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的Wikipedia?荷蘭非營利建築實驗平台 AiD

Hsuan
Alpha Team | 設計思考改變世界
10 min readDec 8, 2018

30min

本篇文章為 Alpha Team 部分成員至荷蘭阿姆斯特丹拜訪永續城市相關組織產出,將介紹非營利建築實驗平台 AiD。

Wikipedia 已習以為常,但你有聽過建築師的 Wikipedia —— AiD
(Architecture In Development)嗎?一個匯集全球 66 個國家建築案例的非營利知識平台,擁有 100 位以上寫手,超過 40,000 年輕工作者的加入,而我們這次前往荷蘭拜訪創辦人張芳(是個台灣人哦!)。

本文將以 Q&A 方式彙整呈現,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一、創辦 AiD 的初衷為何?想要看到什麼社會影響力?
二、作為知識分享的平台,如何保持平台上的能動性?
三、競圖比賽中,如何判斷一個建築案例的好壞?
四、重視日常生活的居民與維繫文化兩者如何平衡?

非營利建築實驗平台 AiD

基本簡介

組織規模:33位 (含創辦人、過去至今的大使、內容作者與編輯)
創立年份:2011年
發源地:荷蘭 Amsterdam

案例蒐集

AiD 作為一個匯集世界各地寫手們建築案的線上知識平台,強調案子必須從「居民」的觀點出發,而非設計師,如為低收入或弱勢社群設計的社區發展策略、為解決西歐國家閒置用地的永續經營計畫,也可以是一個營造社區新價值的都市計畫提案等。主題、地域、解決的問題都不設限,只要是從人、社區、文化的角度出發,都是 AiD 聚焦的主題。

平台媒合

平台上共有非營利組織、學生、企業、社區民眾以及建築師的參與。非營利組織、企業可上傳專案,尋求合作對象,提供經濟或技術上的支援;社區民眾、建築師、學生則可找尋合適發展的專案,行下一步的推進。所有在 AiD平台上的案子,都是等待、啟發更多建築靈感投入的「發展中」檔案。

平台上等待媒合的專家們

初遇AiD創辦人張芳

AiD創辦人張芳與我們分享阿姆斯特丹北岸狀況

那天,我們一群人一起搭著渡輪到阿姆斯特丹北岸,張芳爽朗地與我們介紹阿姆斯特丹北岸這幾年觀光化的現象,原先北方一片荒蕪,隨著市中心的房價愈來愈高,漸漸地部分人潮轉移至北方海岸。對話還沒結束,不知不覺地就來到了北岸——張芳想帶我們瞧見的咖啡廳 THT,開啟訪談。

THT 原先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 Shell(荷蘭皇家殼牌)的舊煉油工廠,隨著荷蘭環保意識高漲,受到部分環保組織的抗議,而後改建為咖啡廳,餐點簡單,空間明亮與開闊,鮮豔的配色是最吸睛之處,還有北方的風真的沒有跟你開玩笑。

相當愜意的阿姆斯特丹一角THT

一、創辦 AiD 的初衷為何?想要看到什麼社會影響力?

AiD重視在營造過程中的家庭感、人的關係能夠被體現,以建築物讓大家聚在一起。

——AiD創辦人張芳

張芳自台大土木系畢業後,到荷蘭就讀建築研究所,並進入建築師事務所工作。然而,看似順遂的建築師之路,卻發現這不是她要的。

「曾經我花一個月的時間,只為設計一個門把。」張芳說。

「在事務所工作,業務範疇多為商業建築設計,但作為一個設計師,你卻不知道自己在為誰設計、不知道這棟建築的人們每天的生活樣貌為何,完全無法感受到這件事情的意義。做設計、和營造廠商交涉,所有遇到的人都是圍繞著『商業化』,並非真的是為想實踐的目標而相聚,只有商業目標。此外,其實整個商業建築發展服務到的人只有百分之十而已。」

當張芳侃侃而談這些感受時,某種程度打破了我對商業建築設計的夢幻泡泡,一棟棟美輪美奐的摩天大樓,坐立在繁華的市鎮之中,一切都是合理的、完美的。然而,從一個「重視建築與人互動的」設計師角度來看,這個建造過程卻是,與人和文化脫節、值得反思的。

「所以,我們希望透過成立 AiD 讓所有人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建築、社區、外界關係,更有認知。讓大家知道建築不是只有商業那套,還有很多方式,『人的價值』是可以讓營造的過程、讓建築成為人群聚在一起的藉口。

張芳專注的神情與堅定的口吻,讓人強烈地感受到她對於這件事的信念。對於資本主義的模式,她並非是對抗,而是將所見的不合理化作為柔性的行動,在既有選擇外,提供給懷抱相同信仰的建築師一個新的選擇,在這裡找到開始的著力點,在信仰中尋求落地的機會。

AiD期許作為那樣的著力點,作為一個媒合的平台,讓建築師、企業、政府單位、當地居民可以一起合作,投入具有草根性的建築創作中。作為專案團隊,可在競圖上標示 call for help,請求其他專家協助你所面臨的問題,AiD 會主動從中挑選五個單位提供獎金與資源。

二、作為知識分享的平台,如何保持平台上的能動性?

