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悶著頭做,「阿笠竹工」如何在竹藝教學中自我實踐與創新?

Evoked承誌
Evoked 承誌
Published in
9 min readJan 5, 2019

若說「型隨在地」是工藝的特質,那麼一項工藝的本質與精神如何隨工藝師而呈現也是。

年初在一次臺灣文博會的講座中,我們聽到策展人徐景亭分享年輕世代工藝師如何於當代發展工藝,其中即是這次透過文章想和大家分享的「阿笠竹工」。「阿笠竹工」的創辦人許阿枒曾是位劇場、媒體產業與平面設計產業工作者,幾年前開始她帶著三個工作經歷與所面臨的成長課題漸漸走向竹工藝。阿笠竹工的成立,使創辦人許阿枒從一位竹編「學習者」成為「教學者」,透過學習與教學雙向的互動過程實踐她對於工藝的理想。對她來說,在阿笠竹工進行的教學其實不單只是教授工藝,還是一種自我實踐以及與大眾溝通竹工藝內涵與知識的方法。

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除了想和大家分享她如何從一個人的「學習」走向一對多的「教學」,以及如何從一對多「教學」到多人一起「共學」的過程之外,也藉此與大家分享她如何在實踐過程中回應自身面臨的課題。

阿笠竹工工作室 (攝影:陳妍君)

從「學習」到「教學」:竹編工藝是價值觀與生活哲學的體現

我們常從文化資產保存的角度去看當代工藝的傳承者,認為他們是基於認同與使命感;然而就許阿枒自己而言,竹編工藝是價值觀與生活哲學的體現。

「藉由學習竹工藝,透過竹工藝的媒介,認識很多人,給我很多不一樣的看法或是學習。我也在學習竹工藝的過程中,有很多挫折,你就會開始學習跟自己對話。」

而當我們問起為何會離開舊有的工作成立「阿笠竹工」時,許阿枒回答,「我是一個好奇心蠻重的人」。在媒體產業工作期間,許阿枒曾採訪與工藝師合作的設計師,幾次採訪之後心中不禁有著一道疑問,「透過設計師繪圖後交付於工藝師製作的產品,是否能夠在未來穩定量產呢?」藉著多次採訪觀察後,她發現單就竹材、竹工藝運用於產品設計的運作模式而言,這似乎不是一條能走得長遠的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原在設計媒體工作的許阿枒開始斷斷續續地運用排休的時間,特別從北到中部學習竹籐編織的課程長達6年,也開始思考放有什麼不同?」

因此,許阿枒帶著這樣的思考,常識自行開發竹玩具,但同時卻也因悶著頭做、與眼界不夠寬而吃了些苦頭。「當時做得很悶,那時候眼界跟心胸都不夠高,我做的東西怕人抄襲,根本自己悶著頭在那邊弄,然後也不知道這個東西市場接受度是什麼。」後來,許阿枒找朋友體驗她所規劃的課程,透過彩繪竹管小動物的課程進一步了解參與者對於竹工藝的想法與課程反應。談到此時,阿枒彷彿回到與參與者相處的時光,有感而發地說,「跟人互動有一種神奇的感覺」,而與人互動之間產生的情感交流也為她後來成立阿笠竹工撒下一顆顆種子,促使她仍毅然決然地設計一套竹工藝的教案,向政府申請圓夢計畫。雖然當時申請並未通過,然而評審們的一席話卻推了許阿枒一把,讓她抱著想做起來的決心投身於竹編教學。

