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的方式 Ways of Seeing

觀看先於語言,卻常忽略文化、經驗等因素也影響著觀點

Mark Huang
設計書籤DesignBookMark
17 min readOct 19, 2018

--

過去進行介面設計時,我總是問自己:「使用者是如何觀看?觀看這件事能否進行解構」最後在某次心智薄弱時以了解使用者為由(敗家為實)購入此書,然而真正體會此書的奧妙卻是最近的事:

書中雖然主要講述「如何觀看藝術、繪畫的方式」,但我認為同樣適合思考在這資訊(圖、文、影音)爆炸的時代,我們該如何選擇觀看的方式。

作者約翰・伯格(John Berger),英格蘭藝術評論家,小說家,畫家和詩人,在去年辭世,享年90歲。我想這正是為什麼當時能在推薦書單上接觸此書的緣由,與此書的緣分是「不幸中的大幸嗎?」我不敢斷言,畢竟我們永遠無法揣測面對生命的盡頭是什麼樣的感覺,也許並非不幸;但至少對我來說閱讀此書是幸運的。

本書初版於1972年,以BBC的同名電視影片(任意門🚪)為基礎加以延伸,是所有談論藝術的書籍中,最發人深省也最具影響力的經典作品,直到今日,其啟發讀者如何觀看藝術作品的入門地位依然不變。(節錄書封簡介)

觀看先於言語。孩童先會觀看和辨識,接著才會說話。

在討論藝術之前,作者先提到我們習以為常的「觀看」是什麼?在學會使用文字或言語來向他人描述所看見的、經歷過的事物時,是否能夠還原事實,亦或是夾雜著自己的觀點和感受。

「觀看」可以說是與身俱來的,起初我們看就什麼就是什麼,但是為了與他人溝通,我們學會辨識和語言來建立關係(確認關係),這時我們腦中便組成了一套與他人交流的系統,而且會持續更新(理論上)以確保達成目的。

不過觀看先於語言還有另一種含義。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周遭世界中;我們用言語解釋這個世界,但言語永遠無法還原事實;世界包圍著我們。我們看到的世界與我們知道的世界,兩者間的關係從未確定。-p10
...
戀人的目光就是一切,再多的言語與擁抱,都比不上戀人的凝視。
...
我們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本身;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p11
...
對話往往是試圖用言語來說明這種交流,試圖用隱喻或直白的方式來解釋「你是如何觀看事物」,以及試圖弄清楚「他是怎麼觀看事物」-p12

關於語言,這裡不得不推坑電影:《異星入境 Arrival》和 超級歪的電影解析,以下節錄劇情中的對話為例:為理解外星人的圖像文字,即使觀看同一圖像,因為比擬的方式不同也能產生解讀分歧。

Louise Banks :
Let’s say that I taught them Chess instead of English.
Every conversation would be a game.
Every idea expressed through opposition, victory, defeat.
You see the problem? If all I ever gave you was a hammer…
Colonel Weber : Everything’s a nail.
七足類使用的圖像文字

我們的知識和信仰會影響我們觀看的方式。

經過教育、文化、生活經驗等洗禮,我們觀看的方式變得複雜,以致「觸景生情」這類的情形發生,而且再使用文字、語言轉述後,起初觀看的事物便不再純粹。所以眼見為憑,也無法完整陳述事實。「言語」與「觀看」始終是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許多作品就是在談論此一現象。

這不是煙斗
「眼睛看見的,不一定是真實。」超現實主義大師 — 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在這幅作品裡,馬格利特繪出了一支煙斗,卻在底下寫上文字(這不是煙斗)進而否定它,但,我們無法反駁他說的不是事實,因為畫中的煙斗並不能拿來使用,於是,在圖像形貌、跟它究竟是否真能代表物件本身,兩者之間產生了有趣矛盾。這幅畫從哲學概念出發,成為馬格利特最具代表的創作之一。 原文連結: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為了記錄,我們製造影像。從過去繪畫藝術 ——到攝影普及的現在皆然。

人之所以製造影像,最初是為了像變魔術一般讓已經消失的某樣事物重新顯現。然而同時也紀錄創作者的狀態,將心境藏入作品之中。

影像可以讓我們直接看到某些人物在過去某段時間身處的那個世界,這是任何過去的遺物或文本所無法比擬的。在這方面,影像比文字更精準,也更豐富。這麼說,並不是要把影像視為單純的證據紀錄,抹煞其中的藝術表現性與藝術想像力;事實上越是具有想像力的作品,越容易讓我們深入其中,分享藝術家所經驗到的那個可見世界。-p14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藝術中隱藏的權力遊戲

