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Castro 2

Ethon Lau
易見 Insight
Published in
3 min readOct 4, 2016

Castro 的开发者认为播客越来越流行,大家需要一个工具能快速发现更多好播客、方便地管理日益增多的节目。Castro 1 的框架不能承载下这一思路,Castro 2 应运而生。

让你像处理邮件一样管理播客订阅源

Castro 1 的播客列表是个 to-do list,而 Castro 2 进一步加入了收件箱(Inbox)的概念,是这次最大的变化。当订阅源有更新,都会统一显示在收件箱里,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处理它们。

你可以选择直接播放、移动到待播放列表里稍后再听,或者选择不听。其中,移动到待播放列表还有优先级之分 — — 移至列首和列尾,只有这样,播客才会在 Wi-Fi 环境上预先下载(Castro 1 是一有更新就预先下载好)。收件箱、待处理、存档,连概念到 icon,都是典型的邮件思维。

Castro 2 希望用户先处理后收听,那如何判断一期播客是否值得收听?标准显然跟邮件不同。播客的时长不短,如果先试听几分钟再决定是否收听下去,跟效率背道而驰。在 Castro 2 里只能靠标题和摘要判断,效率至上。

但这难免遇到了一些困境。那些每期必听的播客也需要每次处理,是否违背了效率?作出想听和不想听的判断后,还需要作出马上听、尽快听、以后听也不急的选择,有这样的必要吗?功能的、复杂度的增加,或许会让重度听众爱不释手,但也或许会让轻度收听播客的用户浅尝辄止。

缺乏惊喜的发现机制

没有 Overcast 那样的好友推荐机制、荔枝 FM 的社区形态,Castro 2 通过分类让用户发现新播客。但这种传统形式如果没有运营投入,订阅源容易陷入枯竭、吸引力不足。

有学习成本的交互方式

Castro 1 是个纯粹的播客播放器,而 Castro 2 则全方面强化了工具属性,这也体现在新增的收藏功能、播放控制页、节目生成链接分享(可直接收听)上。它们确实实用,补足了之前在整体体验上的缺失。

播放控制页、节目生成链接分享

如果把 Castro 2 单独拎出来看,它的交互方式是自洽的。黑底的播放控制栏和 Status bar 意味着处于最底层,暗示把白底的播客内容区域包裹着;内容区采用了 tab bar,四角的圆角也强化了这一暗示、形成卡片的特征。

但放眼 iOS 系统,底部 tab bar 有绝对地位,非置底的 tab bar 恐怕只会给用户习惯带来挑战。类似的理念在 Castro 1 里也有体现(返回上级的操作不是右划而是下拉)。两位独立开发者,似乎更希望 Castro 是个独立王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