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們的設計思考

Tina Tuan 段岱佳
Design Thinking Foundry
11 min readApr 15, 2019

常聽到很多人對設計思考的印象是:很多花花綠綠的便利貼,貼的到處都是,大家玩了一些遊戲,嘻嘻哈哈很好玩,但上完工作坊之後,還是不知道要如何把這個方法運用到工作、以及生活中。

我近10年的工作都是在使用設計思考這個方法,為企業開發產品、服務、或流程上的創新。我的工作坊都是量身定制,一定要讓學員們不僅覺得有趣,更要有料,真正學到下課後可以複製、自己實踐的方法。我面對的客戶大都是企業高層,他們在工作坊中,體會過設計思考的力量後,都對這個方法相見恨晚。更有趣的是,這些學員們大多為人父母,知道好東西之後的第一反應都是:【Tina老師,我希望讓我孩子也學這個,他們要去哪裡學?您推薦什麼書給孩子們看?】這是很好的問題,值得好好回答,所以我花一點時間來寫這一篇。

設計思考教育要向下紮根

設計思考不是一個萬能魔法棒,而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換,每個設計的目的都是在解決一個問題,而設計者就是為他人解決問題的人。生活中每個物品、體驗到的服務、做事情的流程,都是有人思考、設計過的,只是有的設計很好,有的設計很差。設計思考為什麼這幾年在全球大企業及名校蔚為風潮呢?就是因為這個方法很容易學,它強調:人人都可以是設計師,以同理心及洞察力來解決問題。設計思考的第一步是要同理使用者,了解使用者面對的問題到底是什麼,挖掘出真正有意義的深層需求,然後再來發想各種可能性,一次次迭代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在帶企業的工作坊時,我常覺得要讓思想模式以及決策過程已經固化的大人們轉換思維方式,非常不容易 ,所以我認為設計思考的教育是越早越好。像我居住的美國矽谷,有一所著名的 Neuva School,是從幼稚園到高中的私立學校,學校選學生也選家長,有錢也不見得進得去,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矽谷高科技業鉅子們,趨之若鶩地想把孩子送去這家學校呢? 就是因為Nueva標榜使用設計思考在 所 有 學 科 的教學中。

身為家長的我,雖沒有把孩子送到Nueva,但也因為自身的專業,一直在探索如何要把設計思考教育帶回家。雖然我只有一個孩子,但我多年來接觸過的大小朋友,也有成千上萬個,對不同年齡層的小孩的行為和需求,有基本的了解。這都要歸功於我從大學就開始的慈濟志工生涯,20多年來,我負責過北加州慈濟高中團教務、史丹佛大學慈青社、北加州低收入地區學童贈書計劃等等。我著力更深的是在慈濟人文學校,這是一所讓華人子弟們學習中華文化的課外學校,每週六上課三小時,兩小時中文課,一小時人文課。全美國有23所慈濟人文學校,我是在矽谷的庫菩提諾慈濟人文學校 Tzu Chi Academy Cupertino ,學校創校於1999年,借用蘋果公司附近知名的林布魯克高中 Lynbrook High School 上課,每年約有300位學生、40位老師及志工,我自2008年就風雨無阻帶著我兒子每週六早上去上學,他上課我當志工,承擔過副校長、校長的任務。

教學生之前先教老師

我在慈濟人文學校當校長的四年期間,就開始找機會把好東西跟更多人分享,把設計思考介紹老師、家長、及同學們。我先從老師們開始試水溫,因為老師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有直接的影響。2015年三月,我在慈濟北加州教師研習營,帶領100多位老師做了一場設計思考的迷你工作坊,設計挑戰 How Might We 題目是【我們如何讓在美國出生的孩子,每個星期六早上早起,高高興興地來上中文學校?】在一小時內,我帶領老師們使用我SAP的前同事們創作的,簡易版的設計思考六折紙 foldable leporello design thinking template, 這個小工具是開源的,大家可以點入上面連結去學習使用,這個小工具可以有效率地,在短時間內走過設計思考步驟,這次的活動獲得老師們極大的迴響,以下是現場錄影精華。

