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合併 1+1如何大於2

總編輯
中正E報
Published in
Dec 11, 2020

【記者 余怡臻/嘉義民雄報導】

國立陽明大學與國立交通大學將於2021年合併成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大學間的合併似乎會成為未來的趨勢,教育部也在商討是否也能讓公私立大學也可以進行整併,但併校後是否能統一各校資源與合併後校區間交通設施的問題,仍需解決。

兩校合併 大學新趨勢

《國立大學合併推動辦法》在民國101年由教育部推動,讓部分規模過小、缺乏競爭力的學校與其他學校合併,提升學校競爭力和統合資源。實施的幾年來有不少國立大學合併,而國立陽明大學與國立交通大學也將於民國110年合併成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在少子化衝擊、南北教育資源不平均的現在,大學合併可能成為其中一個解決方式。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詹盛如教授表示:「公立大學間合併的困難點在於取得內部所有人的同意,而私立大學則必須要有足夠的誘因才可能會接受合併。」

目前許多大學積極尋求合併,希望可以增加學校實力。【記者 余怡臻/製圖】

多元課程 大學生選課萬花筒

國立嘉義大學由國立嘉義技術學院還有國立嘉義師範學院於西元2000年合併成,目前有四個校區,是技職與師範院校整併成功的首例。除了可以到其他校區上課以外,學生也可以利用五校免費跨區選課(註一)的政策到雲嘉其他地區修課。

但是在大眾運輸班次不多的嘉義,各校或是各校區間的來回可能對學生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在嘉義大學民雄校區就讀特教系的吳宜珈同學表示:「蘭潭校區距離民雄校區需騎三十到四十分鐘的摩托車,交通其實很不方便。」嘉義大學目前並無開往各校區的校車,需要到其他校區上課的時候必須要自行解決。她也表示:「到其他校區上課的機率不大,反而線上課程與至中正大學修課的經驗可能會更多。」

國立嘉義大學作為綜合大學讓課程有更多樣的選擇,但是其他因素也可能會限制學生對課程的安排。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詹盛如教授說:「大學合併後統整校區間的距離方式有增加校區間的交通車,但交通車的設置區取決於學生、教師的使用率;或是移動部分系所到主要校區,原本的校區則作為其他利用。」目前國立嘉義大學也在進行「3五工程」(註二)規劃,希望能將民雄校區遷移到蘭潭校區,統合校內資源。

國立嘉義大學校區間距離不近,學生需自行在各校區往返。【記者 余怡臻/擷取自嘉義大學網頁】

公私立合併大學可能性備受矚目

目前國內大學合併主要有兩種方式,包含合併後成立一所新設國立大學,並另定新校名的「新設合併」,例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還有合併後擇一校存續,其他學校變更為存續學校之一部分的「續存合併」,例如國立嘉義大學。此外國外還有「公私立合併」這個方法,但台灣目前沒有相關法案,因此沒有公私併校案例。

教育部日前委託國立中正大學對「公私立大學合併可能性」進行研究,負責此計畫的研究學者詹盛如教授表示目前可能會採取公私立雙方共同治理、公立大學為主導的模式。因為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在教師徵聘上的差異,如果要讓私立大學教師直接轉為公立大學教師可能會有增加政府財政支出、學術標準不一的問題,所以目前可能會以公私立分別管控各學院為政策。

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在營運及體制上各有不同。【記者 余怡臻/製圖】

合併後的未來 仍待觀察

在這個幾乎人人上大學的年代,大學的普遍性慢慢提高,學生在修課的選擇上也越來越多元,除了必修門檻降低、鼓勵學生可以自由選修,許多技術學院、師範學院也合併為一般大學,提供不同的課程還有專業能力。面對現今教育的大環境改變,綜合性的大學增加能讓學生往不同領域多元發展。

〈註一〉:「五校免費跨區選課」是102學年度由國立中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南華大學五校合作,學生可跨校修一門課免修課費。

〈註二〉:「3五工程」為國立嘉義大學的校內改革計畫,從2016年到2020年、2021年到2025年、2026年到2030年,三個五年的時間進行「三品人才」、「三生教育」、「三化教學」、「三創研究」、「三合校園」的目標。

--

--

總編輯
中正E報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實習媒體中正E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