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 實戰手冊】(二)如何選擇目標OKR、制定策略 ?

OKR管理最難的,往往不是設定、執行,最難也最有影響力的是「選擇目標OKR」,也就如何訂定策略。

--

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透過演繹樹,我們已經可以很好地展開目標;利用OKR則可以清楚定義目標,但如何在裡面選出最重要的目標,是所有領導者面臨的最大難題。但如果單純用簡單邏輯例如:「我認為」、「我覺得」來討論,當每個人都能說出一番道理的話,又該怎麼辦選擇?投票? 猜拳? 靠直覺? 老闆說得算?上述這些可能都不夠理性、不夠科學。而這篇文章,就是希望提供一些簡單、科學的判斷方式,來協助大家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並說明策略的意涵,來提升組織達成目標的機率。讀完這文章你會知道什麼 ?1. 目標與OKR該如何選擇
2. 什麼是策略
3. 一個好策略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你還不知道演繹樹﹑目標﹑OKR,可以先讀這篇
→ 【OKR 實戰手冊】(一)如何有脈絡地把目標管理好?

如何更好地選擇目標、制定策略 ?

前一回,我們已經想到了足夠多的目標,掛滿在演繹樹上了。

但當樹上有這麼多的目標,每個小目標都有助於大目標完成,那麼

  • 人手不夠、資源有限的話怎麼辦 ?
  • 要做、不做、誰先誰後呢 ?

當你在問這些問題的時,代表你開始在思考「如何訂定策略」了!

「策略」是什麼?

我認為

只要能加速達成目標的行為,

都是策略的一環。

所以管理目標、內部溝通、任務執行、適時放鬆….都可以是策略。不過,我們先暫不提策略的全貌,而從一個單點出發,也就是「選擇一個更好的目標」來慢慢討論吧。

所謂的好的OKR目標、好的策略是什麼 ?

就目標而言,我認為的好策略就是

「把一堆可以做的目標排序,如果按照這個順序完成,有助於更快達到目標,這就是好策略,反之則是不好的策略」

為了能選擇更好的目標、制定策略,大致上有三點要注意:

「適合度」、「效益」、「調適性」。

首先是這些目標「適不適合我們」?

很多人選擇抄襲其他公司的成功策略,但抄完之後卻無效,但不是因為做不好,而是只抄襲了表面,沒想到他們不適合這個策略。

不適合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包含管理者的個性、企業文化、擁有的資源、員工技能、工作流程、開會形式、當時的環境…等等,都會影響策略的品質。

例如,Google在網路興起的時候用「免費搜尋」獲取更多的使用量,進而發展廣告服務,一直到今天的各式網路串聯。

但如果今天任何一個人想要用「免費搜尋」都將落後於Google,因為他們已佔有了最龐大的資訊,並也是免費,具有先進者的優勢,這就是整個環境下的適合度因素。

其次,是這件事情是否效益更高

策略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判斷做完這件事情,是否更能帶來效益。最高的效益,指的是如何用一樣的成本,達成最高程度的目標。

判斷事情重要性,主要在評估的就是,在固定資源下,選擇做哪件事情,可以讓更接近目標。

例如,同樣是打廣告 500 元只能請到一個工讀生在路邊發 50 張傳單。但同樣 500 元,卻能讓 100 人點擊 Facebook 廣告。

單就有多少人看到廣告,可能就是Facebook效益更高。

再者,則是調適性

「調適性」更好的說法是「執行、獲得反饋、重新定策略的流暢度」

真正的好策略,是要能高速地帶我們前往目標的,但即便我們在定策略的那一天,是當下最好的策略,卻不能保證它一直都是最好的。隨著時間、環境、資訊的變化,它可能會變得不如我們想像中的好。

所以好的策略,理論上應該會隨著情況而調整,這就是所謂的調適。

例如,一間從來沒做過廣告的公司在選擇發傳單、網路廣告時,因為聽說網路廣告更多人看、傳單沒人領,於是選擇了網路廣告。

但執行後才發現,他們的產品主要是長輩使用,而長輩獲得資訊的來源多來自於社群、實體、電視。但這個資訊,很可能是要真的做過調查才會知道。

這就是所謂「當我們所獲得的資訊(認知)有變化時,策略就應該改變。」

接著,我們會從「評估效益」作為起點,介紹到調適性,來慢慢釐清整個策略的全貌。

怎麼比較哪個目標「效益更好?」

回到演繹樹上,既然我們的脈絡是透過完成較小的目標,來完成更大的目標,所以我們在關注效益的時候,會關注我們所付出的成本,一直到完成目標的整個鏈條,鍊條類似長這樣:

而為了更完整的詮釋從成本→完成大目標之間的關係,可以分別從「槓桿度」、「可操作空間」、「可信度」來理解這整件事。

槓桿度:付出可以得到多少回報 ?