當影像以藝術品的方式呈現時,我們觀看它的方式,就會受到我們所學習到的一整套藝術看法的影響。包含:美、真實、天才、文明、形式、地位、品味等等。

但其中許多觀點已式微,他無法反映現今的世界。所以我們總能在作品旁看到許多辭藻華美註解,然而這些註解與評論有許多不是創作者的本意,甚至有可能被曲解。但大多逝去的創作者已無法為自己辯護,尚存的也可能無力與之抗衡。這也正是藝術總處高堂之上的原因。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但事實真相只有親歷者才知道。History is always written by the victor and the histories of the losing parties belong to the shrinking circle of those who were there.-Joachim Peiper

文藝復興源於富裕階層的商人,得以蓬勃發展;但也必須受制於商人,更多的藝術創作淪為上層階級炫富的工具。還記得曾在蔣勳老師談紅樓夢的過程中也提到:古董商人是最能察覺家族興衰的行業(得勢時收購,失勢則變賣)如今皆然。

對於藝術的誤解,也使得美術館、博物館等場所產生距離感,普遍認為展示的產物(藝術名作、古物、真跡等)有著難以估量的價值,畏而遠之。書中引用的研究( 美術館觀眾的社會學調查與分析)也揭示了:「相較於過去,現在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展覽等已是最容易接觸『文化資產』的方式,但有介於自我認同(覺得那是特權階級、有學識之人才會去的地方)反而將自己排除在外,著實可惜。

歷史總是不斷在建構現在與過去的關係。於是,因為恐懼現在,所以把過去也給神秘化。過去不是供我們在其中生活;過去是一口水井,我們從中汲取結論,以便採取行動。
...
誰能從這樣的抽離中獲利呢?說到底,之所以要把過去的藝術神秘化,是因為有一小群特權份子企圖發明一種歷史,這種歷史可以從回顧的角度把統治階級的角色合理化,而這種合理化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是站不住腳的。所以,把過去的藝術神秘化是不可避免的。-p15

觀看原作產生的感動,其實並不單純

過去原作的價值,來自他的唯一性:除了作品本身更包括他所處的空間。

攝影技術發明,當藝術創作可以被複製後,知名大師的作品我們接觸到他的第一眼,大多在生活之中:電視、電影、廣告、書籍、報章雜誌、甚至紀念品明信片等等。如果哪天有幸我們能一睹真跡,我們觀看所產生的感動,也許只是優越感(因為只有我看過原作和一般人看見的複製品不同),並非因為理解這個作品。

我們再也體會不到它以獨一無二的影像出現在某人面前的那種感動;他的首要意義再也不是來自他說了什麼,而是來自它是什麼-p26

藝術品的價值(value),更多是來自他的價值(price)-p30

這應該是近期普遍有感的事,英國街頭塗鴉藝術家 Banksy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自毀作品一事便能感受到其中的尷尬,多半是感受到一幅要價四千多萬的作品就這樣毀了,比喻地貼切點就是「鈔票引火自焚」的感覺吧。

但事後蘇富比也將此事昇華為行為藝術的一部分,宛如對過去掌權者對藝術的態度:「為了確保其價值(price),必須提出一套說詞向世人說明他的價值(value)」。

當初得標的女收藏家,最後仍決定買下畫作,這項作品也創紀錄成為史上首件在拍賣會上「現場創作」的藝術品,也為此事劃下句點。隨後 Banksy 在個人 Instagram 上貼出一段「新作介紹」,畫面中一名帽T男將碎紙機安裝在畫框上,並用手機記錄整個拍賣會現場的片段,並引用畢卡索(Picasso)的名言:「對於破壞的嚮往,同時也是一種對創造嚮往。 (The urge to destroy is also a creative urge)原文引用自:VOGUE Culture

影像的意義是取決於你會在它前後看到哪些東西。

在作品旁的註解引導我們感受,而不是讓正在觀看的我們產生各自的感受,也正是因此能確保作品產生共鳴,進而取得它的價值。

書中以梵谷的名畫《麥田群鴉》為例,大家先感受一下,別急著往下滑

加上註解後

這是梵谷自殺之前所畫的最後一件作品
我們很難明確指出這段文字如何改變了這幅影像,然而他們確實造成了改變。如今這幅影像是用來說明這段文字。-p36

男人行動,女人表現。男人注視女人。女人看自己被男人注視。

在西洋畫中以女性為題材的作品非常多,而裸體畫尤勝。過去只認為是富人的收藏品,並沒有察覺其隱含的性別刻板印象;這類藝術品同樣也作為權力遊戲的延伸,目的是為了鞏固父權主義的社會以及對女性的支配。

