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日誌 2|關於空間與時間:水下的量體世界

與海的相遇:海中的空間、時間與身體

李若慈 Etta Lee
Etta Lee
Jan 31, 2023

--

(前情提要)「既然要做漁業研究,那也該更瞭解海洋吧。不過現在要馬上考到船員證也沒那麼容易,那就考潛水證照吧。」出於這樣的原因,趁暑假期間去了一趟小琉球打工換宿,考取水肺潛水的初階證照,也開啟了幾乎沒有在海裡游泳經驗的我與海洋相遇的過程。

(前文) 潛水日誌 1|關於身體:失去習慣的呼吸、溝通能力與移動方式之後

20220712 我的第一篇潛水日誌

終於感受到量體感了!!那種一望無際的感覺,像是在超級大型水族箱裏面(從我僅有的經驗知識裡,這是我最接近的感受了),頭頂上有陽光照進來,底下則是超級超級深的空間,哎喲講不清楚……第一天潛到最深的距離,大概有12公尺,這樣竟然就有四層樓了!但是卻沒有那種,在陸地上看到四層樓的感覺。當天海水頗清,能見度還不錯,從底下往上看到海龜和獨木舟在水面的感覺也好奇妙喔,因為光線影響,畫面看以來有點透透的,有點影子,看起來很遠,卻也沒真的有那種距離感。

這張很有浸淫在海中、被海洋包覆的感覺吧!(我頭頂上還正好有一艘獨木舟)

大四下,修了一門海洋科技、治理與保育的課程,開始翻轉了我對於海洋的認識。Steinberg與Peters (2015) 在 “Wet ontologies, fluid spaces: giving depth to volume through oceanic thinking”一文中,讓我們看見不同於陸地的海洋經驗,作者提出移動性 (mobility)、迅速 (rapidity)、流動 (fluidity) 的水或魚,以及深度 (depth) 等幾個特性來形容海洋,指出海洋是不斷在改變的,且我們應該以量體、三維的方式來理解海洋。

海洋作為一個三維的量體 (volume),會受到地球系統的各種活動而發生改變,包括潮汐、風、重力等大規模運動,因此,海是一個不斷攪動 (churning) 且漂流 (drifting) 的空間,它也是一個暫時性的地方。當海洋這個量體移動或改變時,我們便也無法以「定著在一特定位置」的觀念來理解它。這挑戰陸地的情況,也挑戰我們如何思考空間政治,以及時間的觀點。

這的確翻轉了我在知識上對於海洋本體的認知,但直到下水那一刻,我才真的用身體去理解所謂量體感是什麼狀態,而那些海洋的物質性究竟實際上又是如何。(關於這些身體感受,以及我在水下的觀察,希望底下的文字能夠盡量貼近的呈現出來。)

關於空間:海洋作為一個量體世界

關於上一篇提及的,我下水時不安與緊張的原因,其實還包括對於海中空間感的不熟悉。

覺得自己在裡面完全沒有方向感啊!沒有什麼可以定位的地方,或是標誌自己所在位置的方式。但在水下真的有好多好多地方可以看,不是指水下環境很精彩(確實也很精彩沒錯),而是因為像是飄在半空中,我周圍的360度,不對,那已經超過360度了,總之就是整個上下左右環景都是我視野可及的範圍。因此,若沒有控制好上升速度,可能就會不小心跟斜後方的人差點撞上,或比如沒有控制好方向,我就會正好游在教練的正上方,每次都很怕他沒有注意到,然後就撞到我(但我覺得他肯定都有看到我在哪裡啦)。(20220712 潛水日誌)

在水底下,人跟人或是人跟物彼此間的相對位置可以有很多種,平時走在路地上,周遭的人頂多出現在我的水平的前後左右,但是在水下,卻可能出現在我身邊任何地方(記得教練總喜歡提醒我們,如果在水下找不到人、看不到教練時,記得也往你的斜後方看看,可以說是水下的視線死角吧?)。這種互相交疊的感覺很特別,船隻或是獨木舟可能在我的頭頂上,而海龜會出現在我之下,甚至當看到海龜慢慢往上、向著陽光游動時,則會更清楚意識到我正身處於量體之中。

小琉球真的到處都是海龜。左:好開心跟海龜合照了。右:阿阿怎麼辦越來越靠近海龜了我不要被罰30萬啊(雙手舉高表示我沒有碰到牠喔!)

