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之前,雪訓室內課程
參加雪訓前其實對雪訓沒有抱持太多想法,一直以來我們登山幾乎天氣都不錯(氣象預報說下雨就馬上取消行程的不勉強路線,何況是下雪),後來發現雪地的訓練有可能讓我們在未來看到冬天的山景,例如結冰的湖面、灑滿糖霜的黑森林……等,想到就還蠻吸引人的,加上爬山也爬一陣子了,好像都沒甚麼長進,感覺也是時候讓眼界再擴展一些。
在隊友的號召下,我們在出發半年前就報名了「山野悠遊」開的四天三夜雪訓課程,課程規定每個人必須在出發的三個月前,上一堂雪訓室內課,確保大家有正確的觀念,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帶上錯誤的裝備。也因為上了這堂課,獲得了頗多選購裝備的技巧和知識,只能說千萬不要在上課前就先買裝備,一定會買錯的啊!!!
以下上課所筆記的都是針對雪季上山時的裝備,平常登山健行不一定需要相同規格。
如何挑選登山鞋?
鞋子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裝備,一是大部分的人都已經有自己穿習慣的登山鞋,二是有些戶外用品店的人員其實也搞不太清楚什麼是雪訓專用的鞋子而亂推薦。基本上雪訓的鞋子因為要上冰爪,所以一定是硬底鞋,鞋底夠堅硬,才能在扣上冰爪後以及踢冰前進時有足夠的支撐力。最簡單測試鞋子是不是硬底鞋的方法,就是靠人的腳力是無法使鞋底彎曲,能輕易彎曲的肯定不及格。有些硬底鞋會特別在鞋底前後做平台,是為了給快扣式冰爪使用,可以在短時間內就穿上冰爪。沒有平台的只能選擇半快扣型冰爪或綁帶型冰爪。
衣服怎麼帶?
「除了備用衣物,相同功能的只要帶一件就好。」備用衣物是指襪子、手套、排汗衣、內褲、褲子這些可能會因為濕掉需要替換的衣物。Gore-tex風雨衣這種帶一件就好,中層保暖衣服建議有帽子。
如果有了Gore-tex外套,那還要帶雨衣嗎?
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著我,畢竟能少一點重量就少一點重量啊!但實際經歷過下雨,我還是會建議都帶,因為Gore-tex外套只有一件,濕掉後在山上很難乾,所以如果真的大雨,我會多穿一件雨衣在外面,除非只有一陣一陣的霧雨,我才會只穿Gore-tex外套。在練習滑落制動時也可以多套一件雨衣,畢竟雨衣被劃破比較不心疼啦!
登山包夠大嗎?
冬天的保暖衣物本來就比較多,除了自己的個人用品、公裝公糧外,還加上了雪訓的裝備,登山包容量大約需要60L以上才比較保險。
需要攻頂包?
攻頂的那天是輕裝行程,不過還是要帶上所有雪訓裝備,與其多帶一個小包,不如直接用原來的大背包當攻頂包就好。
教練號稱的雪地三寶:防水手套、太陽眼鏡、綁腿
防水手套教練說不管多貴的,碰到下雨一定會濕,只是比較快濕和比較慢濕的差別而已,貴的手套通常會在縫線做防水貼條,如果想知道自己手套的能耐,泡到水裡測試就行了。不要買到那種內裡可以整個拉出來的,在濕的狀態下通常就穿不回去了。教練建議防水手套最好戴兩雙以上替換,如果是棉的那種更可以多帶,山屋裡可以使用,手也比較好活動。最後他說他覺得長毛象的手套最好,這個我覺得放在心裡就好,教練推薦的牌子都超貴的啊哈哈哈哈哈。
太陽眼鏡是為了防止雪盲,最好是選運動款服貼臉型的太陽眼鏡,阻止光線從邊緣進入,可以在眼鏡上繫上帶子,如果突然甩掉也能掛在身上。戴雪鏡也行,要注意雪鏡要能防霧,不然什麼都看不到更危險啊。
綁腿基本上大同小異,如果能防水又透氣的最好,教練推薦OR這個牌子。除此之外,另一個教練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綁腿應該要在褲子外面還是褲子裡面?」他說兩種人都有,但他自己的習慣是,如果下雨的話,綁腿就穿裡面,下雪的話,綁腿穿外面。
冰斧
直的冰斧適合做滑落制動,彎的冰斧適合砍冰開路。
裝水容器
自從我用過水袋之後就回不去了,邊走邊吸真的很方便,不過水袋在冬季有可能會結冰,通常會再多帶一個保溫瓶,這樣在山上也能喝熱水。還有一個教練提供的撇步是,如果天氣真的很冷,可以帶一個山貓水壺,注入煮滾的熱水後放進睡袋裡取暖,會很好睡。
睡墊
睡墊要看R值。R值為在指定溫度下,材料單位面積上阻止熱量傳導的能力,擁有越高的R值代表越好的保暖效果。我睡過泡棉睡墊和蛋殼睡墊,兩者重量差不多,但搭帳篷的時候睡起來真的有差,蛋殼睡墊能有效阻斷地面上來的寒氣,而且教練說淹水時水會從彈殼睡墊的縫流過去(這個我無法想像?)另外睡墊通常不會剛剛好符合每個人的身高,這時候可以手動把多餘的長度剪掉。
上完課後,大家必須把現有的裝備攤在地上讓教練一一檢查、給意見,缺的教練會筆記,就要自己趁出發前採買,如果當天不及格,教練有權利不帶你上山喔。
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想:單純給我鼓勵:請幫我拍手 1-5 下。
看到我寫更多「登山」、「戶外」、「旅遊筆記」類文章:請幫我拍手 6 下以上。讓我知道大家比較想看什麼類型的文章噢。(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