教學生之前先教家長

2016年,史丹佛設計學院兩位老師寫了一本【Design Your Life: How to Build a Well-Lived, Joyful Life】,把史丹佛新生最想上的一堂課的精華,化為文字及圖表,一推出就馬上暢銷,中文版【設計你的人生】也在2018年出版。我自己在消化完這本書之後,加上我自己的經驗,2017年在庫菩提諾慈濟人文學校,為家長及高中班同學,介紹此書中的重要概念,再配合華人家庭對教育一些特有的迷思(myth),讓孩子們運用設計思考,開始探索自己未來人生的雛形。

為什麼要邀請家長一起參加呢?設計思考強調 Prototype :原型製作,家長的一舉一動,其實是孩子們模仿的第一個原型 ,孩子們對求學、工作、交友、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選擇,受到家長的影響太大了。我請這些高中生的家長一起參加,但把家長和他們的孩子分開,家長有家長組,孩子們在孩子組,讓大家一起從幾個活動中,學習到凝聽別人不同的觀點、不要批判、然後全組一起發揮想像力,克服外在的環境的限制,找到一個解決方案。

一堂課很快就過去了!大家都覺得一小時的時間太少,希望有更多的時間聽我分享更多的故事,做更多的創意活動。我也從這次與家長的互動中,看見家長對孩子們的愛與期待,很深很重。

下課後,我推薦大家去看的是這本書 Creative Confidence by David Kelley,中文版書名為「創新自信力」。

美國大學 名校太貴太難進 學生家長好辛苦

在2015,2017的兩次推廣課程之後, 2019年我花了一點時間,設計出一套更完整的設計思考課程,給學校高中班的孩子,一系列四堂課,共六小時。為什麼是專注於高中生呢?因為我看到太多孩子,在申請大學的時候其實是很盲目的。在美國申請大學跟亞洲國家是很不一樣的,在我唸書的時候,台灣只有聯考制度,基本上就考上什麼就是什麼了。而美國呢?美國有超過4000所大學,當然有非常難進的學校,像史丹佛一年本科生只收2000人左右,錄取率為5%,是全美最難進的大學之一。當然也有很容易進,一年收一萬個新鮮人的超級大學校。就因為選擇非常多,要考慮的因素也非常多,大大增加了學生及家長申請學校的難度。

美國高中生的日子,其實並不是像電影或美劇中看到的那麼好過,因為申請大學的時候,學校不僅是要看在學成績、還要看SAT / ACT 考試成績、老師推薦信、體育校隊、課外活動及獎項等等。每個高中都有就學顧問 counselor 協助學生申請大學,通常公立高中一個顧問要管到一兩百位學生,一年只能跟學生一對一面談一次,根本沒時間好好了解孩子的天賦與志向,顧問很可能看到學生某些學科的成績比較好, 就直接了當以他的經驗,推薦比較可能進得去的大學及相關專業,完全沒時間考慮眼前這個學生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還有未來的世界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才等等,這些非常重要的問題。

美國大學的學費非常的貴,以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加大系統來講,一年的學費加住宿雜費,本地生(也就是加州居民)差不多35,000美金,外州生或外國學生則是乘以二。私立大學如史丹佛,一年的學費加住宿雜費等等則要上看70,000美金,若研究所要繼續念醫學、法學等專業,那更是天價的學費。所以很多美國人在畢業後,都欠了一大筆學債,有些同事到了三、四十歲,工作了一、二十年之後,還沒有把學貸還完!華人父母一向以子女教育為重,自己可以什麼都省、要孩子不要為學費擔心,只要孩子申請到名校,賣房子去給孩子念書都OK!有這樣的付出,當然就有相當的期待,全球的華人社會都是這樣,虎爸虎媽們給孩子的壓力是非常非常大的。

給高中生的設計思考

高中生在申請大學之前,如果沒有好好了解自己的興趣及能力,唸了一個專業之後發現不適合,只好再換系、有的人覺得學校也不適合,還得重新申請學校,再來過一次。在美國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都換過專業(change major),轉系沒關係,最怕的就是轉來轉去,只知道什麼不喜歡、不適合,但還是不知道什麼是喜歡、適合的!所以我2019年給高中生的設計思考的課,就是希望有系統地引導學生,從同理自己、了解自己開始,才能更有信心面對未來的人生。在申請大學時不僅要選擇自己適合的專業及學校,而且也是未來世界需要的人才。