首先,槓桿度指的是「花多少的力氣,透過槓桿,舉起多重的東西」

例如,一個人可以利用蹺蹺板舉起黃金,但在不同的蹺蹺板(槓桿度)中,我們可以舉起的黃金高度就不一樣。

同樣一個人,A槓桿可以把黃金抬到100%高度,B則只能達到50%高度。代表左邊的槓桿度更高,只要一點點力氣即可將重物舉到最高。

同樣原理,選擇目標時,我們所評估的是花一樣的錢(成本),A的花法可以100%達到小目標,B的花法只能達到小目標的50%,該如何選擇。

又或者說,花費同樣的力氣完成小目標,那麼完成A的小目標後,可以100%提升中目標;完成B則只能提高中目標的50%,該如何選擇。

所以實務上的例子會是當

「提升用戶數20%的成本」=「提升平均使用時間20%的成本」

如是下圖的情境,應該就要選擇「提升平均使用時間」作為優先目標,也就是槓桿度較高的目標。

可操作空間:槓桿可以用幾次

可操作空間,如果依循上面的例子解釋「就是這個翹翹板可以載幾個人」或是「可以放舉幾次黃金」。目的是辨別哪一種槓桿,可以讓我們一直用,直到達成目標。

例如,在同樣槓桿度的蹺蹺板中,一個能載2個人,一個只能載一個人,那我們應該要去選擇的是可以載最多人的,因為它理論上可以舉起更多黃金,或是將黃金舉得更高。

實際上的操作,例如消費者滿意度,現在是99分了,提升1分雖然可以提高營收10萬,但如果目標是100萬,只透過滿意度是永遠無法達到的。

所以整體而言,當我們想最高程度地達到目標,就至少要同時考慮兩個維度,也就是去看

「槓桿度×可操作空間」

如果能選到最大的值的,就代表更有機會達到目標。

可信度

接著,要提到前面在說明邏輯、目標時一直沒提到的盲點

  • 目標A完成,真的會導致B目標變好嗎?
  • 如何在執行以前,知道槓桿度有多大?
  • 誰可以證實可操作空間有多大?

實務上,你甚至可能還會碰到一個問題,就是「我想提升客戶滿意度,但不知道現在滿意度如何,也不知道怎麼衡量滿意度」。

甚至就算我們能拿到現有的數據,這些值都還會被其他因素影響

  • 例如,同樣是提升客戶滿意度,從0→10和從90→100,即便都是10分,但帶來的營收成長可能就不同。
  • 在3月的時候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在7月的時後,即便同樣從0→10分,槓桿度也可能不同。甚至有的時候完全不會影響營收。

當所有問題都不明朗、模糊的時,我們能做的,只有拿出手邊的證據,看有多少證據,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

其他的部分,就是靠經驗、邏輯、目前蒐集到的證據,來「猜測」上面的一切,選一個把握度最高的項目來執行。也就是我們是否選擇一個目標,更完整的參考公式會是這樣:

(槓桿度×可信度)×(可操作空間×可信度)

此時你可能會想說,那不就回到原本的狀態嗎 ?
還是要靠邏輯、直覺、經驗來判斷 ?

大致上沒錯,但其實我們已經把「我認為」這件事情切割得更細,並認識到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的「猜測」,接下來就要介紹到方法論的核心

「一切都是假的。」

先建立一個共識,就是「一切都是假設」!

當我們很努力畫出演繹樹後,真的會很興奮,因為終於有目標可以前進了,但在選擇的時候,即便有剛剛說的各式評估方法,在決定順序的時,仍然缺少可靠的證據支持。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演繹樹上的東西都是假的,除非你真的做了」。

沒錯,演繹樹上的OKR、邏輯判斷、選擇,都是我們假想的藍圖。可以把演繹樹及OKR看作一張地圖,而畫地圖的人雖是學富五車,但卻足不出戶。

在沒有真正踏上那片土地以前,製圖者介紹所有地圖上的東西,都指只是他的猜想。純粹是因為他的經驗夠多、讀書夠多、邏輯判斷夠強、獲取資訊夠多,所以你願意相信他畫的地圖,但這仍舊只是他的猜想。

意思就是,雖然我們可以畫出這樣的地圖,但「目標」正是因為從來沒達成過,才會被稱為目標,因此也就沒有人能知道達成後會發生什麼事

  • 達成小目標之後,大目標就會達成? 不確定,我們假設會
  • 這個目標的槓桿度是 30% ? 不確定,我們假設是
  • 這個可操作空間,有達到 100 ? 不確定,我們假設有

但這上述的假設,其實有程度上的差異,當我們經驗越多、證據越多,就能讓假設更接近事實、真理,可信度也就越高。

而其實所謂的「完成目標」可以說是一個「把幻想變成事實的過程」。

所以當目標是「提升用戶數100」,背後含意是:

我們「幻想提升用戶數100」,那麼要蒐集哪些證據才能證明我們能夠、或是已經「達到提升用戶數100的事實」 ?

