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設計不可不知:十大印刷後加工分享!(上集)

Hsuan.C
D.Dailyact
Published in
5 min readApr 13, 2020

--

雖然現在社交行為逐漸數位化,但身為上班族的我們,還是會需要名片的存在。在交換名片的過程中,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曾有過「為什麼別人的名片都比較美!?」的想法呢?

這次想介紹的是十個名片常見的印刷加工的方法,告訴你名片設計不可不知道的十個後加工術,總共會分成上下兩集。快來運用這些加工術,偷偷提升自己的名片質感吧!

【局部上光】

圖片來源:

局部上光算是名片印刷入門款!印象中,小時候跑影印店都會有名片局部上光的服務~

通常局部上光會選用霧面或粗糙的紙材,這樣能更凸顯整體材質、顏色的不同,讓名片更有層次,所以被廣泛運用!

【燙印】

已非設計專業的人來說,比上膜更進階的,我想應該就是燙印了吧!最常見到的燙印加工「燙金、燙銀」,因為富有金屬光澤,常被用來表現高級、尊貴、專業的感覺。但其實燙印不止金色、銀色唷!

燙印有許多不同的顏色(或質感)可以選擇,而用來燙印的材質稱為箔。如果你到服務比較多元的印刷店,可以問他們有沒有「箔樣」可以參考,而這些箔大致上可分成「金屬箔、色箔、雷射箔」。

金屬箔,圖片來源:

金銀箔常用來表現高級感的設計,當我們在製作名片時,金屬色與紙材的顏色搭配也是提升質感的細節之一!

色箔,圖片來源:

色箔近幾年常被台灣的設計師拿來加入設計中,以名片來說,如果我們挑了一張有色紙材(特別是深色紙),那就非常推薦使用色箔,解決印刷在有色紙材上成色不佳的情況。

雷射箔,圖片來源:

花樣豐富的雷射箔常被用在風格活潑、強烈的設計上,若要表現特殊風格的設計,絕對可以使用看看雷射箔,蹦出新滋味!

【打凹&打凸】

打凹凸用於印刷當中,是非常好呈現設計質感的加工方式。他可以配合油墨的顏色、紙材的質感去做造型變化,或者是設計重點強調。

不論是純打凹凸或在印刷圖樣上的打凹凸,都能讓拿到名片的人感受到滿滿的細節與誠意!搭配得宜的話,會讓人想多留意兩眼甚至是收藏呢!

打凹,圖片來源:

因為價格的關係,打凹比打凸更常見到,原因是打凹只需製作一片金屬版,而打凸需要製作兩片(加工的原理以後再寫一篇文章來說好了~)。我自己也非常喜歡打凹這個工法,原因是打凹會因為面積、圖樣、深淺的不同,而給人不同的感受,簡單說我覺得就是一個風格包容力很強的工法啦!

打凸正背面示意,圖片來源:

打凸相對來說沒有打凹那麼實用,因為當名片正面打凸時,背面就會凹進去,所以在資訊呈現上,背面可能就無法使用了。當然也有很多設計師會利用這一點,去做出富有巧思的設計。另外,我自己個人觀察,打凸比起打凹,更能呈現細緻優雅的高級感!文藝氣息也比較濃厚,如果名片是想要比較斯文優雅的感覺,也許可以嘗試打凸名片唷!

【導圓角】

導圓角,圖片來源:

如果我們想讓名片看起來比較活潑、比一般的名片有巧思一些,可以考慮導圓角的做法唷!而他顧名思義就是將名片四角削圓,一般來說,印刷廠會將名片放入導圓角器中裁型,有些印刷廠還能選擇圓角弧度呢!

【軋型】

軋型,圖片來源:

當品牌個性非常獨樹一格或想做出非常吸引眼球的名片時,軋型絕對是能快速抓住大家視線的做法。

那什麼是軋型呢?說白話一點,就是造型裁紙唷!很多創意名片會使用軋型做造型上的轉換,進而讓名片達到跟客戶「互動」的效果。例如:做成相機造型的名片,在觀景窗出用軋型開了一個方形的洞;或是麵包店名片做成烤土司的形狀。

透過改變形狀的方式,讓名片更加有趣,也是提升質感的方法之一!

上集先介紹了五種加工術:局部上光、燙印、打凹打凸、導圓角、軋型。設計師在製作名片時,也時常透過這幾種方式搭配排版,去設計出獨特的名片(或是其他印刷物)。

下集則會介紹一些比較少在名片上看到的加工方法,因為比較少人製作,所以如果名片上用了的話,收到的人一定會很印象深刻!那麼就盡請期待囉~

#印刷 #印刷筆記 #後加工 #印刷加工 #燙金 #打凹 #打凸 #軋型 #局部上光 #名片設計 #平面設計 #名片印刷 #設計上班族 #設計感名片 #名片

--

--

Hsuan.C
D.Dailyact

D.Dailyact / 日常運動工作事守門人/ 蹺班設計師,努力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