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日誌 1|關於身體:失去習慣的呼吸、溝通能力與移動方式之後

與海的相遇:海中的空間、時間與身體

李若慈 Etta Lee
Etta Lee
Jan 31, 2023

--

這一兩年開始接觸漁業和漁村研究,常聽漁民談他們對於海面上與海面下的各種觀察:風如何影響著浪,浪與流又如何牽動著他們所要捕撈的魚群。「魚會跟著流水來,只要掌握好時間,就會和魚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相遇。」這樣的海上相遇說聽起來實在浪漫,但對於沒有長期海上經驗、對海洋也無太多了解的我來說,始終不懂流水「具體」來說究竟為何?而這樣的相遇究竟又是怎麼發生的?

「既然要做漁業研究,那也該更瞭解海洋吧。不過現在要馬上考到船員證也沒那麼容易,那就考潛水證照吧。」出於這樣的原因,趁暑假期間去了一趟小琉球打工換宿,考取水肺潛水的初階證照,也開啟了幾乎沒有在海裡游泳經驗的我與海洋相遇的過程。

(每次潛水後我都做了一些筆記,試著寫下各種觀察與感受。也因為對於水下身體感研究感興趣,想說這些筆記和文字應該某天會派上用場吧。)

左:在平靜水域進行練習時的自拍!(後面是正在上課的教練跟同學,我剛做完動作所以在一旁休息)/右:第一次下水!
我去打工換宿的「小黑人獨木舟」,店裡的各種潛水裝備、清洗桶(海水對於裝備是很危險的!),還有店貓小小。

20220712 我的第一篇潛水日誌

7月12日一共下水兩次,上午主要是在平靜水域進行一些動作的學習,上岸休息後,才真正下到開放水域(open water)。當天晚上我和潛水長阿慈聊到,說我對於隔天要再下水繼續練習這件事情感到有些害怕。我們試圖找出讓我害怕的原因,發現主因大概是:在水底下,有好多事情都跟我所熟悉的陸地截然不同。

首先,當然是呼吸這件事。

水肺呼吸因為是揹著氣瓶下水,所以當然會一直有空氣可以吸(沒意外的話,大概是不會在海中溺死),但無法習慣的是,必須改掉用鼻子呼吸的行為,用嘴巴咬著二級頭吸氣、吐氣。每次只要一不小心用鼻子呼吸,面鏡就會進水。(另一點不習慣的是,在水底下用二級頭呼吸的聲音好大喔)

後來才學會,為了避免浪費氣瓶中有限的空氣,必須要深吸、深吐,盡量把每一口氣吐乾淨,但是吸氣時只要吸一點點就好,這也是為了控制身體的浮力,避免因為有太多空氣而一直上浮。我就常常因為沒控制好呼吸,沒有把肺部裡的空氣吐盡,所以一直往上浮。

左:別人都在底下,只有我浮到幾乎快到水面上且下不去。右:因為一直浮上去然後也沉不下去(甚至已經配重超過我體重所需要的鉛塊了),潛伴只好上來幫我往下拉,這一刻被另一位潛伴拍下來,看起來很浪漫或神聖??

接著,是關於溝通。

因為不能講話,所以下水前的課會學習幾個常用的手勢,包括注意、上升下潛、不OK、有海龜等等。但下水後遇到的狀況哪有這麼簡單!

下潛之前,教練會先確認所有人是否都準備好,接著便會以大拇指朝下,示意所有人放掉調節器裡的空氣,開始下潛。7月12日進行平靜水域練習時,是我第一次在踩不到底的海中下潛,整個人滅頂,並開始依靠氣瓶呼吸。

下潛後,我馬上開始感到緊張,呼吸明顯變得急促,明明有空氣可以吸,卻覺得自己快要窒息。下水後教練會頻繁地以手勢確認所有人「OK嗎?」,我馬上擺出「不OK」的手勢,他問我怎麼了,我說不出來(沒錯,真的說不出來),只能一直擺出不OK的手勢,甚至因為無法有效表達與溝通,所以越來越著急,呼吸越加急促的情況下,窒息與缺氧的感覺越明顯。最後我擺出了上升的手勢,想要趕快逃離這個空間。

「很多問題無法在水下明確講出來,所以就要簡化。」阿慈對我說。(想到朋友總是說我是個話很多的人)。另外,除了反應自己的狀況給教練外,更重要的似乎還是學會在水下自行排除大部分的問題。比如在長時間使用口呼吸之後,我會容易感覺到喉嚨乾,或甚至會痛,便嘗試透過咳嗽來緩解,或是在吸氣時避免讓空氣直衝喉嚨。

最後,是關於身體的控制。

為了減少身體的耗氣量,除了必須控制呼吸外,還需要減少身體多餘的動作。剛下水時,教練說我的踢水動作還不錯,但手卻會習慣在水中亂揮亂動,發現這大概是因為海中不同的重心與移動方式使然。我總是試圖想要透過手的揮動,來控制自己維持直立,或是能夠順利翻身而不受浪所影響。