以教學為一種溝通方法,讓學員認識竹工藝的前店後廠

若我們對於一門工藝的認識僅停留在學習其技藝,往往難以認識工藝的特質與內涵。在「阿笠竹工」的竹工藝課程安排比重上,竹編體驗課僅佔三分之一,最常開的課程其實是教大眾如何處理竹材。對此,許阿枒強調課程如此安排的原因在於她深感「體驗課比較像是消費性質」。以阿笠頗受歡迎的竹扇課為例,竹扇所使用的竹材是機器剖製,機器的生產條件下僅能夠剖出長度40公分的竹片,因此在此材料基礎上發展的形式相對而言有限。因此,許阿枒認為「若常用這個材料來開課,不知不覺可能會加深大家印象:這個竹製品不耐用。」她亦認為,這樣的課程型態雖然提供較低的門檻,讓想學習竹編的人進來,然而卻是一種對於工藝師與工藝的消耗,亦未能真實地傳遞竹工藝內涵與知識。即使是入門的竹編體驗課,在課程之前阿枒會安排20分鐘的時間,將竹工藝賞析課的內容濃縮分享給學生們,包括向學員介紹臺灣竹子種類、各種類竹子的特性與能耐,並且向學生們展示劈竹等。如此的課程安排無非是希望讓學生們能在了解竹工藝的同時也能在參與過程當中開始認識並尊重這門工藝。

竹工藝賞析課(圖片來源:阿笠竹工)

或許,你仍會對此產生疑惑,「竹材處理」的課程安排的意義為何?這當中其實蘊含著兩個許阿枒想傳遞的核心關鍵。其一,在勞動過程當中提升參與者對於竹工藝的認同與認識,許阿枒認為「你可以不用傳承、不用變師傅沒有關係。但我保證你今天學了之後,你回去看到手工藝、竹編的東西,你不會跟別人殺價,我覺得這件事就成功了一半。」其二,在藉由身體經驗認識竹工藝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對於周遭的竹編器物能夠回應,最直接地就是反映在竹編品的購買行為中。許阿枒認為藉此一方面能夠讓學員對於市場上販售的竹編品有更清楚的輪廓之外,對於品質與價格的關係也能夠有判別的基礎;另一方面則亦在勞動參與中得以體認在竹工藝中,必須經歷相當的工序與時間之後才能夠產出一個平滑的竹篾,之後才能夠接續著透過編織技藝成就我們眼前的竹藝品。

竹工藝賞析課 — 竹材處理 (圖片來源:阿笠竹工)

在「阿笠竹工」教學內容規劃與設計之中,學生得以推開認識竹工藝的那扇門:在那扇門後,許阿枒向大家溝通竹工藝的內涵與前店後廠,學員則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體認一件竹藝品的誕生,背後不僅是如何剖竹、編織,還有環環相扣的許多要素才能夠成就,如竹林成長的生態、氣候風土、竹材特色、如何取材等,而這些項目總是比編織一件竹藝品籃還要多花上好幾倍時間。

從「教學」到「共學」:共創的學徒關係與當代工藝師交流

目前許阿枒共有6個學徒一起在工作室學習,學徒們的背景從服裝設計、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獸醫還有小農等專業領域。而當天我們所見到的布招牌、 回收木料所製的材料架、教室牆面的油漆粉刷其實都是學徒們用上課的時數換來的。「你上多少時數的課,我們就換幾小時的工讀」。即使傳統與當代師徒關係有許多討論,從許阿枒對於學徒如何學習竹工藝的制度分享中,我們看見了一位工藝師對於當代師徒關係的看法與回應。她認為師徒關係應能是為良性循環,透過共同合作研發,結合彼此的專長共生共創,能讓竹工藝的發展與傳承越來越好。

(左)學生們於工作室剖竹篾的情景(右)由學徒繪製的招牌旗幟 (攝影:陳妍君)

而除了共生共創的學徒關係,許阿枒於2018年的臺灣文博會中提出【竹工藝生產線】的行動藝術快閃活動。在此次展演中,與關廟的蔡惠婷、竹山的吳誌維和淡水竹箔工房阿森老師合作,四個人一同於展覽現場,以三個小時的時間為限,展演從剖竹開始到編織一個籃子,分工合作的竹工藝生產過程。透過臺灣文博會的場合展演,『讓大家知道以前如果他是在工廠端,真的就是這樣分工模式,每一個人是一個步驟,在這個過程也會發現其他人的「手路」』另一方面許阿枒藉此也想傳遞「這一個景象是表演出來給你看的,目前已經沒有,現在都是單打獨鬥。」

