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方案多少錢算合理? 一個方案救多少人算合理?

cic
在非營利工作的路上
Apr 15, 2023

談服務方案中的「虛榮指標」和「創新指標」

第一份工作是在受暴婦女的機構上班,每個人平均三十個左右的個案,有些社工承接多一點複雜型個案,需要花比較多時間和精力去陪伴他,那麼社工的總個案量就會少一些。我們每個月都需要填寫系統的個案報告,去計算和每一位婦女的工作內容和次數,例如:電話諮詢15次、當面諮詢5次、資源轉介2次。當時對於贊助方的理解(與不理解),是原來面對著受傷的生命,我的每個承接傷痛的專業作為,都只是報表上的數字而已。

之後的幾份工作都開始撰寫方案,如同很多文組出身的社工,我討厭報告最後的預算表以及每次結案的核銷報告,我們說自己對數字不熟,而計算機最常算的是每場活動的出席人次加總。

在將近十年的工作生涯,無論身為直接服務的社工、倡議或研發部門工作,我與贊助方(企業或政府,但通常比較多是政府部門)的最近距離,就只是白紙黑字報告上的表格數字。

「這些粗略的數據只能顯示活動的狀況,並不代表干預的成效」

作者特別提到在《精實創業》中提到的虛榮指標(Vanity Metrics),說這些偏向累計或加總的參考數值,多半欠缺成本負擔及後續影響力等數據,無法確實知道成效。她說,「虛榮指標就像傳染病一樣蔓延整個社會部門」

對當時的我而言,虛榮指標的產出壓力從組織領導者蔓延到工作者,老闆主管要基層員工寫出漂亮膨脹的數字,到頭來,工作者開始面對簽到表、回饋單的數字加總感覺麻木,不具意義。

「指標是否具備意義,端看你如何運用他們」,書中提及了創新指標(Actionable or innovation metrics),「它是衡量單位層級提供的價值、成長或影響力。以商業界來說,就等同於衡量單位經濟(unit economics),例如相對於整理使用者或營收總額的每單位獲利。」

對於商業界,是否獲利的結果清楚易見,一翻兩瞪眼,客戶願意買單、有沒有賺錢。但非營利的社會部門沒有辦法如此衡量,許多價值與影響力層面的發揮都難以估算,虛榮指標就變成一個省力的捷徑,但久了卻開始讓組織陷入數字的惡性循環而忘記自己原本的願景

「有些組織可能進一步採用福利綜合衡量標準,例如挽救多少生命、受教育的孩童人數或增加多少收入。這般顯著的改進當然是一種正向效應。但會不會只反映出籌到很多錢來辦事而已?」

創新指標中提及的:價值、成長、影響力,是書中提到社會創新的三個計畫驗證的重要假設:價值假設、成長假設與影響力假設。產出對社會有效益的解決方案,需要同時兼顧這三種假設,並且隨時驗證。而創新指標和虛榮指標的對照如下:(書中p.133 提供)

對我而言,創新指標就像是對著虛榮指標窮追不捨,問著「然後呢?」

拿到了標案或大筆金額的補助案,然後呢?達到千人人次的中大型活動,辦完結束了,然後呢?幫助了幾十個幾百個的婦女,然後呢?虛榮指標容易讓組織和工作者滿足現狀,而忽略掉原本組織希望達成的願景目標。而創新指標幫助我們朝著願景前進。

--

--

cic
在非營利工作的路上

社福非營利工作的心路歷程|非營利機構 · 社會影響力 · 個人成長 · 教案設計 · 社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