從她還是個小女娃的時候,他就學會了時時打量自己,而且相信這麼做是應該的。
於是,女性認為,女性的身份就是由審視者與被審視者這兩個對立的自我所構成。
...
別人眼中的她,取代了她對自己的感覺。-p57
《蘇珊娜與老人》丁托列多 Tintoretto
當繪畫傳統逐漸世俗化,可以表現裸體的主題也越來越多。然而在所有的裸體畫中,畫家都暗示了畫中主角(一個女人)知道有個觀眾正在看她。他不是以他原來的樣子赤裸。
他是以旁觀者看他的樣子赤裸。
旁觀者眼中的赤裸,往往才是這類畫作真正的主調。-p61
《虛榮》(vanity),曼林(Memling,1435–1494)
鏡子往往用來象徵女性的虛榮。然而這類教誨大多是偽善的。你因為愛看裸女而畫裸女,你在她手上放了一面鏡子,然後把這幅畫題名為《虛榮》,藉此對這名女子提出道德譴責,雖然你剛剛才從描繪她的赤裸中得到滿足。鏡子的真正功能是讓女性成為共犯,和男人一樣,首先把她自己當成一種景觀。-p63

至今我們仍深受其害,近期從Bump 男人幫事件也正是如此,我們是否能夠改變觀看的方式,創造更多的可能、包容每個人的選擇。

為什麼直到現在,仍會有人打著「女生要好好保護自己」的旗幟,來限制女性表達情慾的自由?如果不願社會有更多性侵案件發生,為什麼該「教育」的會是受害者,而不是「教育」加害者?我們想要對這個社會說:
「我的身體我驕傲,我的情慾我作主,I am proud to be myself!」
原文引用自:女人迷《聽讀者說| Bump 男人幫,性慾不是男性的專利!

當你買下一幅畫作,你同時也買下它所再現的物品模樣。-p101

過去藝術不只作為權力象徵,同時作為資產證明。現今網路社群各種旅遊、美食、美景、奢侈品等等的照片也不遑多讓,只是沒有意識到這也是藝術創作的一部份:「當我們拍下一張照片,同時也在未來再現過去的模樣,不只物品更包括經歷。」我們分享美好也進行自我資產的盤點,藉此確認自己的地位屬於哪個階級、族群甚至意識形態。(試圖為自己貼上標籤)

人們常說,畫框中的油畫宛如一扇開向真實世界的想像之窗。
...
假使我們把歐洲油畫當做一個文化整體來研究,而且把它所宣稱的自我形象擺到一邊,那麼它看起來比較不像是開向現實世界的鑲框窗戶,而像是嵌在牆壁裡的保險箱,裡面存放著世界的景象-p132
大衛·特尼爾茲《 Archduke Leopold Wilhelm in his gallery in Brussels
Google search:Falling Stars Challenge

本質上,廣告是鄉愁懷舊的。它必須把過去賣給未來。

充斥各式廣告的生活,真實的、虛擬的、商業的、政治的(近期更為張狂)也包含不實的;過去我們「主動觀看」,現在更多的是「被動接收」(被Gank,這個描述更為貼切)再者提交個人數據,經由大數據運算後,效果更為顯著。

廣告影像從不談論現在。它們常常指涉過去,而且永遠訴說著未來。-p154
...
廣告不只是一推彼此競爭的訊息:廣告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永遠用來傳達同一項提案。
...
它唯一的提案是:要我們每個人用購買夠多東西來改變我們自己或我們的生活。
...
它告訴我們:買越多我們就越富有——雖然我們在花錢之後會變得更窮。p-156

廣告就是製造魅力的過程。

談回藝術與廣告的關係,除了我們常看到的借鑑,在表象背後的意義也有幾分相似。(看更多範例

馬奈 Edouard Manet 《草地上的午餐》& Dior ‘Secret Garden 2 Versailles’ Fall Winter 2013

過去富裕階級請藝術家為其創作,除「保存以及再現自己的資產」之外,便是藉由炫耀確立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地位,在這裡畫中的「人物表情」就很重要了,畫中的主人(資產擁有者)鮮少與觀眾對視,他們的目光注視著自己的資產(畫中的人、物、景色),即使視線朝向觀眾,也是以極其冷漠的眼神與高傲的姿態表現,來凸顯自己的高不可攀。

現在我們看看廣告上的model也總是如此,它訴說著擁有這些資產(美貌、體態、商品)的我產生的魅力,你們永遠無法企及。(直到你也擁有)

