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Ticketing 的現狀和未來(2023年7月)

用NFT發行門票,離我們還有多遠?

Morris Yang
echo society
Published in
8 min readJul 15, 2023

--

Photo by Andy Li on Unsplash
Quick sum up,這篇文章主要回答了以下問題:
* 想象一下,由傳統票務公司發行的Ticket,原本是怎樣的產品?
* NFT Ticketing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它會怎麼回應傳統票務平台遇到的問題?
* NFT Ticketing這個賽道的開發者們目前遇到了怎樣的挑戰?
* 大家最在意的黃牛問題,NFT Ticketing可以解決嗎?
* NFT Ticketing如何解決bot/女巫攻擊的問題?

長期以來,web3從業者在使用傳統票務平台搶購演唱會等各種大型表演時,總是有許多不滿。在web2世界想要換票或買二手票時,往往缺少專業/跨平台整合度高/流動性高的二手票券交易平台,票券都分散在各種社交媒體平台上;另外大家也對黃牛票更是有普遍反感情緒,幾乎可以說「天下苦傳統票務平台久矣」。

近幾年有大量關於NFT Ticketing的想法如雨後春筍。許多web3人或NFT愛好者很自然會想到,如果未來票券都是以NFT的形式發行和交易,大概能解決不少傳統票務平台的問題。

隨著全世界最大的票務公司Ticketmaster宣佈啟動了他們的NFT Ticketing業務,這塊賽道開始有逐漸成熟的趨勢。這篇文章旨在梳理目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想象一下,由傳統票務公司發行的Ticket,原本是怎樣的產品?

從創作者經濟的角度看:

  • 它潛在的用例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票根的形式往往是紙本實體,或以數位的記錄存在於App中,沒有一個足夠通用的整合/收藏方式。
  • 票券與粉絲管理/社群運營沒有相關性。
  • 發行團隊和藝術家無法從轉售中賺到錢,因此他們自己保留/倒賣票券成為常見的策略。

從平台和產品的角度看:

  • 它的流動性很低,轉賣時有可能出現在任何社交媒體平台或二手轉售平台;沒有一個統一的入口可以顯示市面上所有待出售的票券。
  • 佔據當地市場份額的票務平台有太大的權力,用戶別無選擇只能在那裡交易。傳統票務平台的利益結構與對市場的獨佔性綁定,與藝術行業形成了特殊的利益共同體,這其中利益分配結構往往並不健康,藝術家在平台面前顯得十分弱勢。
  • 利潤豐厚的業務容易導致產品迭代的動力下降,賽道缺乏充分競爭。

NFT Ticketing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它會怎麼回應傳統票務平台遇到的問題?

web2到web3:新的粉絲經濟模式

粉絲的在線勞動(digital labor)過去大多是志願性的,沒有經濟回報,主要由參與式文化(participatory culture)維繫。web3世界讓個人的勞動能更好地得到回報,即便你只是「粉絲」。

講到web2與web3粉絲經濟的差異,Blake Robbins提到了一個很關鍵的概念

In Web2, fans were passively supporting somebody. Most of the value accrued to major third-party platforms. In Web3, fan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realize economic and social upside for contributing to the success of somebody.

web2世界難道沒有粉絲把「支持別人的成功」當作職業,最終成為全職支持者/全職粉絲,自己也變成了創作者/名人嗎?有的,廣義的評論家們(比如書評人/影評人)就是如此。不過,這些評論家們關切的是一個領域的全部創作者;而Blake所說的未來web3世界,是一個高度分眾的世界。如果規模足夠大,在那裡你只需要支持一個人的成功就能實現經濟獲利。

簡單來說,web3的粉絲經濟模式更重視忠實粉絲,鼓勵你成為長期支持者。他們可能透過社群互動和貢獻(如Discord)來分發身份憑證,建立白名單,讓他們能夠優先以更便宜的價格購買NFT票券。這給早期支持者更多正反饋,讓他們有動機在社群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從平台和產品角度看:

NFT市場有高度的流動性。聚合器是一種非常符合defi/區塊鏈特性的發明。通過聚合器,我們能看到NFT市場們能有效地將大量不同NFT市場中的訂單整合起來。你不需要同時去瀏覽很多不同的市場。在NFT Ticketing的應用中,你可以通過聚合器在任何一個市場看到全部市場中待售的二手票券的價格。

二級市場買賣可以在普通的NFT交易市場,不需要仰賴專門的二手票券交易平台或社交媒體。藝術家可以設定版權費由鏈上強制執行,轉賣時便可以收到分成。如果票券本身有收藏價值,在二手市場的交易就會產生長尾的收入。

現有的NFT交易市場競爭良好,因為用戶沒有忠誠度,會去他們認為最好的平台交易,因此市場本身的競爭激烈、迭代速度快,重視用戶體驗。

繼續閱讀|回目錄

NFT Ticketing這個賽道的開發者們目前遇到了怎樣的挑戰?