這些證據,可能來自於測試、過往資料...等。

例如,有一個數據是「提供10位用戶5折優惠,可以帶來1位新用戶。」

因為有這個證據支持我們的幻想,幻想就因此升級成假設「給1000位用戶5折優惠,就可以帶來100位新用戶」

而實踐目標,其實就是在不斷擴大測試的範圍、不斷證明假設無限接近事實的過程。

如果第一階段給10人的優惠成功,那我們就可以再發給100個人、500個。直到發給1000人真的能帶來100位新用戶。或是說,可以做更嚴謹的實驗,讓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說明,10個人帶來的成效可以擴及1000人。

當然,也可能發到100人時,就發現用戶完全沒變多,那也可以反過來說明,擴及1000人的假設不成立。

所以真正的目標管理、策略落實,其實就是在「選擇要把哪些假的變成真的、不確定的變得更確定、可信度低的變得更高」。

※ 如果你只有經驗和邏輯判斷,但沒有任何過往數據,除了測試,也可以使用 費米法 來猜測這些數據可能為多少,再選擇一條最有可能的道路。

用假設的角度,重新看待OKR、演繹樹

有了一切都是假設的概念後,我們要來重新看待這棵演繹樹。

在目標方面,我們其實在假設,提升用戶數、提升平均使用時間,都有助於達成提升使用率。

而原本我們的理解是「我們在選擇要做的事情」

現在變成在選擇

「哪一個假設我想優先驗證,讓它變成無限接近事實後,能更有效益 ?」

此時,我們在選擇目標優先順序的時,才終於把效益(槓桿、可操作度)與可信度的關係連結起來。

「可信度大、效益低」 VS 「可信度小、效益高」  該如何選擇 ?這可能要看管理者的保守程度,及其他的狀況,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通常我們面對的壯況,都是所有的目標可信度都較小,並且難以確定完成目標所需的成本的情況,以我的習慣通常還是會選效益看起來更高者。

知道如何比較之後,你就可以在比較過後,把認為最適當的排序用類似圖中的方式顯示。

  • 演繹樹:表達目標之間的關係
  • 藍色框:清楚表達目標
  • 橘色框:一定期間內,會執行的目標
  • 藍色標籤(1.2.3):目標的執行順序

但回過頭來說,如果選擇目標、制定策略的時候,是根據許多假設,不就表示制定的策略很可能是錯的嗎?

是的。

那如果想要在一開始,就有一個最佳策略該怎麼辦?

沒辦法。

依照我們的看法,策略是持續變化的,除了在事前完善蒐集、更謹慎地進行邏輯判斷、分析,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進行調適。

沒錯,也就是我們在前面提到的,策略要不斷「執行、獲得反饋、驗證假設、重新定策略」。

當策略的基礎建立在很多的幻想、假設上,那當我們更接近事實,或是假設不成立時,就應該調整策略。

也因為驗證假設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所以策略制定也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所以下一篇,要討論的就是在組織中,我們該如何進行調適,來不斷修正我們要做的事情,讓策略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

※重點回顧1. 只要是能加速達成目標的行為,都是策略的一環。
2. 好的目標策略,包含了判斷「適合不適合我們」、「效益如何」、「調適性」
3. 效益判斷:(槓桿度×可信度)×(可操作空間×可信度)
4. 「演繹樹上的東西都是假的,除非你真的做了」
5. 選擇目標,是在選擇要把哪個可信度低的變得更高、把假的變成真的,才會讓效益更高
6. 驗證假設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所以策略制定也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1下」拍手:到此一遊,留個記錄吧。
「5下」拍手:表示喜歡這篇文章。
「15下」拍手:表示你想要知道更多相關的內容!
「30下」拍手:手應該會有點痛,但還是歡迎繼續拍。按下「Follow」,追蹤我或我的專欄,將能定期收到優質的文章!

(補充)選擇目標,你需要系統性思維

在進行選擇優先序的時候,還有一個值得提到的概念,就是最好要具備系統思考的能力。

系統思維包含的範圍更廣泛,不只包含A→B之間的判斷,還包含所有事情對於A、B的影響。例如

  • 槓桿度會隨價格「區間變化」

降低價格,可以提升銷量。但500→400 和 400→ 300雖然同樣是降低100元(或是同樣是降低20%),能帶來的銷量可能差距很大。

  • 槓桿度會隨「時間變化」

降低價格,可以提升銷量。雖然執行1個月如果得到銷量上升100%,但執行1年後,卻可能又回歸原始狀態。

  • 效益會需要「必要條件」

例如,下廣告能提升銷量,但如果好的官方網站、購物流程、銷售人員,可能再怎麼樣下廣告都無效。

當把必要條件湊齊之後,各個元素的槓桿度才會出現,也就是你要創造效益,可能要先建立一個完整的系統,但如果單只有目標、效益的比較,或是只用演繹樹的工具,你可能會難以知道怎麼建立一個系統、一個商業模式。

系統思考,還包含很多的面向,包含如何讓槓桿持續發生、存量與流量的影響...等等。可以閱讀關於討論系統思考的文章。

【系統思考】打造最佳思考方法!

或閱讀系統思考相關書籍 ↓

--

--

Kevin Wu
流程駭客|打造實用數位管理流程。

https://processhacker.pro|熱衷各式流程,SCRUM、目標管理、專案管理、企業發展、職涯發展等議題;Notion、Airtable各式數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