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如何使用敏捷設計面對「未知」 | 探索自己的不知道

設計丸編輯室
設計丸物製
Published in
Feb 14, 2023
敏捷設計 / image made by midjourney

設計丸,前言

未知,作為好奇的入口。設計師在面對未知的心流,逐漸被賦予成為不同領域的引航員,並非說設計師的職業是有多麽獨特。尤其面對商業上的探索,設計師身處於掌握視覺工具與科技邊際的角色,同時還能處理不同邊際團隊的資源。未知的關鍵字,使設計師有著各種機會去穿透不同領域的奇點。

✍ ✍ ✍ 設計丸 線上商談室 → https://portaly.cc/designforu

⎯⎯⎯⎯⎯⎯⎯⎯⎯⎯⎯⎯⎯⎯⎯⎯⎯⎯⎯⎯⎯⎯⎯⎯⎯⎯⎯⎯⎯⎯⎯⎯⎯⎯⎯⎯⎯⎯⎯⎯⎯⎯⎯⎯⎯⎯⎯⎯⎯⎯⎯⎯⎯⎯⎯⎯

🌲 引言,未知是一片森林

做專案最有趣的是經常會碰到很多「未知」 ,綜合來說粗略可分成為:商業上、產品上、以及設計師自己的不知道。

其中,較令人覺得在意的是,設計師自己的不知道
因為這份不知道會隨著經開發階段產生不同的微妙經驗,必須經由案件孵化的過程中,我們才能逐漸識得或回顧哪些是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在專案路上,偶遇不知道的事情是必經之路,不論成份是多或少,重點在於我們如何辨識它們進而學習與洞察

設計師如何面對未知?在專案上又該如何應對?

以下分享我們的看法:

🎈 「未知」充滿不確定?

未知領域:商業、產品、團隊自己的不知道
Photo by Gabriel on Unsplash

工作上開啟專案時,處於前期的我們經常急需導航的心流。

那份導航內容實際上需要些什麼?不外乎是,設計師想掌握確定的專案方向,然後展開各種會議與討論,可能也要訪談到利害關係人的需求詳情,接著獲得已確定後的相關資訊,設計師才會有能力去判讀後續的執行方向。

依據以上簡易情境,我們濃縮流程得知:➀ 確定資訊 → ➁ 判斷需求 → ➂ 執行方向

透過濃縮後的三步驟過程裡,設計師可取得很多資訊,但從魔鬼細節中我們會發現:「確定資訊」的過程充滿很多陷阱。

首先,為什麼我們需要「確定」這個動作?

仔細探究背後原因會逐漸浮現;比如設計師想從對方(需求端)身上,得到確定的資料、材料、以及承諾。因為有了資料,設計師才能解析與運用,有了材料,設計師才能產生創意與變化。而且,最棒的事情叫做承諾,對方確認了某項核心想法,設計師往下執行工作才不會踩雷。

事情真如我們所想會這麼順利嗎?

🔑 原來,「確定」是工作的安全感來源。

我們站在安全感的視角上,重新梳理出「確定」的洞察。

  1. 確定,不是執行的終點。
  2. 確定,僅是階段性承諾。
  3. 確定前,可以先確認。

設計師的工作會持續獲取資訊,以進行各項工作片段,可是接收資訊並非確定需求的終點。

因為設計師會針對每項需求,鍛鍊出思考和推敲能力。因為每個確定需求,僅是專案建立的過程,所以設計師需要的不是正確答案。實際上是要建立出良好的工作流程,用來辨識執行方向、判斷風險評估,產生確認的過程,不是確定的終點。

最重要的事:工作流程 = 專業資產。

設計師即使不斷地擴充專業知識和領域經驗,在專案初期仍會充斥未知因素和潛在風險的困擾。因此,設計師要善用提問框架的思維來解決問題。慣性依賴已確定資訊去執行專案,必定會長期伴隨著不安感。

若透過提問框架,設計師產出的思考句型會像是:我們可以多做些____,好讓我們可以獲得____,進一步產出____。

我們建議讓設計師盡情使用框架思維面對目標,而非糾結現況與確定的答案上。

敏捷設計, 工作流程的應變能力
敏捷設計, 工作流程的應變能力 / image made by 設計丸

⛳ 從「未知」提取自己的能力

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大多數時刻,我們都遺忘自己具有學習能力。

➀ 面對「未知」,設計師應學習如何建立規則。
規則可以是工作原則,例如:設計師參與專案啟動時,可以嘗試設定自己的參與方式和自我注意事項。

➁ 進入專案內後,設計師可藉由觀察和提問來進行自我學習。
例如:學習的動機為何、是用什麼方法以及學習成果是否可應用於工作等。有時,最好的起點是由一個人開始於團隊自主分享,成為學習上的影響力中心。

➂ 尋找問題的起點,就是從「未知」中學習。
從專案到自我學習的過程,是需要練習與「未知」相處。在工作過程中,「未知」可能隨時充滿「確認的時刻」。設計師通過確認,更能探測未知事件、未知領域、以及未知的邊界。

敏捷設計,你不知道的邊界感
敏捷設計,你不知道的邊界感 / image made by 設計丸

📌 工作上拋掉「確定」吧,開始去嘗試「確認」工作的邊際感。

設計師需清楚定位自己的工作領域,並確立與此領域以外的區隔,更好應對未知的挑戰。

關於「未知」的情境:

  1. 未可能超過自身既有的經驗法則。
  2. 可能偽裝成自己以為知道的事情中。
  3. 不用辨識它而是消化成自己的不知道。

在設計師常態的經驗中,工作關鍵是在累積專業知識&產業經驗,這兩項是推動進步的核心因素。而每個不同專案裡都可能提供獨特的挑戰,設計師需依附先前經驗和所得知識來解決不同挑戰。真正地通過探索未知的過程,設計師才能持續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產業經驗。

「未知」是用來增進我們的未來能力。

設計師如何面對未知,需要與兩件事情相處:一是心態的彈性調適、二是迎接不確定性。

我們認為面對未知,是可藉由學習產出具體脈絡的思考過程。但設計師如何結構化的第一步仍是:當面對具體問題時,該如何設定框架與如何設定工作流程,設計師必須先有了這些底層思考,未來才能有進一步優化自己的可能性。

↓↓↓↓↓↓↓↓↓↓↓↓↓↓↓↓↓↓↓↓

↓↓↓↓↓↓↓↓↓↓↓↓↓↓↓↓↓↓↓↓

設計丸,提供設計顧問、專案執行、教育訓練等服務項目。
線上諮詢 → https://goolink.cc/designservice

想詢問文章內的任何問題,或有興趣的議題找不到人討論?
歡迎與我們交流 → design.foruuu@gmail.com

--

--

設計丸編輯室
設計丸物製

設計丸使用敏捷設計的方法&概念,製造匯集專家經驗與設計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