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俄貶烏:中國媒體選擇性引述澤倫斯基

Doublethink Lab
台灣民主實驗室
9 min readJun 16, 2022

曾柏瑜/台灣民主實驗室研究員

Key Findings:

  1. 2022 年 3 月 31 前,新華社、環球時報、環球網涉及澤倫斯基的相關新聞報導角度偏頗,當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演講中提及俄羅斯造成平民傷亡、或提到「戰爭罪」時,幾乎不會被中國官媒報導。
  2. 中國官媒也傾向較少報導澤倫斯基喊話鼓舞士氣的內容,較多強調澤倫斯基「面臨巨大壓力」,營造俄羅斯在衝突中佔據優勢。
  3. 當澤倫斯基在演講中要求歐盟、北約提供協助時,新華社、環球時報、環球時報的微博會特別引述此類發言,並強調「歐美列強不願幫忙烏克蘭」,進一步暗示「美國是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
  4. 中國官媒更傾向報導烏俄和談,試圖塑造烏克蘭急欲和談、在衝突中是劣勢的形象。環球時報與環球網更同時試圖醜化澤倫斯基。
  5. 環球時報經常因快速引用俄羅斯新聞來源,而發表各種不實訊息。例如開戰第二天報導澤倫斯基已經離開基輔的新聞,事後才發文更正。
  6. 中國官媒發布中文和英文報導時有不同策略,面對中文讀者時,官媒中文版會更試圖塑造「俄羅斯強力迎戰西方強權」的印象。

2022 年 2 月 22 日,俄羅斯總統普丁發表演說,重申「烏克蘭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承認烏東兩個共和國的主權。此演講全文在 24 小時內,便被翻譯成中文逐字稿發布在微博 [1],且在 2 月 25 日被環球網的微博轉發 [2],並在報導中塑造俄羅斯的正面形像。相較之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發言內容雖然也會經常被中國官媒引用,然而中國官媒卻用選擇性報導的方式,擷取部分的訊息,用以形塑烏克蘭負面形象,並強化「美國才是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等論述。

中國官媒怎麼說?

台灣民主實驗室搜集了 2 月 22 日到 3 月 31 日共 38 天,新華社、環球時報英文版與環球網發表所有包含「澤倫斯基」的新聞,在刪除其中未提及澤倫斯基發言的部分後,分析 872 篇和澤倫斯基發言相關的報導,並和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釋出的演講逐字稿、總統澤倫斯基的官方推特和臉書帳號進行比較,發現大量選擇性報導的趨勢,整理如下:

我們為什麼選這三間媒體?

新華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大國家通訊社之一,是中國國務院正部級直屬事業單位,有181個駐外分社,遍佈亞太、歐亞、中東、美洲、非洲。環球時報英文版《Global Times》及《環球網》則是中國共產黨黨報《人民日報》旗下的國際新聞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另一主要國家通訊社《人民日報》,其國際新聞主要來源亦為新華社,故未將《人民日報》納入本篇報告觀察中。

1. 不引述與俄羅斯入侵失當、或鼓舞烏克蘭軍隊士氣有關的話題

當澤倫斯基譴責俄羅斯造成平民傷亡、或提到「戰爭罪」等字眼時,中國官媒試圖忽略這樣的內容。包括 2 月 28 日澤倫斯基向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控訴俄羅斯種族滅絕一案,僅有 3 篇報導。在我們比對的 872 篇中國官媒報導中,僅有 5 篇提及「戰爭罪」一詞,相比其他西方媒體甚為稀少。例如 BBC 在同一時期,408 篇針對澤倫斯基的發言報導中,共有 18 篇報導提到戰爭罪 [3]。

另一方面,當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 3 月 1 日對歐盟演講中提到「烏克蘭會奮戰到最後一刻」、「烏克蘭團結奮力抵抗」等內容,無論新華社、環球時報、環球網都相對低調,僅有 39 篇報導提到相關的內容, BBC 在同一時期則至少有 66 篇。相反的,中國官媒試圖在敘事上強化澤倫斯基「面臨巨大壓力」[4],例如新華社在同一天便強調「澤連斯基看起來相當疲勞、面色蒼白且不修邊幅」[4],至少有 79 篇提到類似的敘事。

2. 呼籲各國軍援時,中國官媒會放大「西方國家拒絕幫忙」的訊息

當澤倫斯基要求歐盟、北約提供協助時,新華社、環球時報、環球時報的微博會更傾向引述這些發言,並轉為放大「歐美列強不願幫忙烏克蘭」的論述。前述 872 篇中國官媒報導中,有 141 篇的內容強調歐美國家不願伸出援手、北約不願設立禁飛區,僅有 21 篇提到澤倫斯基感謝各國援助。然而實際上,澤倫斯基發言在這 38 天中的 314 篇英文演講、推特、臉書貼文中,有將近三成(92 篇)提及感謝西方各國伸出援手。

