅長企劃與說故事。我喜歡探險,很享受沒有正確答案的狀態。我想當一個守門員,站在戰場的尾端,幫團隊堅守立場。這些或許是小配角,卻是關鍵的幫手,我對這樣的定位感到著迷且舒服,在體驗設計的領域中恰好存在這樣的職能。

回到初始的目標 — — 改變人,體驗設計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手段」,夠踏實,我能夠在過程中感到自在;而且充分結合我喜歡的元素(科技)、我想做的事情(建構願景)、我熱衷的角色(幫手)。我就這樣踏入這個朦朧的領域。

惠文說

走出商管象牙塔而愛上社會科學,反思商業思維的優勢與限制

在商管課程中,大多是接觸學術且較久遠的理論,對於大學的我而言還沒有太多經驗可以將理論與應用對接,再加上時常感受到商管課程大多在討論如何「製造」需求跟「誘惑」消費者,很少有真正開發為人們解決痛點的產品/服務之案例,例如可樂以快樂做行銷引起更多人共鳴而購買,但其實對人類健康一點幫助也沒有(單純舉例,請可樂愛好者與廠商不要 diss 我….)。因此漸漸引發我想要探索哪裡有更大、寬闊且具批判性的觀點,讓自己不要只用「商業」這個濾鏡來看待這個世界。

要感謝自己在大學時很喜歡走出管院的象牙塔,修了第一堂社會學的課之後,開啟了對社會科學的興趣,到大四、大五的時候幾乎不在管院上課了。發現自己更熱愛探索人與社會的複雜結構,比起之前只以商業為利益去推銷、獲利,社會科學的課程更能帶給我不同的視野,去思索原來一個事件會受社會結構環環影響,人們會想要有生活品味的象徵,會有無奈生活中轉換心情的儀式性行為,都是用社會科學的濾鏡才能更快覺察的需求。

其實我並不討厭商學帶給我的東西,反而覺得那些邏輯、商業模式很重要也很有趣,有時和社會科學是相輔相成的。然而,實在不期望自己在這裡 4 年後帶走的,只有商學院的單一觀點,我期待的是接受多元的刺激,讓自己的養分是多元且具包容性、批判性的,於是我找到我重要的人生價值觀:商業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

* 關於為何選擇服務設計,惠文在這裡有分享更多:服務設計新手之每月記事-為何選擇服務設計?如何建立自我學習模式?

透過行動驗證自己的對於職涯的假設 — — 3 份實習與半年的交換之旅

發現自己熱愛設計思考與社會科學後,我想讓自己真實去職場闖一遍,來驗證是否真的想要走這條路。很幸運地,我總共獲得 3 個實習機會,分別是旅遊住宿產業(甲方)的民宿體驗服務設計師與 2 個設計顧問(乙方)的研究員/服務設計師。從中確認了我十分喜歡工作內容,也因為認識了各個主管,看見做這個行業 5 年、10 年仍覺得興奮、有挑戰的,雖然這個行業在台灣的發展資源仍不豐沛,但也因此交了許多相關產業的朋友,可以互相討論職涯與國內外的發展趨勢,我想如果我不踏出這ㄧ步,也很難透過多方資訊驗證走設計顧問是否為我現在的最佳選擇。

另外,我在大四上決心去芬蘭交換,也讓我看見歐洲 UX 與服務設計的發展前景,開拓視野的一趟旅程。當時思考這半年與幾十萬的代價能夠實際為我的未來職涯帶來什麼改變? 比起旅遊、學習與體驗國外生活,我設立了更明確的目標 — — 了解當地服務設計的現況與產業發展,因此我每週幾乎都會參加 2-3 場當地的 Meetup、演講、參訪團、黑客松、志工等有趣的活動,仗著反正是外國人而且不影響任何名譽的狀況下到處探索,現在回顧起來真的是蠻衝的XD不過這一趟交換下來,不僅養成開始寫 Medium 與經營 Facebook 的習慣,也讓我見識到服務設計的歐洲現況,這樣的發展延伸到亞洲,其實是指日可待的,也更相信走這條路的發展(應該)也會搭載在未來的趨勢上。

3.總結:
為自己創造幸運吧!

綜合我們的經驗,可以看出我們有相似的心路歷程,從接觸設計思考開始對體驗設計感到興趣,刺激我們在自身的背景中與理想反思、激辯,並將人生中的活動經驗、實習與交換生活視作為一次次的「Prototype」去驗證職涯中的已知,與探索更多未知;最後,定位出自己想走這條路的決心與願景。

坦白說,我們確實很幸運能在大學時期就拿到相關實習並獲得正職機會,但套一句設計大師 James Dyson 所說的話:

“ I do believe, though, that you create your own luck. Because luck is around. “

「你可以為自己創造幸運,因為幸運是無所不在的。」

那我們兩個是如何為自己創造在職涯上的幸運呢?敬請期待往後的新文章:心態選擇篇(點這裡)/求職行動篇/職場觀察篇,會與你們分享更多一手經驗。

「設計,啊哈!」這個專欄的願景是希望能分享更多商學x設計中,創造 Aha moment 的心得方法。- 如果你看完覺得「嗯哼,還不錯」,請給我們 1~10 個 Clap 😊
- 如果你看完覺得「噢耶!有收穫」,請給我們 10~20 個 Clap 😛
- 如果你看完覺得「啊哈!得到了 insight」,請給我們給 20 個以上的 Clap 🤩
另外,也歡迎隨時在底下和我們討論,以及追蹤惠文的粉專設計隨筆・People for design. Design for people

--

--

鄭惠文 Wen Jang
Design the Aha Moment

現任軟體產品經理,曾在赫爾辛基交換,狂熱於設計思考、服務設計、社會設計,希望歐洲的設計觀點能為台灣的設計產生不一樣的火花,透過這個平台作為鏈接歐洲與台灣的設計資訊平台,看見設計人的故事、經驗及思維。https://www.facebook.com/pg/DesignfPf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