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勁(前篇) | 掌握 20% 的經濟活動原則,拿回關鍵 80 %的主導權

lee
BeReal
Published in
9 min readApr 10, 2020

延伸閱讀:作惡的執照:經濟學如何腐化我們,影響我們的決策方式,主宰了我們的生活

經濟機器是怎樣運行的 ?

經濟學是學者企圖整理出一個世界共好運行準則而發展出來的一門社會科學,但顯然是失敗的,因為他並沒有為每個人帶來當初主張的「共好感」; 實際上如果有一門學問做得到,不平等的問題早已被解決。

經濟學的觀念,主宰著我們從裡到外所有的決策與行動,甚至決定了我們選擇提出什麼樣的問題,專注在哪些討論。是不是聽起來既可怕又複雜?但經濟其實是以簡單和機械化的方式運行,只是多數人太晚或著沒有弄清楚這一點,導致很多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機會成本)。

如果你好奇媒體時常報導的那些指標性機構的行動(eg.IMF、FED)、指標性單位(Nasdaq、JPmorgan)發布的數字到底與自己的日常有什麼關係、想看懂它們找到與自己有關的浪頭、為自己做出最適當的機會成本決策,這篇會分享非常淺顯的經濟原理。雖然不符合常規傳統經濟學,但用來看懂經濟學人和經濟日報挺管用的,提供參考。

經濟很單純,就是由幾個簡單的零部件和無數次「重複性」的交易行為所組成,這些交易首先是由人的天性所驅動,因而形成 3 股主要的經濟動力:

一. 生產率的提高 ( productivity )
二. 短期債務週期 ( short-term debt cycle)
三. 長期債務週期 ( long-term debt cycle)

當這 3 股動力結合在一起,就能分析出一個良好的模型,便於我們追蹤經濟走勢,理解當前正在發生的事情。

先講結論 : 經濟學是一個思考工具,懂經濟能讓我們知道管理哪些風險最能幫助自己達到生活與工作的目標。而管理風險的過程中,我們該遵循的準則就是讓 生產力 (Productivity)> 收入(Income) > 債務 (Debt)。這概念很簡單,但礙於人類的生物天性,大多數決策者在實踐過程中都難免落入盲點。

Rule №1 — 不要讓債務的增長速度超過收入,因為債務負擔最終將把你壓垮。你在賭博。
Rule №2 — 不要讓收入的增長速度超過生產率,因為這最終將使你「失去競爭力」。例如:不要拿高於自己能力的薪水。
Rule №3 — 盡一切努力提高生產率,因為生產率將在長期帶來關鍵的作用
source. Ray Dalio

經濟學當中最簡單的部分:交易( transaction )

經濟是無數交易的總和,而交易只是個單純事件。所有經濟周期和動力都是「交易」造成的,「交易」是經濟機器裡最小的局部零件。理解了交易,就理解了整個經濟。

交易時刻都在發生,你買一樣東西都是進行一筆交易。在每次交易中,買方使用「貨幣」或「信用」向賣方交換「商品」、「服務」或「金融資產」。信用在使用時和貨幣有一樣的地位,因此把花費的貨幣和信用加在一起,就可以得出支出總額 ; 而支出總額是經濟的驅動力,如果用支出金額除以銷量,就得出價格:

貨幣(money)+信用(credit)=支出總額 (total spending)

支出總額 (total spending) / 銷量 ( Q’ty) = 價格 ( price )

一個市場由買賣同一種商品的所有買方和賣方組成

例如:咖啡市場、汽房市場、股票市場和千百萬種其他市場。經濟就是由所有市場內的全部交易構成,把全部市場的總支出和銷量加在一起,就得到了了解這個經濟體運行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貨幣」+「信用」 in exchange to「商品」+「服務」+「金融資產」

影響經濟體運行的 4 個主要「行為者」有:個人、企業、銀行和政府。這 4 者無不以上述的方式從事交易,而政府是最大的買方和賣方。這個最大的經濟行為者,將影響社會經濟最重要的 2 的行為( 即「收稅」和「花錢」)交給 2 種單位去執行,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中央政府」和「中央銀行」。

「中央政府」和「中央銀行」代表政府作為最大的買方和賣方, 去執行重要的 2 項經濟活動 :「收稅」和「花錢」

各國央行控制著自家經濟體中的貨幣和信貸數量(也就是信用的使用狀況),也能透過影響利率(利息 %)發行更多貨幣(印鈔票)來實行這種控制,因此央行在信貸流通的現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常聽到美國聯準會降息、升息和貨幣寬鬆政策(QE) 就是在描述這些行為。

信貸行為( Credit )是經濟活動中最不可預測(潛藏最多風險)、也最不被人們所了解的部分

任何兩方都可以通過協定產生信貸行為。貸款人(買你的信用)和借款人(用我的未來交換你的錢)就如同在市場中進行交易的買方和賣方。貸款人( landers like bankers )希望用錢賺錢,而借款人(bowrrowers like us)則想購買當前無法負擔的某種東西,例如房子,汽車,或是進行投資,例如創業。

借貸可以同時滿足貸款人和借款人的需要 — 借款人保證償還借款總額(本金),並支付額外的款額作為代價(利息%)。利率高時,借貸行為就會減少,因為借款人還不起。當利率低時,借貸行為就會增加,因為借款人評估後認為負擔得起。如果借款人保證償還債務,而且貸款人相信這個承諾,信貸行為就產生了。

