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um規劃會議】(二)說好Stroy的KPI與Criteria

Scrum規劃會議前,先釐清每個Story的KPI與Criteria吧!

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規劃會議,可說是Scrum裡面除了精煉會議以外最難的會議,其中Criteria和KPI的制定,又時常搞得大家一頭霧水,這次想要分享的是我對於Criteria的細節的一些看法。讀完之後你可以多瞭解什麼?1.Criteria怎麼定會更好
2.KPI與Criteria的差別
3.管理者與執行者之間的模糊地帶

2022.03 更新版請點此:(二)如何產出好的代辦清單
參考最新版的Scrum手冊,修正一些觀念與描述用詞,希望大家會喜歡。

關於Story的基本

前一回談到,規劃會議要說明長、中、短期目標,也說了Stroy是由角度、目標、做法三個重要元素組成。而且短短一句Story描述,還隱藏了不少的意涵:

身為一個…:正以某角度來思考事情
我希望…:為了某個目標
所以我要…:打算做一個目前覺得最好的做法

但其實真正要執行時,單單的一句Story其實還不夠用,所以規劃會議還要注意的是Story一些幾本與Criteria細節。

※延伸閱讀>>【Scrum規劃會議】(一)先說好目標與Stroy

Story的基本標準

在Scrum的基本介紹中,有六項檢核標準,可以幫我們測試看看是不是一個好Story,也只有好的Story,進入到後面的投票、執行才有意義。

1.獨立:不能和其他故事同時完成、不能因為其他故事而影響執行的時間。

換句話說,每一個Story如果不管重要性、時間限制性,應該都要可以立刻進行。它不能受到當期衝刺的其它的Story影響。

例如,如果我要進行的是一個裝潢房子的任務,但如果有另外一個Story是要看房並與房東簽約,這兩個任務就不該同時出現。

因為裝潢房子前,一定要先看房簽約,但如果看房時發現房子有問題,就完全無法進行裝潢,這樣第二個Story可說是在第一個沒有如預期完成以前,完全沒有在這次Sprint中存在的意義,因為很可能會進行許多變動。

2.可修改:在實際結束前,能保持彈性,可以修改標準、調整task、story目標與分數。

Sprint的本質,不單單是為了專注、可預期、提高效率而已,還有一個要點是保持彈性,所以我們可以在執行期間,加入、移出、修改任何經過PO同意的Story。

3.有價值:要能夠為目標對象傳遞價值

意思就是要站在某個人的角度想,並且能傳遞出一種願景。

4.可估算:可估算時間、成本、人力等資源。

5.規模小:為了讓故事可以列出task,他應該要讓人看到,就知道該如何列出task。

6.可測試:故事在結束時,必須通過檢驗。

1~3的標準,相信大家還可以輕易理解,但可估算、規模小、可測試,其實比想像中更複雜,也就是這篇最主要想解釋的事情。

KPI v.s 可測試的Criteria

Story的撰寫,其實是一個管理上的問題,所以我想先聊聊我對於管理者、PO的一些看法。

管理者、PO的責任到底是什麼?

我認為,管理者與執行者最大的差別,就在「換句話說」的能力差距而已。

更高職位的人,有能力把更大的目標換句話說成小的目標,低階職位的人只能把一些較小的目標說好。

舉個例子吧!假設我們公司的目標是「成為產業龍頭」,我相信隨便問一個小職員,一定不知道現在要做什麼。但能成為管理者、CEO的人,就是能跟大家說:

1.我們要先把營業額做到100萬
2.然後把顧客滿意度提高到30%
3.接著布置15種的通路管道

這樣,我們就能成為產業龍頭。

但CEO說的,還是讓小員工一頭霧水,怎麼樣才能把營業額從現在的50萬變100萬呢?這時,可能就需要一個位階居中的業務主管來幫忙換句話說:

1.每個月比現在多跑100個客戶
2.調整定價公式,並調價所有產品

我們就能把營業額做到100萬。

這時候小職員就聽懂了,他現在每個月跑200個業務,要再多跑100個業務的話,他的行程和跑業務的方式就要調整。

所以職位的高低、是管理者還是執行者,最大的差別就是「換句話說」的能力高低,越厲害的人、位階越高的人,越有能力把大事變小事,把小事再變成下一秒可以開始做的事。

而對於Scrum的PO,或是任何管理人員而言,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把一個看起來比較難實現的目標,「換句話說」成讓人可以理解、執行的任務。

Story裡的換句話說

一般而言,Story會包含下面三個要素:

身為一個…:正以某角度來思考事情
我希望…:為了某個目標
所以我要…:打算做一個目前覺得最好的做法

以換句話說的角度來說,其實一個Story,就把長期目標換一句話,說成Story目標(我希望…);並把Story目標換句話,說成更小的做法(所以我要…)。

PO的責任,其實就是要能換句話說現在的目標,直到讓小職員能夠聽得懂、能執行的地步。

另外,PO可能還會額外思考一件事情,我換句話說完之後,我的Scrum團隊真的知道Story中的「所以我要…」,要怎麼做才符合標準嗎?

這其實全部都暗藏這次的主題裡:Story的Criteria

Criteria的用途

每一個Story,應該都要有一個完成的標準-Criteria,它的用意是說明:

這個Story要「做哪些事」,才可以算完成。
而且這些事情,應該要是「幾乎可以完全預期的。

先說說什麼叫作「完成」

如果我們的Story是這樣寫的

Story:身為一個行銷人員,我希望帶來更多商品曝光,所以我要建立一個關鍵字廣告。Criteria:1.如果我的Criteria設定到
2.建立一個廣告活動,只要跟商品相關即可
3.預算3萬
4.無須投放

當團隊最把這個Story評為5分,那什麼時候才可以拿到這個分數呢?