在2016年的夏日,AiD發起了全球競圖比賽 The Buildify ilot,希望能在此之中找到符合社會與環境永續、具草根性的的建築提案,連結全球網絡,提供資金、建材、人力的支持,以減少專案團隊在找尋資源上所花費的時間。

「因為競圖比賽被選中,得到媒體曝光,而更有機會去取得更多資源;居民也會引以為傲自己得獎這件事。」張芳說。

Buildify Submission即為競圖比賽之建築提案

印度 ModSKOOL 案例

ModSKOOL是一間位在 New Delhi 貧民區、由當地 NGO Van Phool 營運的學校,有位建築師因為過去很常在當地做田野調查,而認識了這個地方。然而,當地農村的 1000 多個家庭雖在此地生活好幾十年,但實際上他們都是非法居住。2011 年時,政府強迫當地居民遷離,拆毀各式建築,包含這間學校,當地小孩失去接受教育的場所,延伸出失學的問題。

為解決此問題,他希望做出一個快速拆卸的短期校舍,但當地學校的土地是私人的,缺乏法律專業的他便上 AiD 標示 call for help,尋找律師,順利地取得建設許可證;此外,在募資的過程中,也找到對他們相當感興趣的廠商,贊助材料與經費。這座可容納250位學生的校舍現已完工,在幾個小時內即可建成,也可讓居民自行快速拆卸,以避免政府的毀壞與洪水侵襲。

ModSKOOL架起時的模樣

ModSKOOL is the design of a low-cost, modular school for 250 students that can be built in a few hours and dismantled as quickly by the community to protect from government demolitions and annual floods. It is located in Chilla Khadar, a slum on the floodplains of River Yamuna in Delhi, inhabited by a farming community of around 1000 families. Though they’ve been living and working here for decades, they have no formal land title. In 2011, the Delhi Development Authority demolished their structures including a school being run by the NGO Van Phool. (From AiD Website)

從上述可見,平台並非是停滯的,或僅作為建築知識的提供,而是將建築創作的需求與供給透過 AiD 的競圖與案例蒐集具象化,突破地理與時間的限制,讓全球網絡於此平台相連,且這樣的供與需並非為商業目的,而是背後都相信一個價值——人與建築的關係。

建築案需要的六種角色

張芳也與我們分享,做建築案時會需要的六種角色,可作為專案推進行檢視的指標之一,還缺了什麼、需要什麼。

  • Promotion:倡議者
  • Advice:顧問,如當地居民
  • Funding Support:資金提供者
  • Work force:建設者
  • Design Input:設計師
  • Supply:材料提供者

三、競圖比賽中,如何判斷一個建築案例的好壞?

Sketch Idea is created by the group and includes locals ideas.

張芳與我們分享,分為以下幾個審核標準。

(ㄧ)與當地居民的連結
團隊成員除專家外是否有當地居民?團隊是否在開案前即駐點於此?

(二)Architecture Ambition—Regionalism 建築在地化
建築是否與當地文化脈絡有關?雖然現在全球化蔚為趨勢,地方性的概念已日趨模糊,但競圖仍相當重視整個建築的表現方式和當地脈絡的關聯。

(三)Feasibility 可行性 — 尺度與團隊
可行性與專案尺度、團隊內部管理能力皆有相當重要的關聯。當團隊夥伴若非全職投入、缺乏Partnership,專案很有可能會被停滯;即便有好的團隊,專案尺度太大,無法連結關鍵夥伴的資源仍難以持續。

(四)Social impact 社會影響力

重視的社會影響力,並非僅指成果,而是整個建造過程,包含如何挑選合作夥伴、與居民協力等,都是需要被衡量的部分,而這也是最難衡量的項目。

四、重視日常生活的居民與維繫文化兩者如何平衡?

目前 Alpha Team 承包政府案,進行社區空間經營的專案——日日昌,做田野調查時,時常困惑,在地文化的維繫對居民而言是真的重要的嗎?如果不重要,那文化應如何被持續?便向張芳提問。

張芳說我們可能會認知歐洲人相較亞洲更重視文化資本,但其實歐洲非城市地區亦面臨和台灣相同的問題——居民在乎的就是過日子。在這前提之下,專家應是順應居民所在乎的日常生活。

「他們不一定覺得自己的環境出了什麼問題,我們不能把問題當作問題來說,而是要在工作坊讓居民慢慢發現什麼事情是值得改善的。

透過工作坊這個獨立的場域,先讓居民靜下來沈澱日常中的困擾,發現自己的需求、共同探索解方,而這個過程,便會浮現文化的輪廓,最在地、真實的輪廓。

張芳也提醒我們在做訪談時,作為外來人或專家,居民會產生隔閡,不知道該說什麼,這時候,可以辦一個Party讓居民互相聊天,消除隔閡。團隊要做的,就是成為一個中間人,匯聚人群,讓真實的意見被交流、被聽見。

而這個大標題之下,張芳也建議我們去做反思:

行動的 Social Engineer 是源自於政府的期待或居民的需求?

現有社區營造組織多為承包政府案,案件發包時即會明訂計畫目標,然而因應這個目標之下的行動是居民真正想要的嗎?我想這又扣回「以人為本」的精神,就竟我們是要滿足誰的需求呢?

若你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按Claps!
若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私訊我們的粉專Alpha Team 台大創新設計學院學術小組

--

--

Hsuan
Alpha Team | 設計思考改變世界

背對陽光,我們仍是人。書寫脆弱、少數,在乎貧窮、女性,願我們能在他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聆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