雖然這次的聚會因展會而發起,然而有意思的是,這樣的工藝師聚會似乎是一種當代對於竹工藝產業傳承發展課題的回應 — 以當代的視角與思維試圖突破現今工藝師單打獨鬥的局面。

除了學習、教學與共學之外,透過田野踏查尋找臺灣竹工藝的文化語彙

在學習竹編到教學竹編的過程中,許阿枒有感於臺灣竹工藝教學系統,除了仍承襲著二戰前日本研習所的模式,連匠人的思維也仍處在代工時期。對此,她開始思考若要往前邁進,尋找並嘗試建構臺灣竹工藝的文化語彙勢在必行。因此從2017年4月開始至今,許阿枒自發性地以內部者的觀點,透過錄音、錄影、文字紀錄、就地架設簡易攝影棚等方式,至臺南關廟、嘉義縣、貢寮、臺東等地區進行竹工藝田野踏查,一一採集竹工藝師的口述歷史與作業型態,紀錄各地區的竹編品與竹編技法,以及所使用的母語和專業用語。

許阿枒與我們分享幾個田野踏查的經驗。其一是竹編技法或許在不同區域之間大同小異,然而竹編造型及竹材的運用則因地區而有所不同,例如「新竹寶山村的耆老,他會用兩種材質去編織」。從寶山村的經驗中,她體認到當要編織一個特定的款式時,是要用某一種竹子才做得出來。此外,也發現臺灣竹編產業型態的多樣面貌,比如有些工藝師是校長兼撞鐘,從取材到販售都自己來;有些地區分工明確,該地區宛如一竹工藝的工藝村。又或者,竹編的工序與技藝在不同族群的語言中也相當具有差異與趣味性。

編籃工藝田野調查-嘉義六腳鄉塗師村 (圖片來源:阿笠竹工)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許阿枒發現在田野中所拜訪的師傅們有一半以上都是自學,對此她說:「就像做菜一樣,其實以前這些都是生活的技藝」,許多人都是在日常耳濡目染當中學習,或者透過回憶以前的人怎麼做的過程中慢慢地將如何取竹、製竹與編竹的技藝找回來,「它是一個生活的景象」。

相關影片:阿笠竹工:走揣台灣篾仔01

給年輕世代的心裡話:10年跳錶的決心加上不斷地學習,從傳統與文化底蘊中學創新

從一位竹編「學習者」成為「教學者」,許阿枒透過學習、教學、共學,以及田野踏查實踐她對於工藝的理想。我們除和大家分享她從的過程之外以及如何在實踐過程中回應自身面臨的課題之外,也請她分享一些給年輕世代的心裡話。

「沒有人能夠幫你一直做代工,這些年長的工藝師還能幫你做幾年呢?」

許阿枒一語點出設計師繪圖請工藝師幫忙製作的問題,若我們不能夠接觸、熟悉、學習這門工藝的技術,該如何創新,以及如何面對缺工的現狀呢?她認為學習工藝需要具備10年跳錶的決心,「除了不斷地學習,沒有別的。」

許阿枒正是扮演著這樣的角色,運用過去在劇場、媒體、平面設計的經歷和工藝的專業,讓大家發現工藝在當代詮釋、傳承與發展時,技藝與內涵並驅的可能性。此外她也再次提醒找出文化樣貌或語彙的重要性,也期勉大家要能夠成為願意爬梳歷史、對生活有感的人,而且要能夠與他人溝通,因為「悶著頭做就能夠有一片天,是不太符合這個時代需求的。」

文/ 陳妍君

編/ 謝宇婷

--

--

Evoked承誌
Evoked 承誌

「Evoked」以專題方式,紀錄不同領域的當代創作者/行動者如何回應從過去而來的召喚,從博物館、部落、社會實踐家到創作者,盼望能讓更多人意識到,唯有經過深度思考跟同理的行動,才能真正讓文化穿透皮相、趨近本質。FB:https://www.facebook.com/Evokedzin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