油畫最初就是對於私有財產的一種禮讚。做為一種藝術形式,它是從「你有什麼你就是什麼」這個原則衍生出來的。
...
認為廣告取代了歐洲文藝復興以後的視覺藝術,那是錯誤的想法;廣告是這個藝術的迴光返照。
...
令人羨慕確認了你的魅力,但這種確認是寂寞的。因為他靠的正式不跟那些羨慕你的人分享你的經驗。
...
廣告先是偷走了他對自己的喜愛 —— 現在的自己 —— 然後再以產品的價格賣還給他。-p159

但有一點不同,過去藝術服務「觀眾 ——擁有者」,他們藉由畫作確認已享有的資產;但廣告服務「觀眾——購買者」,他們告訴你尚未擁有的資產,使你對現狀萌生不滿,而廣告提供你可以改善現狀的選擇。(買下去就對了)

油畫訴求的對象是那些已經在市場上賺到錢的人。廣告瞄準的目標則是構成市場的那些人,這些「觀眾——購買者」同時也是「消費者—製造者」,廣告從這些人身上剝了兩次皮——他們先是以工人的身份為廣告創造利益,然後以購買者的角色又奉獻了一次。唯一能稍微擺脫廣告的地方,是少數的豪門巨富;他們的錢永遠擱在自己的口袋裡。-p170

廣告的主要作用不是針對現實世界,而是瞄準白日夢。

廣告描述了一個美好的未來,但如果那個未來太過遙遠會顯得不真實,要說一個令人信服的虛構故事,必須涵蓋一部份的真實(tell the truth),讓觀眾將自己帶入角色與情境中而模糊了虛實的分界,構築了通往美好未來的橋樑。(但是抵達與否,廣告不用負責)

廣告是資本主義文化的生命——少了廣告,資本主義根本無法生存——同時也是它的夢想。
...
如今,在先進國家中,則是藉由灌輸大眾錯誤的標準,讓他們分不清什麼是真正值得嚮往的東西。-p183

總結

本書的文字量並不多,在寫完這篇心得之前,實際閱讀時數可能只佔了三成,更多是延伸思考的部分,細數過往受過的教育、文化、生活經驗等,不免覺得過於片面,逆來順受至今的我,終於迎來自己的叛逆期。

要用什麼眼光看世界,是單選題,還是申論題

我們常聽人說要學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其意圖就是使人放下既有的身份、成見去觀看;但回過頭觀看自己的成長經歷,不免感到些許矛盾。

起初我們看見什麼說什麼,成為大人眼中的「童言無忌」,長大一點不學乖還會被說「叛逆」,在過程中只好慢慢抹去自己的觀點,然後成為符合這個世界的模樣,最後出社會要提醒自己「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只是這時又有多少人誰敢說實話。

一切關乎選擇,以及包容他人的選擇

我們必須認知所有的文化、傳統價值觀都只是眾多選擇中的一個,價值觀的選擇從來不是單選題(雖然教育制度試圖把選項變得單一),但現在我們可以「主動」從多方取得我們需要的知識、正確的資訊、保持批判性思考,進而捍衛自己選擇的權力。

後記(持續更新)

2018/10/26 我們該如何突破已知的「美」、「體面」與「社會觀感」

柯文哲聊「美學」又失言:台灣女生不化妝直接「上街嚇人」事件與素顏又怎樣?南韓女性「掙脫束衣」運動延燒兩者間的端倪討論。

在閱讀觀看的方式後,更能夠感受其矛盾,我們既無法否認對「帥哥/美女」的喜愛以及其帶來的優勢,卻也察覺可能造成刻板印象的僵化;在這個約定俗成的情況下,遵從常規(follow the rules) 是相對容易的生存方式,那我們該如何打破現況呢?

我認為還是先從「認識更多選擇」與「包容他人的選擇」開始吧,回想關於婚姻平權的議題延續至今能夠普遍被接受(也許還沒,但應該快了)也是如此,因為有一群人懷抱著理想(與對抗他人異樣的眼光)持續努力耕耘與溝通才能有今天,不是嗎?

《進擊的巨人》裡調查兵團起初也是不被看好的一群人呢(BGM想起)獻上你的心臟吧!繼續前進吧!

志祺七七 - 社會觀感很重要?「觀感不佳」是限制他人行為的好理由嗎
Emma Watson at the HeForShe Campaign 2014
性感照被批顛覆女權形象 艾瑪: 與胸部有何關係?
Why I am not a “feminist”? 為什麼我不支持女權? — 從Dangal看性別平等

推薦觀看

--

--

Mark Huang
設計書籤DesignBookMark

UI/UX Designer。Being not only receptive to change but initiating change. ║ 🔍探討生活、視剖析因果為人生之必要║ Follow me 📷 Instagram@chieming77║ 📮 mark.huang101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