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要less is more? 為甚麼教育要有選擇? (二)
前天上了Playright 的一個playwork課程。導師一開波就要我們討論甚麼是child, children 同childhood. 孩子, 孩子們和童年, 字面簡單, 但有趣的事, 大家都感到自己列出的一切 : 開心, 有好奇心, 識自己學, 愛玩…….都是大家認為孩子應該如是, 但現實卻是大有距離的。
教育大同跟Playright所推動的不同, 我們講教育有選擇,他們講free play, 但本質卻一致: 就是要基於孩子出發。正因為孩子個個不同, 遇上不同情況如何處理時, 導師的一句名言就是: there is no answer, it depends. 亦即, 我們要經常觀察、判斷及給予適時的回饋及協助, 這個工作其實非常困難, 相比之下, 改習作就變得容易得多。
來自英國的導師Shelly放出了她在英國一間中學做playwork 的片段,她在午飯時間, 放了一大堆洗碗膠盆和一些海軟刀在校園,學生一下課就可以在校園隨便拿來任玩, 她會走在一旁,「乍睇唔到」, 只見學生用膠盆海軟劍互相攻打,不亦樂乎,她說男校長走出來一看, 氣得滿臉通紅。她說:「其實我介入, 說幾句比站在一旁, 看到而忍著不出聲更容易。」
對啊! 因為介入去管是大人的天性, 要壓制住真的很困難, 又怕別人說我們沒家教。
大人與孩子的矛盾, 出於孩子看的是現在式, 大人看的是未來式: 孩子正在投入的玩, 大人看到的卻是他們會受傷、他們會玩創個心, 不能靜心上餘下課堂、他們會變得粗魯、甚至, 他們會因為玩得太多而不能入大學……諸如此類, 縱使這些「會」其實只是擔心或假設, 並不一定會發生。
看完這片段, Shelly 要我們要從孩子及大人的角度去看這件事。
那個思考及討論就相當有趣,我們看到當幼稚園老師的外籍學員有點難以接受,雖然她們都看到孩子雖然在「打」, 但不是亂來, 是玩著打。而有些孩子不用道具來打, 卻用來玩捉迷藏。當你給孩子一些東西, 他們不用任何引導, 自然就會創作。但, 很多學校連小息及午飯時間的活動也要完全由老師編好, 孩子沒有玩的空間, 老師也不能休息。
Playright 講的freeplay, 孩子玩的時候, 大人要 not-do. 尤如老子的無為而治也。 但其實, 所謂的not-do是至高學問: 你要能客觀地判斷, 幾時not — do , 幾時do. 大家討論之後得出的結論, 其實同Playright 的指引一致:
1。當有安全問題;
2。當有運作限制; (如設施要關門)
3。當孩子主動要求
那樣not-do 就唔係幾好嘞, 但當然,除卻第二點之外,另兩點也可是there is no answers it all depends.
well, 學習- 孩子冇say, 玩-可以比番個話語權孩子嗎?
誘導是需要的, 但不是因為我們害怕有可能發生的事而不讓孩子去玩,我們今天對安全的定義變得太過嚴謹, 可能就是因為我們少時候的玩也處處被限制,幾十年的訓練,今天自然也事事穩陣,不敢take risk,亦不能判斷究竟一件事是否真正危險:孩子爬樹: 危險, 過馬路:危險, 自己上學:危險, 在公園爬高:危險, 在操場跑:危險。 有冇搞錯!
less is more, 就是要少給框架, 多給空間孩子自主, 玩如是, 學習如是。 孩子真正玩的時間其實絕無僅有,就讓他們玩的時候自己決定如何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