在敘事策略上,這些報導也會藉由引述澤倫斯基此類的發言,強調西方國家空洞的承諾和虛偽、美國才是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等論述,包括推送「烏克蘭獨自保衛國家,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就在遠處看著」[5]、「西方已經完全放棄了烏克蘭」[6] 等聳動標題和評論。新華社甚至發表一篇單獨社論,談及「這是國際政治殘酷的最新例證。甘做棋子者,終將淪為棄子。」[7]。

3. 處理和談話題時,強調烏克蘭的弱勢形象,並醜化澤倫斯基

戰爭初期,當澤倫斯基談及和平談判有關的話題時,較容易受到中國官媒引述。在我們比對的 872 篇中國官媒報導中,有 308 篇報導提到「烏俄和談」的關鍵字。例如環球時報的微博帳號,會以「澤連斯基稱烏方與俄談判非常艱難」[8]、「澤連斯基已準備好就所有問題與普京會談」[9]、「澤連斯基願意和普京直接對話」等標題和關鍵字標籤發布新聞快訊。這些快訊通常相當簡短,但卻因大量出現,形塑了烏克蘭在戰爭中處於弱勢、急欲和談的形象。

另外,加上中國官媒也會積極引述澤倫斯基要求西方軍援的訊息,以至於這些快訊會引起許多中國網友質疑澤倫斯基又要軍援又要和談,前後不一致、貪心等印象。環球網曾在 3 月 10 日以「次數說法又變了!烏方:澤連斯基已躲過“十幾次”暗殺」[10] 來質疑澤羅斯基前後說法不一,暗示其誠信有問題。

官媒中英版本也有差異

中國官媒也經常因快速引用俄羅斯新聞來源,而發表各種不實訊息,例如 2 月 26 日,環球時報、環球網等多家中國官媒都引述俄羅斯官方來源,錯誤宣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經離開基輔」[11],並強調澤倫斯基現身基輔的影片為提前拍攝。在 3 月 4 日環球時報英文版再次引述俄羅斯官方說法,稱​​「澤連斯基已經離開基輔前往波蘭」[12],後因事實查核揭露,才隨即在隔日澄清。

在我們比對的中國官媒報導中,我們也發現中文版的「環球網」和環球時報的中文微博帳號,相對於環球時報英文版,更少直接引述澤倫斯基的演講內容,且更常出現未經證實的內容與選擇性報導,也會試圖營造俄羅斯迎戰西方強權的印象。環球時報英文版至少有四成以上的報導引用澤倫斯基的發言,但中文版的環球時報部分報導甚至與實際戰情有所出入,例如 3 月 11日澤倫斯基譴責俄羅斯軍隊影響人道救援走廊後 [13],環球網中文版卻仍以「澤連斯基稱,烏克蘭所有人道主義通道都“發揮了作用”」[14] 為標題發出新聞報導,而環球時報英文版則未跟進。這種傾向,除了源於與環球時報的層級、定位,可能也與其主要閱讀受眾為中共政治宣傳的重點對象有關。

結論

中國官方雖然不斷宣稱不會在烏俄戰爭中選邊站、支持和平,但卻在媒體環境中展現鮮明的挺俄貶烏立場。除了本文所比對的中國官媒報導之外,透過台灣民主實驗室的「烏俄戰爭:中文資訊操作觀察」[15] 中,我們可以觀察到自俄羅斯開戰以來,中國官媒大量轉譯、推送源於俄羅斯的政治宣傳、不實訊息和陰謀論,並同時對源自西方媒體或烏克蘭官方的訊息進行選擇性報導或低調處理。近期 Global Soft Power Index 發布一項針對全球十大國家在「誰該為烏俄戰爭負責」的民調 [16] 顯示,比起其他國家,中國的回答者最同情俄羅斯,也是唯一認為美國、NATO 的責任超越俄羅斯的國家。以翻譯中國網民言論並發布到推特的「大翻譯運動」也可以看出,中國官方帶領的資訊操作,對其人民的影響不容小覷。

由於中國網路上同情烏克蘭、反對俄羅斯的聲音比較容易被中國社交媒體消音,如何更有規模的讓烏克蘭的立場、觀點和戰情資訊完整且相當數量地呈現,有待更多資源與行動投入。

--

--

Doublethink Lab
台灣民主實驗室

Doublethink Lab focuses on mapping the online inform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s as well as the surveillance technology exportation and digital authoritar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