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若不閱讀,創作出來的事物就僅能停留在表象-唐草設計總監陳國政的文化田野書單

Evoked承誌
Evoked 承誌
Published in
9 min readSep 20, 2018
邀請國政來分享田野書單似乎是再適切也不過。國政說起話來頗具學者風範,但絕非僅是能言之人。從在學時期跟著教授跑社造現場開始,深入議題現場與各方打交道的實務經驗就不曾少過,而他也確實擅長。早年他統籌數場文博會和公私部門的大型專案,近年來則轉為專注台灣跨領域工藝設計與展覽,不變的是他始終以編輯之眼,策展之思彙整台灣工藝文化現場的動態。國政的書單映照出的是他所認為一位文化參與者須有的視野跟特質,值得所有文化工作者納於懷中,時時自省檢驗。

進行文化田野的必需:壯闊的視野、細緻的觀察、學習的姿態

陳:我想先釐清一下,我的田野經驗皆是來自實務。這可以回溯至我念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的時期,當時我的論文題目並沒有太多先例,自然沒有任何參考資料,於是我那兼具博物館學和人類學背景的教授直接跟我說:「你除了做田野別無他法。」於是我們一個個列出相關得博物館單位再拜訪,很有趣的是在那之前我從未修過正式的田野課程。

E:這樣似乎更符合我們的題目。Evoked 團隊也幾乎沒有相關背景,僅僅因為對題目的熱情才開始相關的實地拜訪和資料,在進行這樣田野的過程中常有不知道怎麼整理或繼續下去的時刻,有時候文字會成為持續的力量。我們在這單元設想的書單不會是論文文字,而是能成為力量的文字。還是你能分享一下影響你深刻的書。

陳:我覺得要做文化田野,最重要的是要壯大自己的文化視野。據我觀察,年輕一輩因為資訊的取得太容易了,常常鎖定一個題目就直接鑽研下去,反而很容易被侷限。這種狀況下,田野能使你接觸到脫離你生活軌跡的事物。唸書時很好,我的教授因為是學者,在當時灌輸我很多南島相關的知識資源,但我依舊覺得只要有機會都要接觸不同文化的歷史,也就是差不多的時候我看了《槍砲病菌與鋼鐵》,才翻第一頁就一路念完。

《槍砲、病菌與鋼鐵》 賈德·戴蒙著,時報出版

我熱血沸騰地著迷於這本書提供的世界觀,常常我們接受的知識很片面,但這本書給了我很多新的觀點。例如中南美洲會被入侵的原因,其實是病菌傳入,這是過去單純念文科的我們不曾想過的事,他用另一種科學的角度去看,也讓我意識到所謂「觀點的面向」。常常我們講工藝就會想談技法,但其實我們也可以用歷史或是宗教來詮釋。我們看事情容易過於片面,這本書完全是帶我到了新世界。好笑的是。我一開始完全不知道這是鉅作,是後來才知道這是美國大學生的必看著作,今年上半年在紐約坐地鐵的時還發現對面的黑人也在唸這本書,覺得被連結起來了。我想這本書真的可以給年輕人看待世界的方法。

另一個我想說的很重要的事是「觀察」。做田野時你得時常觀察周遭,年輕時讀了《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想法是如何培養對身邊事情的關注。常常有人說我很會聊天,其實不盡然,我倒覺得是因為我會注意各種事,從一個人穿的衣服到香水,這一切勾勒出一個人的另一面。很可惜的是,現在很少人會教你怎麼觀察。這本書記錄了作者在地鐵上的喃喃自語,去敘述他看到的世界,其中的內容雖然不如《槍砲病菌與鋼鐵》影響我這麼深刻,但教了我如何在城市中擔任一位偵探。

還有一本《廚房裡的人類學家》。這是本從飲食切入的書籍,但讓我感動的是作者她親身實驗了所有事!你可以從書中看到她拋下了現實中作為研究者的標籤,全心地投入題目中。我覺得我自己無法做到這樣的程度,我認為自己更像是一個觀察者,而無法成為參與者。我習慣有距離地看待事情,這樣才會客觀。

(左)《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 馬克.歐傑著,行人出版/(右)《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莊祖宜著,新經典文化出版

當一個人是觀察者的身份時,我覺得姿態要放很低,常常我跟我年輕的同事一起去做田野時,我會一直提醒大家說:「你的姿態要更低一些。」千萬不要流露出你是都市來的,或是只是來收集資訊的姿態。我寧願蹲下來聽他們說話,因為這些老師都比我們還專精一項技藝,我們是來學習的。很意外地很多人卻不是這樣做事的,許多編輯一到當地就直接問:「亮點是什麼?重點是什麼?」我覺得這是為什麼很多部落老師很抗拒採訪這件事的原因,因為你只是來收集一個報導,消費我的故事而已。

我曾經在寫部落工坊的專欄時,問了工坊的老師:「如果要跟大家說,你想跟大家說什麼?」這個問題讓當時工坊的人很驚訝,因為他們接受過那麼多採訪,從沒有人問過他們想說什麼,也是這時他們才卸下心防,認為你的確是站在我們的角色,替我們傳達理念。

沒有真實體驗的網路世代:踏出習慣的世界才能讓事情發生!

