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思維中的自我覺察-帶著挫敗的養分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cic
在非營利工作的路上
Jul 16, 2023

先接觸到成長思維這樣的概念是創業那時候,當時沒有考慮周全,頭洗了一半才發現要顧及的面向多,沒有商管知識的時候幾乎是手無寸鐵就上戰場。不過回憶起那段時光,每天都是光速在成長,或者說是光速的被打趴,然後再挑戰光速的站起來。如果無法抱持著成長思維,很容易困在挫敗中走不下去。

困在挫敗中的意思是:困在因為「認為自己失敗了」而產生的情緒。從小的教育養成,無論是「有志者事竟成」或革命十一次最後成功等的勵志金句或故事,都灌輸我們邁向成功是唯一的終點。因此失敗了、做錯事了,都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並影響看待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負面情緒並沒有不好,其實負面情緒是成長思維很棒的養分。因為難過、失落、懊悔等都代表著自己真心投入。但是常常會發生「我是失敗的」這樣的結論,將失敗的結果和自己畫上等號。

我認為的成長思維並不是為了「變得更強」而成長,比較是「我又認識自己多一點了」的成長過程。我發現自己的限制、我認識自己的努力、我看見自己的韌性與潛力,所以我成長了。

引領成長思維的好奇知心與發現,不是很美妙嗎?

在遇到挫敗的時候,腦中會浮現「召喚勇氣」作者在Netflix上的演講,這段演講相當激勵人心,她提到展現脆弱是真正的勇氣。在最後一段,她提到女兒游泳比賽的時候,雖然輸了比賽,但她願意再嘗試一次並且完成比賽。

讓人動容的部分是,再嘗試一次的勇氣,代表的是「我是一個面對失敗仍願意勇敢嘗試的人」,打破「我是一個失敗的人、我對此不在行」這樣的固定思維。

柔韌作者法蘭 · 豪瑟也提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領導者,在學生時期都曾經參加過運動社團或運動賽事。

每一次的比賽都會有勝負之分,在場上的全力以赴靠的不僅是平日練習、團隊默契,還需要很強大的心理韌性。讓自己在每一次得分失分、每一場的輸贏,都可以坦然且誠實的面對自己。

除了這些原因,運動也是很棒的自我覺察練習。

近日餐敘,當我提及爬山鍛鍊以及自身體力覺察時,有長輩抱持著懷疑態度。執意訴說自己不需練習就徒步走完朝聖之路的經歷,想表達「自己很強」。

若落入了強弱之分,就失去了對自身探索的學習奧妙呀。當我自主練跑的時候,開始掌握呼吸律動、核心運作等,我也發現自己更能掌握身體的不同狀況。

心理學上很有名的周哈里窗,就是在談自我認識。想像四個房間代表著不同的自己,外面有窗戶。上面是外面的人可以看見的你。左邊那一側是你站在這一側可以看見的自己。而最角落的方格房間,是無論你自己還是別人,都看不見的你。無論是你自己還是別人,都無法看見完整的你。

公開我:自己知道且別人也知道的部分,這一格越大的人,越可以增進他人對自己的了解。所有人都看得見的區域,包括自己的外觀、行為、態度等訊息。

盲目我:自己不知道,而別人卻知道的部分,如我們的盲點。所以常自我覺察,盲目我會變小,包含一些個人未意識到的習慣或口頭禪,不一定全部是缺點。(例如,我走路都會迷路,容易選擇左邊)

隱藏我:自己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部分。隱藏我越大,越難和其他交流,越不易增進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了解。在這邊的訊息只有自己知道,他人無從得知,像是秘密或個人私密的想法。通常是選擇性的揭露,我們會因為不同的對象而隱藏不同訊息

未知我:自己不知道而別人也不知道的部分,例如個人未曾覺察的潛能,或壓抑下來的記憶、經驗等,通常在愈年輕的人身上,這個區域的範圍愈大。

拓展「未知我」的區域,開發自己多元潛能,需要對自己的好奇。通常好奇之心比較常在小孩身上,成人因為習慣日常生活軌跡而忘記對自己好奇。日常生活累積經驗值,也需要好奇之心去探索並挖掘自我。

成長思維並不是和他人比較,而是注入更多的自我覺察,如果只是講求輸贏或強弱之分,不就可惜地狹隘了自己的眼界嗎。

--

--

cic
在非營利工作的路上

社福非營利工作的心路歷程|非營利機構 · 社會影響力 · 個人成長 · 教案設計 · 社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