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麼說】暑假的一次嘗試,讓她將信任交給我們

安普騰
安普騰科技教育
Dec 9, 2019

鷹展教育能在地方深耕,背後總少不了家長們的支持與小朋友的喜愛,這次我們特別邀請到了擁有兩個害羞、可愛孩子的簡媽媽,在孩子們上課前接受專訪。簡媽媽表示,自己的兩個孩子(分別為小五、小四)比較害羞、內向,卻意外地喜歡鷹展的課程,每次上完課後都會興奮地與她分享課堂中的大小事!這個結果也讓簡媽媽漸漸成為鷹展教育的粉絲,以下讓我們來深入了解,在家長眼中,鷹展教育帶給孩子的影響與改變究竟是什麼?

因為「喜歡」才去學,讓孩子將知識化作「興趣」

簡媽媽坦言,自己的求學經驗中,並沒有被特別規劃,全憑自己主動學習,學校教了什麼,自己就讀什麼;但對於自己的孩子們,她則期待他們有更多「探索」知識的機會,及在學校以外的場域接觸其他領域,讓孩子「學得更多」、「找出自己的興趣所在」。對於簡媽媽而言,在教育中孩子才是主角,她很樂意看到孩子是因為「喜歡」才去「學習」。

「學」出「興趣」,成長的腳步不停歇

簡媽媽的兩個孩子十分害羞、怕生,在媽媽受訪談期間,不時將臉藏在媽媽身後,然而,簡媽媽說:「他們每次回家後都會一直和我分享上課的事情」,更令她訝異的改變是,孩子真的會操作一些工具了!「他們上課沒做完的作品,回家後還會想繼續完成。」

對於現在許多家長而言,孩子的成績好壞不是他們最在乎的事情,而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喜不喜歡翻開課外讀物?好不好奇自然變化的法則?在空閑時間想做什麼,是打開手機/平板/電腦,還是想做實驗、想看課外書?改變與知識都是需要一點一滴累積的,從簡媽媽的兩位孩子身上,我們看到了孩子對學習、手作的興趣,也期待這些「興趣」能夠成為孩子們不斷成長的動力。

教學不先說答案,讓老師帶著孩子們從實驗中探索知識

簡媽媽的兩個小孩一起上鷹展Webber老師的科普課,對於這位老師,簡媽媽尤其喜歡老師活潑、與孩子親近的個性:會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而後給予適當的回應;也能主動和孩子們搭話,或是關心近況、或是閒聊,爾偶將話題延伸到科普小知識的分享(例如,聊著聊著就提到了:折義大利麵時,麵條會斷幾折?答案是三折,這是因為物理……)。簡媽媽的兩個孩子皆屬於文靜、內向類型,因此像Webber老師這種「沒有距離感」的教師類型,比較能夠讓她的孩子在上課過程中感到自在、被在乎。

除此之外,Webber老師的教學方針中,很重視「學習動機」的部分。總喜歡將答案藏在實驗過程裡、反問孩子為什麼,而在老師系統性的引導之下,孩子們也會因為「自己動手找出了答案」而產生成就感與自信心,從而開啟對科普領域的探索熱忱!

孩子的學習,家長看得見

當問及簡媽媽印象最深的課程主題時,她答道:「每堂課!」她接著說「因為孩子每次一下課回家就開始和我說呀!」但最有印象的一次,莫過於孩子手作「彈珠台」的那堂課了。那次孩子們沒來得及在上課時做完,回家後還想繼續完成他們的「作品」,才開口和媽媽要了熱熔槍(簡媽媽認為危險的工具),也因為那次的經驗,才讓簡媽媽對於鷹展的課程成效有了具體的認識,原來,她文靜的孩子那麼喜歡手作,也真的開始會使用工具來操作!

鷹展的教學目的從來不是「分數」而是「態度」,讓孩子能愛上知識、在下課後迫不及待和家長分享,或是回家後也想繼續完成作品、改良作品,這才是我們教學的最大成就。

改變,總從細節中發生

就像習慣總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一樣;改變也總發生在細節中。簡媽媽在無意間察覺到孩子對於手作、科普的熱情,雖然沒有要求孩子將來一定要往哪個領域發展,但對於知識的廣泛涉略、應用,能讓孩子在未來面對挑戰時,能以更多先備知識從容接受挑戰,這也呼應到108課綱一再強調的核心價值 — — 「素養」。

鷹展教育跳出傳統教育的框架,並從細節中建立起自己的主張:教學方式翻新、課程內容創新,以及授課師資有新/心。在這三大主張下,我們希望能影響更多小朋友:基於「喜歡」才「學習」,將來面對挑戰時,才有更多的知識與清晰的邏輯思維來應對

【2021冬令營】7種營隊主題,解FUN孩子科學、程式興趣

延伸閱讀,鷹展教育的三「新」主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