就是當Criteria全都被滿足的時候,也就是Story中的「可測試」原則。

因為有了Criteria,一方面可以更清楚應該要做哪些事,寫task的時候可以更容易。另一方面也是告訴我們,當通過檢驗後,就可以不用再浪費時間做相關的事情,而省下時間,也就等於加速了整個Scrum的運行

另外,前面有提到說,PO會擔心執行人員不知道怎麼做才符合標準。

以剛剛的廣告例子來說,大可以直接拿以前做過的,然後改好預算就好了

但如果Criteria改成

1.建立一個廣告
2.包含新的3組關鍵字
3.每組可預期帶來1000的曝光
4.預算3萬、投放7天。

如果是這樣,就還需要再額外做許多事情,也就是說,Criteria,其實就包含了PO對於這個Story完成後的所有想像。

這些更細緻的說明,其實也是對於「做法的換句話說」,它不但需要管理者的能力,也會被用來評估執行是否完成的標準。

Criteria與KPI的差別

前面有提到,「把目標的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主管的責任,而KPI其實就是對於「目標的換句話說」,往往需要十分具體的數字,為的就是幫助我們衡量距離目標還有多遠。

Criteria則一種對於「做法的換句話說」,這些說詞不必是具體數字,但要能精準的預期完成。

你可以把Criteria想成,只要我做了1.2.3.4…件事情,我可以達到這個Story的KPI。

大家容易搞混Criteria和KPI的差別,其實就是對於「做法的換句話說」和「目標的換句話說」不理解,而兩者之間存在主要差異就是:

是否可以預期。

舉例來說,如果前面廣告的Criteria設定為:獲得1000次曝光

其實就這就代表著,沒有達到1000人看以前,這個Story永遠不會完成。

令員工困惑、加班的原因,往往都是主管只說「我希望有1000人來看我們的產品」,但這幾乎不是員工可以控制的。

員工們可以下廣告、可以上街推銷,但如果人家就是不看,那我怎麼樣也做不完。就變成說這個Criteria不是我能預估的。既然前面有提到,Story要「可預期」,那當有了這個Criteria,Story就有問題了

反過來說,當一個Criteria如果不可預期,它就是一個對於目標的換句話說,它應該存在的不是Story的Criteria中,而是接在Story本身的「我希望...」後面。

但有一點十分有趣,如果同樣的「獲得1000次曝光」是由一個廣告投放高手來做,他有能力每次預期廣告會有多少人看,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與金錢,他就可以很精準地說,在3天後,將會有1000點擊廣告。

此時,這件事情又變成可以預估的了!

目前為止,你可能會發現一件事情,Criteria的制定者,其實應該是實際執行人才對,因為只有執行的人,有權利說,這件事情我有辦法預估。

PO雖然有責任把長遠的目標,換句話說成短期的Story目標,甚至精細到做法的初步說明,但對於做法的細節要達到怎樣的程度才算完成Story,一定得跟執行的人討論才行。

否則當Story無法預估,基本上都是白搭。

規劃會議與精煉的界線

規劃會議,除了目標,說明Criteria也是一大工程,大部分的時間應該也是在講Criteria,就如同前面看到的,就算Criteria只增加一個項目,需要做的事情也可能會暴增。

我們團隊在執行時,也很常發現規劃會議時難以確定Story,往往是因為邏輯策略、換句話說的方式、可預期、可檢測上出了問題。

但這些,本都應該在規劃會議之前的精鍊會議完成,規劃會議當天應該著重在重複說明與確認,並且進行接下來的評分、撰寫Task。

另外,PO最苦惱也最常思考的,就是怎樣的Story才能讓執行者朝著正確的方向走、才不會做錯。也因此花了大量的時間撰寫Story。

但其實,Criteria到底要定義到多細節,取決於管理者平日的溝通,以及對於執行人員的信任感。溝通力與信任感越強,就越能省去需多執行與目標細節的定義。

我自己認為,不要過於拘泥這些執行的小瑕疵,只要做的方向是正確,這些問題很容易在1~2次Sprint就被修正完成。

與其執著於完美的Story,不如讓Story可以被執行。畢竟,在Scrum之中最重要的不是完美,而是持續的進步。

花了這麼大的篇幅講規劃會議,就是因為Story實在太重要了,他就像是所有人的指南針一樣,為了讓在執行人員能時常確認自己的方向,也讓管理者釐清策略。

反過來說,如果能持續與團隊一同精進Story的撰寫,相信成長的速度將會出乎預料。

之後將介紹的是關於評分、撰寫Task的一些細節。

另外,我自己覺得Story的撰寫與說明,就如同管理一樣是一門藝術,有千百萬種方式與見解,也很歡迎大家留言與我交流!

※延伸閱讀>>【SCRUM工作術】文章總表
>>
【Scrum規劃會議】(一)先說好目標與Stroy
>>
【Scrum規劃會議】(三)進行Story Point的評估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給我拍拍手~「1下」拍手:到此一遊,留個記錄吧。
「5下」拍手:表示喜歡這篇文章。
「15下」拍手:表示你想要知道更多相關的內容!
「30下」拍手:手應該會有點痛,但還是歡迎繼續拍。
按下「Follow」,追蹤我或我的專欄,將能定期收到優質的文章!

--

--

Kevin Wu
流程駭客|打造實用數位管理流程。

https://processhacker.pro|熱衷各式流程,SCRUM、目標管理、專案管理、企業發展、職涯發展等議題;Notion、Airtable各式數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