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 非暴力溝通

PJ Wang
Design Thinking toolkit
5 min readMay 24, 2018

介紹

這場工作坊教導我們如何與他人溝通,而當中重新去思考了許多層面,包含「評論和觀察」、「想法和感受」、「策略和需求」、「命令和請求」等等的差異,以及該如何有效及步驟化的與對方溝通。

關於引導

一開始先從「什麼是引導」開始切入主題:

  • 引導者鼓勵全然的參與(vs. 自我審查)
    自我審查:自己預先判斷自己的回答是否恰當
  • 引導者增進互相了解(vs. 既定立場)
  • 引導者孕育出具包容性的解決方案(vs. 非贏即輸的心態)
  • 引導者培養責任共享(vs. 依賴權威)

再來利用ORID[2]的方式,去反思教練們在帶工作坊時所遇到的問題:

  • O: Objective 客觀事實— 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 R: Reflective 感覺反應 — 感覺到了什麼
  • I: Interpretive 詮釋 — 針對R的情緒以及反應去思考背後的意義
  • D: Decisional 決定 — 付諸行動

非暴力溝通

一開始提到了一個概念「薩提爾模式」:一致性溝通姿態[1],這概念核心最重要有三塊「自我」、「他人」和「事件」,而可以從以下型態了解三者其意義為何:

  • 指責型:在乎「自我」與「事件」、不在乎「他人」;總是用否定、命令語氣
  • 討好型:在乎「他人」與「事件」、忽略「自我」;以好、答應來溝通
  • 超理智型:在乎「事件」,忽略了彼此的感受;總是在爭辯、說理
  • 打岔型:在乎「他人」、忽略「自我」與「事件」;以離題、講笑話來溝通
  • 一致型:同時照顧到「自我」、「他人」以及「事件」

兩個問題讓大家反思,進入到整個工作坊的主題核心,而非暴力溝通的流程為:

  1. 我(你)觀察到了什麼?
  2. 我(你)感受到了什麼?
  3. 哪些需要導致了這些感受?
  4. 為了改善生活,我(你)得請求是什麼?

而看似簡單的概念,但從對立面來探討可以分成

  • 觀察 vs. 評論
  • 感受 vs. 想法
  • 需求 vs. 策略
  • 請求 vs. 命令

觀察和評論

人們在聽到評論、批評是會開始產生抗拒的心理,表達言過其實也會讓對方產生反感,不願做出友善回應,因此利用觀察去代替評論。

觀察:感官直接體會到的,正在發生事情,例如:看到、聽到

評論:觀察所引發的聯想與看法

上面練習題大家的區分為「評論、評論、觀察、評論、評論、觀察、評論」,而當中比較爭議的為「你又在玩手機」,有些許人認為若改成「我又在玩手機」是否會變成「觀察」呢?

而Vincent則認為用到「又」、「經常」會屬於評論的層面,而「我又在玩手機」的感覺會蠻像「我又失敗了」,所以也會歸類在「評論」的層面。

感受和想法

而第二個步驟「感受」,我們需要先了解哪些是客觀的感受,哪些又是我們自己本身的想法,並且「想法」可以很多種、也可以騙人,但「感受」是騙不了人的,而若要區分兩者,接近的區分為:

感受:當下的感官、心理的情緒

想法:事件發生後,用另一種方法去詮釋情緒時

上述練習題的大家區分為:「想法、想法、感受、想法、感受、想法、想法、想法、想法」

需求和策略

這邊的需求會定義他是正面的需求,而區分需求與策略為:

需求:人類普遍共同需要的

策略:滿足需求的方法,通常是複數的

請求和命令

請求的目的讓彼此都更美好,而請求的原則為

  • 具體、當下(目前)、可行的
  • 清楚「要什麼」、而非「不要什麼」
  • 開放接受「不」;作為進一步對話的機會
  • 持續尋找連結和了解,允許額外的策略來滿足更多的需求

結論

Vincent講的東西很深,並不會直接給予答案,而是透過一種較感性的層面去敘述,而這堂非暴力溝通確實會給予極大的幫助,而當中也有我們常常犯的許多錯誤包含「評論」、「命令」等等。

在課堂當中也有提到幾個問題像是

  • 對方並不曉得自己「為何難過」,因此無法解決對方的需求!
    > 這時候可以透過揣測的方式,去猜想對方的需求
  • 在請求的階段時,對方有可能會再一次堅持自己的需求
    > 可以再退回需求層面、並且先肯定對方,讓對方知道自己已經瞭解對方的需求,再一次的去講述自己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一致性的溝通姿態

[2] ORID

--

--

PJ Wang
Design Thinking toolkit

台大資工所碩畢 / 設計思考教練 / 系統思考顧問 / 資料科學家 / 新創 / 科技 + 商業 + 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