工作坊的參與者是40位高中生,他們從14歲到18歲,在美國高中讀九到十二年級,來自灣區各個不同的學校,有的讀公立學校、有的是私立學校,不過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在週六來到慈濟人文學校上中文,是我一路看了10多年,很熟悉的孩子們。

我在準備課程的過程中,除了融入我自己的設計思考的專業經驗之外,也看了很多專家對於未來人類世界的論述,我強力推薦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 Yuval Noah Harari 的歷史三書:Sapiens 人類大歷史、Homo Deus 人類大命運、21 Lessons for 21st Century 21世紀的21堂課,這三本書從過去看到未來,在全球暖化的氣候威脅之下,加上無法規範的人工智能發展,未來的人類在地球上要如何生存?這是在下個世紀之前就會發生的事情,如何幫助我們的下一代,了解自己的責任、設計自己的未來,是我想要在這四堂課傳達的概念。

我把學生分成小組,每次的課程都有一個主題,第一課,讓大家認識什麼是從史丹佛紅到全世界的設計思考,什麼是未來AI世界不會取代的能力?第二課,讓大家學習同理自己,從畫心智圖(Mind Map)開始,並做了人格性向測驗(personalities test),讓大家知道每個人都不一樣,人和人之間有許多不同,所以要學習一件事可以有很多不同觀點。第三課,討論為什麼75%的人沒有學以致用?66%的人不喜歡他們的工作? 我要各組討論出:為什麼要念大學?上大學前需要那些能力?畢業之後要做什麼?未來的世界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還給孩子們上了一點簡單的世界經濟課程,讓大家知道幾種“業”,產業/行業/職業,之間的關係。然後問同學們最想要了解的職業是什麼。第四課,根據孩子們想要了解的職業,我邀請請到十位不同專業的人士來與學生對談,他們之中有老師、工程師、創業家、牙醫師、科學家等等,他們分享從求學到進入職場的經驗談,並回答孩子們的問題。

學生畫的 WHO AM I 心智圖

回頭看,會做出什麼不同的選擇?

我非常認同孩子得「易子而教」,讓孩子從父母以外的大人那邊來學習,因為父母講的永遠不是孩子想要聽的。所以我花了很多力氣,安排各行各業的好朋友來分享,他們有些是才步入社會的新鮮人,有的工作了二十多年,精彩的分組討論讓大家意猶未盡,下課後還有同學拉著講者一直問問題。

十位講者分享各行各業

我覺得講者們最珍貴的分享,其實是這個問題 :“回頭看,會做出什麼不同的選擇?” 有講者說到,當時應該選擇比較知名的學校,而不只是離家比較遠的學校。年輕人選擇大學時,很想離家越遠越好,想要趕快飛出父母屋簷下獨立出來。但後來入社會才了解,名校認識的同學、學長及老師,是一個強大的網路 network,這對日後找工作的影響很大。也有好幾位講者說到,其實當初選major並沒有想太多,只是聽爸爸媽媽的話,爸爸當工程師,所以自己也想做工程師;媽媽是醫生,所以自己也念醫;其實工作的世襲,在21世紀還是很普遍的,父母的職業也成為孩子的第一個原型prototype,因為有爸爸媽媽帶著做,比較“保險”,但這也非常侷限。而且在未來的世界,很多現有的職業會消失、很多新的職業是現在根本想不到的,所以孩子們一定要把眼界打開!有講者說,若當時她有上到今天這樣的課程,一步步認識自己,畫心智圖、做性向測驗、認識不同專業等等,可能會少走很多冤枉路,也更有智慧和勇氣,探索人生不同的可能。講者分享的 Playlist 在以下連結:

我希望孩子們在上過這次的一系列的設計思考課程之後,了解到人生是要靠自己去設計的。而實踐自己是一輩子的事,是業力和願力的結合,而這題目,又可以寫另外長長的一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