我在20220712的潛水日誌中寫道:

完全抓不到重心!不喜歡那種「無法透過使力,就能控制身體的感覺」。像是在平靜水域進行練習時,都是採跪姿,在沙地上,我的大腿一直使力,想要讓自己定在海坪上,像是在陸地上以腳著地那樣,盡量讓自己不要飄動,因為很怕浪一來,我稍微一飄,人的重心就會偏掉,接著可能就會無法再回復到剛剛的動作,或甚至整個人就翻車或倒頭栽了。

在平靜水域練習時的狀況,跪在海底進行動作的學習。這次是在模擬面罩在水底下被踢掉或是被浪打掉的狀況,並學習在水底下自己重新帶回去。(我脫掉面鏡後可能因為有點怕水,露出好笑的表情,結果教練在一旁比YA)

我努力想要維持身體直立、頭上腳下的狀態。每次以類似盤腿的姿勢在海中休息時,最怕的就是腳的重心高於頭。這才發現自己一直無法習慣這種飄在量體空間中的狀態,沒有身體的哪個部位為重心G向下,而地面同時給予相同的力作為支撐;在水下,是全身都被海洋包覆著。

那是一種宛如漂浮在太空中失重的狀態。想要在無底可踩的水下移動自如,欲在沒有穩定路底可以支撐的水底行走,不能再全身出力、繃緊肌肉地使用,反而需要放鬆身體,感受波浪,隨著浪移動、前進或翻身。

記得這裡應該有大概10公尺深,難得在水下處於這樣一個直立、頭上腳下的狀態。但左圖在幹嘛好好笑很像在投降。

把自己想像成是水或魚吧!

7月14日,是我第三次下水。前兩次一起上課的潛伴,已經有不少自潛經驗,所以一起學習時,總是他在等我,但這天的潛伴下水練習的經驗比我少,所以花了一些時間在等他,因此我就多了一些時間慢慢去感受與觀察自己身體、水流以及周遭世界。

在水下進行自救動作學習時,教練會一對一教學,另一位同學會被安置在水面上,或是在安全的水面下。當天教練要我抓著水底下的一個石頭等他,那時,幸運地看見一隻大約只有一個拳頭大的小獅子魚貼在地面;那天有些流水,雖然不強,但只有抓著石頭的手固定在那一個定點,幾乎貼在海床上的身體則是隨著流水飄動,像是圓規一般,只會繞著中心轉動。沒有手可以抓住石頭的小獅子魚,則靠著牠的鰭扶住海床。當左側的流水過來,我的身體便往右邊飄過去,小獅子魚則也會輕輕地往右側飄去;若流水來自右邊,我跟小獅子魚的身體便會一起往左邊飄過去。

終於更清楚地感受到所謂流水了。甚至能夠清楚感受並意識到,我正在跟其他非人生物一起在同一個環境中,共同存在於這片海洋中,並一起感受與經歷海水的流動。

前兩次下水,教練跟潛伴總是不停地說「有流」,但我什麼都感覺到,這一次,我試著放慢速度,終於感覺到他們說的「有流」了。因為當天在潛行時,我不再只是死命地追著教練,並且努力地踢水(然後一直一直都處於好累好喘耗氧很高的狀態),而是放鬆身體,並試著對於我所存在的周遭世界有更多觀察,我開始能夠意識到自己何時處於逆流狀態,因此踢水時會比較累,而何時處在順流,因此非常輕易地就能往前移動。

放鬆身體,放慢速度感受海水,此時想起教練提醒我的「手不要再亂揮亂動的」,我試著調整不同姿勢,試試看怎麼樣可以讓動作更流暢、更流線。比如我學教練把左手握著右手的手腕(而他右手會拿著相機),或是把手擺在身體的兩側,盡量讓手不要亂揮;或比如在踢動時,我讓身體也跟著左右稍微晃動,盡量讓腳的擺動、身體的晃動、水的流動是一體的。

我的潛伴大黑,學水肺之前就已經有不少自潛經驗了。

7月12日,結束第一天的潛水練習,準備迎接隔天的訓練。那晚,阿慈對我這個仍然還是有點怕水,且不習慣水下所有一切的人說,「所以不能把自己想像成是人啊,要把自己想像成水,或者是魚啊!」

(下文)潛水日誌 2|關於空間與時間:水下的量體世界

那最後就放一張我跟小丑魚的合照吧!(還有我長得很像海葵的金髮)

--

--

李若慈 Etta Lee
Etta Lee

2000年生,彰化花壇人。 台灣大學生傳系(以前叫農業推廣),雙主修人類學,但其實愛人類學比愛本系多更多。關注台灣的土地議題,參與樂生保留運動與反核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