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 協作能力培育課程 — Day 3

PJ Wang
Design Thinking toolkit
4 min readJun 15, 2018

課程介紹

一系列的課程來教引導,第一、二堂為「聽」的練習,而這堂課是練習「問」,課程從「覺察」開始,讓我們把專注力放在我們想放的地方。課程的中間切入為什麼要提問、如何提問,最後也有分組的提問練習。

流程

18:40 ~ 18:50 開場

18:50 ~ 19:30 Self awareness

19:30 ~ 20:00 Check-in

20:00 ~ 20:50 Why? How?

20:50 ~ 21:00 Check-out

開場

今天的課程是由Crystal以及Thomas來教導大家,Thomas負責帶self awareness的部分,而Crystal則負責後半段的Lecture。

Self Awareness

藉由一個問題「察覺是什麼意思?」來切入主題,而有人認為是「發覺與觀察」、而有人認為是「從習以為常的生活當中去發現」,而Thomas帶了一系列的活動像是「閉起眼睛、感受一下你的大腿後側與地面接觸的感覺」、「感覺一下你的呼吸」等等。而最有趣的是讓兩兩一組,互相觀察與體驗一下對方走路的姿勢與速度。

大家因此都用自己的方式走在整個教室當中,大家也很有趣的都會逆時針的方向一起走。

Check-in

題目為「畫一張自畫像」,並且寫下兩個問題的答案

  1. 覺得自己最特別的地方在哪裡?
  2. 為什麼會在這裡?

寫好後與他人分享,並且分享的過程當中,第二個問題需要去問對方三個為什麼,藉此來順便讓學員們練習提問。

Why? How?

一開始先將問題的類型分成四種

  1. 封閉式問題:對方僅用是/不是來回答、或者可以/不可以等二選一回答。
  2. 選擇性問題:給予某些選項讓對方來回答。
  3. 開放式問題:5W1H,問題較無範圍所限。
  4. 假設性問題:如果….,假如你….等問題的開頭,已有一些假設的問題。

上面四類型的問題都都是好問題,不過以設計思考的思維會盡量都以開放式的問題做發問,因為可以得到真正使用者的想法與資料。

練習一

兩人一組,到台前抽一張提問卡,並且透過這張提問卡去詢問對方問題,提問的人需要觀察自己問的問題,屬於哪類型的問題較多,並且從中觀察回答問題的人的情緒、與面對問題時的情緒。

在第一次的練習後,Crystal才更進一步告訴大家問問題的小撇步

  • 盡量問開放式的問題
  • 問題盡量簡短、一次問一個問題
  • 保持好奇心、用心聆聽
  • 問題結束後、保持靜默

在第二次練習前,先看了一部Ted的影片14:07~16:00

練習二

在台前有多張的圖畫卡,選一張與最近的自己的事情相符的卡片,並且帶回去後給提問的人,讓他開始展開五分鐘的對話。

Check-out

每個人分享一個形容詞,形容現在的心情為何。

Key Learning

最後有去詢問Thomas對於訪談的技巧,如下

PJ: 目前最讓我納悶的問題在於,在設計思考五個步驟當中,常常在Empathize時搜集大量的資料,但Define階段時卻是自己關起門來找Need和Insight,而是到了最後Test階段才再次把使用者拉回來做驗證,因此常常會偏離使用者真正得需求,但由於受訪者請來不易,因此通常沒有多的時間在Define階段時把使用者也拉進來先驗證Need及Insight,因此希望能將Empathize以及Define兩階段同時併在一起做,但困難點在於,訪問的過程當中沒辦法快速的去尋找對方需求並且同時做驗證,想了解這方面該怎麼辦?

Thomas: 在訪談的過程當中,在表層的訪談當中去探討原因時,會帶起使用者的情緒,而是什麼原因勾起這些情緒,往往就會找到最深層的需求,因此需求是借用情緒觀察、以及問出來的。又或者可以在受訪前就先去做一些假設,而這些假設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去讓使用者符合這些假設,這些假設是隨時可以被打破的。

--

--

PJ Wang
Design Thinking toolkit

台大資工所碩畢 / 設計思考教練 / 系統思考顧問 / 資料科學家 / 新創 / 科技 + 商業 + 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