關於波浪:學習人浪合一

這次訓練的最後一隻氣瓶,是從龍蝦洞出發。因為蛙鞋不好行走,所以我們都是穿著溯溪鞋踩過沿岸的沙地和礁岩區,直到浮在海上時才套上蛙鞋。那天拎著蛙鞋要走出去時,走在前面的教練轉頭提醒我們,「有浪,先停一下。」並指示我們站穩腳步,等到浪濤過了之後再繼續移動,過程中大概這樣中斷了十幾次。前幾次下潛都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這次甚至必須努力地壓低重心、以側姿站穩,才不會被浪擊倒,其中幾次,重心不穩,幸好一旁的教練即時伸出手讓我抓住,但某一次還是沒能穩住,直接跌坐在礁岩上,左邊膝蓋還瘀青了(但明明都已經隔著頗有厚度的防寒衣了!)。心想今天浪況究竟多遭,後來才發現,前方有一艘船潛團的船隻駛過,這些波浪正是它所掀起的,完全沒有料想過一艘位在遠方且不算大的船隻所造成的浪,竟然能夠這麼大。(20220715 潛水筆記)

當天下潛的龍蝦洞,大概是因為旁邊就是港口,所以才比較會碰上船出港。左圖:潛水走下水的樣子。右圖:龍蝦洞旁的魚港。

過去,海洋被視為一無所有,只有波浪。但Steinberg與Peters (2015)認為,正是因為波浪,才讓海洋富有生產性,並能夠讓我們了解其中的空間、時間與運動。波浪,牽涉到多重元素的作用:空氣改變了水,接著擾動了水面上流動的空氣,在這持續互動之下,波浪才因此產生,而波浪也會因此是水平或垂直或傾斜地移動著。

當人在波浪之上或是之中活動時,會同時與海洋有著觸感與情感上的接觸,例如衝浪時,衝浪客會浸淫在波浪之中,產生親密的連結,甚至達到人與浪合而為一的狀態。衝浪之地是不穩定的、臨時的且不一致的,因為衝浪之地的浪淘,是一個隨時從特定節點匯合的流動,是在特定時間和空間下出現的地方。因此,人必須感受浪,與浪緊密結合,才能在之中活動著。

在龍蝦洞做最後一潛!左圖是下水前,右圖是上岸後。w/ 潛水前輩Rex (左)、教練明德 (中)、一起學習的潛伴世浩 (右)

關於時間:水下的「即時時間」

在流動水體中移動的感覺,以及海洋的攪動(churning),都是鑲嵌在身體中的,因此在水中,身體經驗是重要的。不只是衝浪,還包括航行與游泳,當然,潛水也有著相似的與海洋相遇的經驗。

海洋的暫時、不穩定與攪動等物質性,都讓我們重新用海洋思維來思考海洋的時間與空間概念。上述這些水中活動不同於陸地上的移動,Steinberg與Peters指出,爬山時,我們通常不會意識到正在穿過的地質與地貌的形成過程,這是因為地形運動的地質時間 (geological time) 非常緩慢,我們難以察覺,且幾乎不存在於人類經驗和認知中,也不需要即時觀察。不過,在進行衝浪或潛水時,海洋的運動便不能置身於我們之外,反而必須隨時注意海浪的狀況而調整自己的移動方式或是任何舉止,達到人浪合一,這便是海洋隨時在運動與改變的即時時間 (real-time) 。

在進入海洋前,若沒有思考它的流動性,在其中的活動就會顯得困難甚至危險。因此,需要熟悉波浪與流水,觀察這個隨時在變動的、不穩定的空間,甚至達到人浪合一,才有可能自如地在其中移動。

與海洋相遇的流動性

這些水下經驗都指出,我們不能夠再用陸地這樣一個穩固且鮮少變動的視角來理解海洋。我們漂浮在海洋之中,而整個世界都圍繞著我們,去感受到在這之上的天空與之下的水。不只是物理上的存在,而是意識到整個地球系統的運動,風、潮汐、重力等都影響著我們所身處於的海洋空間,一個持續在變動的量體。

這樣的潛水經驗,似乎真的讓我慢慢理解到何謂流水、波浪,也對海洋有更多認識,我這也才感受到那些文獻中所謂的在三維空間的沉浸 (immersion),一種被海洋包覆著的狀態。

--

--

李若慈 Etta Lee
Etta Lee

2000年生,彰化花壇人。 台灣大學生傳系(以前叫農業推廣),雙主修人類學,但其實愛人類學比愛本系多更多。關注台灣的土地議題,參與樂生保留運動與反核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