信貸一旦產生,立即成為債務

信貸看似簡單,實則復雜,因為信貸( Credit )還有其他名稱 — 債務( Debt )。債務( Debt )是貸款人的資產( Asset ),是借款人的負債( Liability )。等到借款人今後償還了貸款並支付了利息,這些資產和負債將消失,交易就算完成了。

經濟的關鍵驅動力:支出(spending) & 信貸 (credit)

那麼信貸行為為什麼對經濟活動的預測如此重要?因為「A 的支出會是 B 的收入」 — 支出(spending)是經濟關鍵的驅動力,而借款人一旦獲得信貸,便可以增加自己的支出(spending),也就等同於為經濟注入了驅動力。

想想看,你每花一塊錢,另一個人賺了一塊錢 ; 而你每賺一塊錢,必定有別人花了一塊錢。所以,你花得越多,別人掙得就越多。

某人的收入增加,貸款人就更願意把錢借給他(信用估值提高),因為信用良好的借款人具備 2 個條件:「償還能力」和「抵押物」。收入/債務的比率高,借款人就具備償還能力。如果無法償還,借款人還可以用有價值、可出售的資產作為抵押物,可以放心地把錢借給借款人,而「A 的支出會是 B 的收入」,這讓「信貸行為」得以進一步增加,進而又刺激了經濟增長,並不斷循環下去,產生了經濟週期( Economic cycle)。因此:

「收入增加」(income) > 刺激了「借貸行為增加」(credit)>致使「支出行為增加 」(spending) > 交易市場獲得資金挹注,幫助了「經濟表現增長」(economic momentum)

但是別忘了,交易的本質應該是 — 「為了獲得某樣東西,你必須付出另一樣東西」。長期來看,你得到多少應該取決於你生產多少。

你的生產力 (Productivity) 理當等同於你的收入(Income)

我們的知識隨時間而逐漸增多,知識的積累會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我們將此稱為「生產率的提高」( productivity )。一個善於創新和勤奮的人,將比那些自滿和懶惰的人更快的提高生產率和生活水平。例如:有能力的人薪水理當更高,但在短期內不一定體現出來。

生產率在長期來看最關鍵,但信貸在短期來看則最重要,這是因為由信貸行為 (Credit) 所產生的債務( Debt )才會劇烈波動 ( 見下圖 Productivity Line ),是經濟起伏的主要動力,而「生產率的提高」則不會劇烈波動。可是我們的貪念,讓我們不滿足於自然生產率所帶來的自然經濟消長,因此人們想出能夠通過信貸(Credit)讓消費(spending)超過產出(productivity)的「好點子」,但是在還債時刻來臨時,就不得不讓消費低於產出,也就出現了下途中看到的上下波動形狀。

舉凡日常聽到的所謂「泡沫化現象」和 2008 年造成的次級房貸風暴,都遵行著這些行為的軌跡所帶來的「後勁」,也是必然的結果。

從歷史來看債務量的波動有兩大週期,其中小週期(short-term debt cycle)大約 5~8 年一循環,大週期(long-term debt cycle)則大約 75~100 年一循環。大部分人雖然能感受到波動,但由於離波動太近,每天、每週都身臨其境,通常察覺不到自己在週期內的那個階段。然而,這就是經濟中的 3 股主要動力相互作用的實相。

source. Ray Dalio

這個模式,正因為只有非常少數的人會因為意識到它而開始改變自己的行為,且這些人的行為對整體經濟活動的影響力其實微乎其微,所以從過去到現在,人類的經濟活動仍持續以與上圖相同的趨勢持續進行著,這也讓我們有機會從這個模式去觀察這 3 股主要動力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它們在日常經濟中的表現。

信貸借債週期 ( Debt Cycle ) 的產生

想像一個沒有信貸的經濟正運行中,增加支出的唯一辦法是增加收入,因此需要提高生產率和工作量,提高生產率是經濟增長的唯一途徑。由於「A 的支出會是 B 的收入」,當我或者另一個人提高生產率的時候,經濟就會增長。我們如果觀察並串聯各種交易的軌跡,就會發現類似上圖的「生產率增長漸進軌跡」(Productivity Line)。

經濟的上下起伏不是取決於人們多麼善於創新或勤奮工作,而是「信貸額度的總量」。但為什麼我們信貸借債,就會產生信貸週期?原因跟法規無關,而是人的天性和信貸的運作方式。

如果不能改變人的天性,我們就該改變信貸的運作方式。

借債是提前消費,為了購買現在買不起的東西,你的支出必然超過收入,因此你向未來的自己借錢(借貸)。你給自己設定了一個未來的償還時間,時間到了你的支出必然少於收入,這就形成了一個「借貸週期( Debt Cycle)」。

週期會上升,最終也會下降

信貸行為一旦產生,就意味著為未來預留了一個借債週期

個人借錢創造小週期,多個經濟體一起借錢,就形成了大週期。信貸不同於貨幣的地方,就在於信貸觸發了這一系列機械、可預見將在未來發生的事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充分理解信貸背後的含義。

有信貸的經濟運行能增加支出,使得收入的增長速度在短期內超過生產率的增長,但在長期內並非如此。信貸不一定是壞事,只是會導致周期性變化。現實生活中,大部分所謂的錢實際上是都是信貸,2019 年美國國內的信貸總額大約為 50 萬億美元,而貨幣總額只有大約 3 萬億美元(大約憑空多了 15 倍以上)。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興久必衰,只要信貸的運作方式與人的天性行為不變,週期的產生就勢在必行不會改變。

下篇會再繼續討論為什麼景氣一不好,政府就開始實施降息。會討論到通膨和貶值的概念。

To be continue…

--

--

lee
BeReal
Editor for

On a mission to democratize the mentorship exper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