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京都 — 對文化的堅持

Mark Huang
設計書籤DesignBookMark
7 min readDec 29, 2018

在離職後,索性安排了人生第一次的國外旅遊,除了地點和經濟的考量外,如果要說什麼更膚淺的理由,就是多年前看了《迷宮的十字路》這篇實景探勘的旅遊文章吧。

京都,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有著自己的堅持與驕傲維繫著一切,在商業化與傳統文化之間取得平衡,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但持續成長的旅客量也漸漸造成影響,首當其衝便是垃圾問題,乾淨的街道開始擺上垃圾桶(日本大部分的街道上,是不會需要垃圾桶的,日本人的自制力在街道上充分顯現),但即使擺上垃圾桶在熱門景點也是供不應求,這便是京都現在面臨的問題。

看其他照片 👉Nice to Meet Kyoto
從清水寺 俯瞰 京都

即便如此,京都依然是直得驕傲的城市,傳統建築的保存上尤其顯著,將商業區與觀光景點做區隔,而不是大張旗鼓允許百貨公司、飯店旅館、公寓等各式大樓比鄰而居,盡可能維持觀光區域的一致性,在顯著的利益面前長年以來堅持著,實屬不易。 詳細規範可以參考以下設計發浪所做的整理

反觀我國的觀光困境,除了普遍人民對自身文化古蹟保存的忽視,政府往往也未能洞見其對觀光產業的吸引力,每每與地主、開發商等短期利益妥協,切斷了與自身歷史脈絡的連結(自燃現象),有時甚至捨棄重要的自然生態,轉而向外國取經,各縣市爭先恐後複製其模式,以致觀光景點漸漸變得單一。

在發展觀光這條路上,在這幾年來,我們似乎越走越狹隘,除了美食、友善的人之外,我們還剩下什麼文化觀光景點?那些複製出來的景點,在初期台灣人是非常買單的,滿足了無法出國遊玩的民眾,在從眾效應上也常常引發大排長龍的盛況,媒體爭相報導,也讓我們迷失在複製成功的假象當中。

一次性景點缺乏特色,國際宣傳又只有買廣告台灣在歷史上歷經了葡、西、荷、日統治以及美援的影響,融合自有的原、閩、客及外省與新住民文化,不但保存了傳統中華文化,也不斷在創新。台灣觀光最大的資產與優勢是「台灣文化」建議政府與業界從文化面切入,包裝設計出不同主題遊行程,爭取深度旅遊及產值高、含金量的客層。這都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原因。台灣觀光景點一窩瘋模仿,浪費觀光資源與地方預算。實不足取。君不見台灣在短短三年內,已有80座「彩繪村」,13座「天空步道」,四座「玻璃教堂」這現象對發展台灣觀光景點可看性,絕對是種扼殺。- 關鍵評論:台灣觀光產業的核心問題,不是太貴而是「太便宜」

推薦大家用輕鬆的角度觀看看博恩談台灣觀光

【博恩夜夜秀】欸!台灣觀光

風潮過後還剩下什麼?一窩蜂的台灣遊客散去,外國觀光客面對這些他國觀光景點的複製品(次級品)也不一定買帳。 不只是政策層面,旅遊業者也應該思考只因初期開放的團客紅利,紛紛將大量資源投入,好似前程似錦,殊不知這並非常態。在熱潮過後,旅客的對觀光品質追求提升,業者卻沒有辦法提出因應的旅遊服務(遊程、品質、價格等等),才會導致國內旅遊業供過於求的慘況。甚至此時又要和政府哭天喊地,吵著各種問題,卻鮮少檢討自己的商業策略;而政府為了平息民意(賺取未來選票)只好提出各種短期補助方案(暖冬旅遊方案),而不是提供長期的產業輔導幫助業者提升旅遊服務,協助完成產業轉型。

我想觀光的發展,是需要長遠的思考,僅滿足國內需求的觀光政策是遠遠不夠的,打造在地的觀光景點需要長期發展,絕非一蹴可及,人民與政府需要取得共識與長期的合作才有其可能,不是依任期內的成果為依據進行發展,好的觀光政策更需要經的起政黨輪替的考驗,確保執行不會受阻甚至中斷,才有可能真正打造一個讓國民驕傲、國外光觀客也印象深刻的台灣。

我過去對於旅遊是很無感的,仔細思考我的人生大概有八成的時間剖析已接觸過的事物,而探索新事物的比例大概佔二成,總是認為生活還有許多值得深究的事,沒有得出個所以然誓不罷休。但此趟旅程確實讓我改觀了一些,但也僅此一些。

例如:日本的街道為什麼這麼乾淨,回來之後至今我依然在思考這個問題

相較人擠人的景點,我花更喜歡探索日本街道
日本並不是為了環境整潔才不設置垃圾桶,而是因為 1995 年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政府為了避免垃圾桶會成為設置毒氣或炸彈的地點,決定撤除在公共場合的所有垃圾桶。日本街道上有沒有垃圾桶跟他們的街道乾不乾淨其實並沒有直接關係,要說的話,日本人的習慣跟觀念,才是造成日本街道乾淨的主要原因。- 換日線「你知道為什麼日本會那麼乾淨嗎?」從設置垃圾桶反思的國際觀
以上這篇文章整理了五大重點:1. 親力親為維護公共區域的整潔,而非總是寄望他人
2. 日本人的群體思考所延伸出的環境美化意識
3. 嚴守垃圾分類規定的日本人
4. 國土相對狹小的日本人對於垃圾的責任感
5. 以團體為單位進行的環境美化志工活動

我認為還是教育和習慣養成,回想起我的求學階段,打掃這件事大多數人都覺得過過場就行了(能偷懶就偷懶),曾任幾次衛生股長的我也不好說什麼,而對於能夠配合的同學們,我是非常感激的。🙇‍♂️🙇‍♂️🙇‍♂️

那是否有朝一日也可以像日本一樣?我們該從何著手?先從隨手撿垃圾開始吧!這也讓我回想起《山崎亮:社區設計》這本書內提到

一個人能做的事,明天即可開始動手。
十個人能做的事,首先從建立團隊開始。
一百個人能做的事或一千個人能做的事,便需要與行政單位合作進行。
不必凡事依靠行政單位,先從自己能力所及之事著手;
實在無能為力時,再與行政單位配合。
P144 社區設計-牽起人際網絡的工作

但如果別人問我下次出國想去哪?我還是會回答京都,因為我想再去看看京都的街道。

參考資料

【心得】跟著柯南遊京都!劇場版「迷宮的十字路」實景探勘全紀錄!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 京都市屋外廣告物條例・規則・告示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 市長賞範例

遊客塞爆公車連當地人都”拒搭” 日本京都遊客”不受控”居民好無奈

【博恩夜夜秀】欸!台灣觀光

「你知道為什麼日本會那麼乾淨嗎?」從設置垃圾桶反思的國際觀

.關鍵評論 - 看看日本想想台灣:敗在官方心態的台灣觀光

.關鍵評論 - 台灣觀光產業的核心問題,不是太貴而是「太便宜」

其他照片

--

--

Mark Huang
設計書籤DesignBookMark

UI/UX Designer。Being not only receptive to change but initiating change. ║ 🔍探討生活、視剖析因果為人生之必要║ Follow me 📷 Instagram@chieming77║ 📮 mark.huang101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