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與融合 林內神社的再造

中正E報
中正E報
Published in
Dec 2, 2021

--

【記者 鄭宇文/雲林林內報導】

雲林縣林內鄉的林內神社於二戰時被破壞,神社主體已遺缺一大部分,近年由林內濟公堂與當地政府協力合作,除了保留原本戰後遺留下來的痕跡,也試著透過重建,再現日式文化的建築與街景,將觀光結合休閒,試圖將林內公園打造成全新面貌。

日製神社 戰後難以保存

林內神社完成建造於昭和15年(民國29年),由日本政府下令,保正(近似於現今村長)、甲長(近似於現今鄰長)監工,耗費大量民力建造而成。然而,經歷二戰時期的破壞,以及光復後的建設與革新,在民國46年時,神社大部分遺址已遭完全拆除。遭到破壞的神社,其位在林內的楊逞山上,沿著參道(註一)與鳥居(註二)向上爬,會發現原本供奉著神靈的神社本殿,其原址已經全然改建為林內濟公堂,在神社初建時期的老照片,則依然被濟公堂所保存著。林內濟公堂的董事會秘書鄭文村先生說:「這邊在過去是臺灣佔地面積最廣的神社,但是建築本體是第二大的神社。而如今從日治時期完整遺留下來的,只剩下國小與國中旁的四座路燈與神社建立的紀念碑。」

林內神社建造時期,動用大量人力。 【記者 鄭宇文/翻攝自林內濟公堂】
原林內神社拜殿 【記者 鄭宇文/翻攝自林內濟公堂】
林內神社建立紀念碑遺址,自日治時代完整保留下來。 【記者 鄭宇文/攝影】

神社或公園 修復後的樣貌

位在山坡路口的巨大鳥居,容易引起路過民眾的注意,上方匾額的刻字「林內公園」取代了原本的「林內神社」,而屋簷上也增添了綠瓦,與原本日式風貌已有所差異。不過,原本已遭破壞的第三鳥居與神橋等等的建築,透過雲林縣政府與林內濟公堂合作的修復工程,以全新樣貌呈現。鄭文村先生說:「當初政府有撥了一筆預算下來,搭配櫻花樹的栽種,將整個步道做一些造景,包括小路燈跟取水舍等等。其實林內公園的土地是屬於國有財產局的,我們濟公堂算是跟國有財產局租借場地,因此對於這些景觀的維護也會有所配合。」修復過後的公園有了新的造景,也成了附近居民的休閒活動地點,在地國小退休教師陳先生表示,最近年紀增加,比較少到林內公園來,以前幾乎每天都會來活動,順便到山上的濟公堂拜拜,但是對於神社的故事與歷史並不了解。

林內公園內街道,路旁有修建過後的路燈,重現日式文化風格。【記者 鄭宇文/攝影】
林內神社第一鳥居,匾額上為林內公園。【記者 鄭宇文/攝影】

從神社到濟公堂 文化的變遷

林內濟公堂不單只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也與整個林內公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鄭文村先生說:「當初日本從唐朝學習了很多中國文化,其中就包含了風水,因此對於當時的日本政府來說,這個山頭隱含著龍脈,是吉祥之地,於是就將神社建造於此。而在光復後,神社遭到拆除之後,林內濟公堂的創辦人,曾赴日當軍伕的張逃凡居士,也看中了這座山頭,於是將濟公尊像分靈(註三)於此。」

位於林內公園內的林內濟公堂,是在地民眾的信仰中心。 【記者 鄭宇文/攝影】

從神社到濟公堂,正統的日式文化在變遷的過程中多少會失真,然而,政府與民間積極修復的成果,已然為了林內這塊土地貢獻了觀光價值,也以不一樣的形式延續了屬於當地特有的歷史文化。

<註一>參道:是信眾到廟宇、寺院、陵園等祭祀場所參拜的道路,通常是指日本文化中,從神社的鳥居或寺廟正門入口開始,直到通往神社的道路。

<註二>鳥居:是日本神社的建築之一,傳說是連接神明居住的神域與人類居住的俗世之通道,屬「結界」的一種。鳥居有多種形狀,但大多均以兩根支柱與一至二根橫梁構成,部分鳥居在橫梁中央有牌匾。

<註三>分靈:又稱分香、分火。在中國民間信仰中,指在某座寺廟求取神佛的香火,回去供奉的行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