這篇文章講述了幾個NFT Ticketing目前無法被廣泛採用的主要障礙。這主要圍繞方便性、安全性和基礎建設成本,大部分的觀點都是準確的,不過有幾點仍值得辯論。首當其衝的是這篇文章完全忽視了NFT ticketing在社群運營方面的用例,以及它成為全新粉絲經濟模式的潛力,這部分在上文已經充分闡述。

另一點是,中心化的架構目前的確更方便,但也有解決方案可以考慮。文章認為用戶在操作熱錢包購買NFT ticket時有太多的摩擦成本。

One might suggest that we can use a private or permissioned blockchain. Again, if it’s private wouldn’t a centralized architecture be better and cheaper?

對於這點,仰賴中心化的NFT交易所似乎是一種方法。如果從購買、燒毀(Burn)到儲存都仰賴在交易所比如Binance NFT marketplace上完成,那麼其中的交易摩擦成本將被大大降低,只有當你想要將它withdraw到熱錢包、有進一步想要在其它NFT DEX(比如Opensea)進行二級市場轉售時,才會被收取gas fee。平台將收取固定比例的平台手續費,與傳統票務公司類似。 發行在Polygon這樣的layer 2 solution也是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

這個賽道還有一個重要阻力,就是項目方/藝術家們缺乏必要的技術和人力來部署NFT Ticket。不過從2018年就有公司瞄準這個需求,比如Get protocol提供一個整合式解決方案,通過讓使用他們的GET token,任何項目方即便不懂技術也可以發行和管理自己的NFT票券。

繼續閱讀|回目錄

大家最在意的黃牛問題,NFT Ticketing可以解決嗎?

台灣的票務平台拓元的創辦人,近日在訪問中也提到了黃牛問題(拓元在2020年被Ticketmaster收購)。

  1. 台灣黃牛目前是6.2上路的文創法(黃牛條款)在管轄。
  2. 世界只有韓國和台灣可以在演唱會前十天退票。黃牛的策略會是通過囤積票券哄抬價格,最後在賣不出去的十天內退票。
  3. 解決黃牛票的重點是打擊不公平買票行為(bot等)。

雖然台灣開始有法律可以管轄了,但技術上有效阻止黃牛的行為仍不明朗。實名制或許是一種方案,但不管是對票務公司(人力負荷大),還是對個人用戶(上交個人資料給中心化平台可能延伸的資料外洩/被用來牟利等問題),似乎在解決黃牛問題上都不是最理想的。

如果是NFT Ticket,則可以取消最後十天退票的規定,讓用戶能夠自由把想轉手票券扔到二級市場交易(我們需要的是更公平的二級市場!);不過,NFT ticketing就不會有不公平買票行為嗎?對於web3而言,黃牛問題也是一種女巫攻擊,避免黃牛跟普通web3項目方避免擼毛是一樣的邏輯。

NFT Ticketing如何解決bot/女巫攻擊的問題?

「一採用NFT Ticketing就能解決黃牛問題」,這樣的想法低估了web3「科學家」們的力量:他們早已習慣在有利可圖時,使用腳本偵測區塊鏈被部署的合約、利用bot執行自動掃貨(sweep)策略。

web3防女巫核心邏輯跟web2一樣,要做的是最大化黃牛/攻擊者的成本。未來NFT項目方有可能選擇往生物認證的方向走,利用面部識別/指紋或者像worldcoin那樣的虹膜掃描。

另一個方向是結合MPC技術的DID(decentralized identifier)解決方案。CanDID是在IC3發表的一個新技術,他們認為傳統DID方案沒能很好地抵抗女巫攻擊、檢測不當行為和被制裁的用戶,因此他們在去中心化程度上做了一些妥協,採用MPC技術加密,以保護隱私的可靠方式儲存用戶數據、並且支持從既有web2服務恢復賬戶。

綜上,未來NFT Ticketing要抵抗女巫攻擊,比較走得通的兩個路線,就是生物認證和MPC/DID解決方案。這兩個都是比較web2.5、在去中心化程度上做了一點妥協的方案。

全文完|回目錄

Reviewers: 唐友友 Audrey Tang, Jojo Kw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