E:談完了影響你的書,想問問常與設計師一同工作的你,你認為設計師是否需要閱讀呢?若要推薦的話你會推薦哪些書給設計師呢?

《尋百工》 祁台穎、林品儀、紀岱昀、廖祿禎著,遠流出版

陳:我覺得這可以分成兩種書來談,一種是工具書,設計師可以藉由翻閱這些充滿畫面的設計書籍刺激想法;另一種是為了增加厚度的書,人沒有閱讀的話,創作出來的許多事物很容易停留在表象。若要推薦設計師的話,我想我會推薦由《尋百工:四個年輕孩子與一百種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這本書是由陳俊良和馮永華教授在輔大教書期間,帶著專題學生一起搜集一百個工藝家的故事,其中包含製香、剪黏、神像彩繪等,從各職業的技藝文化來闡述,很值得一看。我還想提另一個對我也有重大影響的紀錄片《蘭嶼觀點》。我時常覺得台灣過去因為島嶼的侷限,觀點也跟著相對地短淺,所以我當時看到這個紀錄片時非常震驚,在這麼小的土地上你能同時討論核四、經濟、種族。想想胡台麗老師可是相當地資深,在那樣的年紀還有這樣的熱情完成這部紀錄片,相當讓我敬佩。

由胡台麗製作的紀錄片《蘭嶼觀點》

閱讀不應該侷限書本,影片、人、生活體驗都應該被好好閱讀。剛剛不是提到《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嗎?我想說說另一個我很喜歡的日本節目「ぶらり途中下車(中譯:日本電車之旅)」,在節目的每一集中他們都會挑好一條地鐵路線,然後隨意、沒有目的性地下車逛街,可能剛好逛到一個小工廠就進去看看裡面有什麼,接著故事就這樣地展開了!當然這節目一定是有安排好的,但是這仍舊使我驚嘆:哇!生活裡真的有太多事可以發覺,只是我們都搭同一條下。這使我滿喜歡提早下車的,偶爾我們還是得踏出去習慣的世界,人還是要有好奇心嘛!這才能夠激發出更多事情。

E:我聽起來你很享受沒有目的性的探索,藉此找到新觀點。

陳:沒錯!這也讓我什麼都可以聊,我想這樣的過程才是最好玩的,我不喜歡問設定好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去採訪常常會得到一個漂亮、制式的回答,我習慣進一步地追問:「為什麼?」進一步地拆解他的回答。這樣他就會遲疑,想說:誒,他真的沒想過這件事,以此開始自然地展開一個新的討論,這才是有意義的。

E:回到給設計師的書單,除了像《尋百工》這種講述技藝文化的書籍外,還有其他的推薦是關於設計背後的思考嗎?

陳:那樣的話我想推薦由台灣工藝中心出版的《台灣工藝》。這本書在講台灣工藝之父顏水龍,我認為是台灣年輕設計師跟文化工作者都該讀的一本書。它可以讓你溯本根源地去看我們的土地,帶你了解台灣脈絡的一本書。現在年輕人很多說要認識這片土地,但我總覺得當中很多人這麼做只因為這是一個潮流,我很希望設計師都能好好地回首過去觀察自己的文化並沈澱,不要一昧地採用西方觀點詮釋,反而該自省、整理自己。

《台灣工藝》顏水龍著,遠流出版

E:你會期待設計師看完這些書後,怎麼運用在設計上或是能協助他們解構文化內容嗎?

陳:這很見仁見智,很多事情就是發生在當下的瞬間。我總覺得大家缺的還是現場的體驗。前陣子,有個設計師要做菜刀品牌,在過程中有些迷失不太知道怎麼繼續下去,我在這之中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設計師們竟然都只在網路上找資料,他們會跟我分享他查到的全世界的菜刀品牌啊、他們的客群啊,這些片面、不真實、沒有體驗感的網路資料,老實說,我聽了一點感覺都沒有。最後我跟他說:「來來來,我們直接去百貨公司看看,你握到菜刀後再跟我說你的感覺。」我們於是假裝成兩位要去買菜刀的客人,而且我特別強調一定要跟櫃位上的業務說到話,那些經驗老道的業務一定會用最精準的字眼跟你介紹每把菜刀。經過那個早上後那位設計師才真進去那個題目裡,講的簡報也才真實起來。若沒有現場的體驗,你說的話一點溫度也沒有。

最後我想再補充《窗,光與風與人的對話》,它紀錄著建築師塚本由晴於世界上找到的各式窗戶,但他描繪得又不僅僅是窗戶。他除了記錄下每個窗戶的攝影,還包括每個窗戶背後的建築空間繪圖,以及每個窗戶他代表的生活形式是什麼。我認為他展示了設計另一種觀察世界的方式,這就是屬於設計師的田野啊。

窗,光與風與人的對話》塚本由晴著,臉譜出版

Evoked整理陳國政給業餘者的讀書建議:

閱讀是一個人跳脫地理和時空限制,藉著前人的紀錄,壯大自己文化格局的好方法。閱讀之外,也別忘了真實的體驗和觀察這個世界,並好好的沈澱整理自己的收穫。

關於《給業餘者的文化田野書單》專題

承誌的開始一點也不專業,但經過去年夏天的訪查,我們深信:不是人類學家也可以開始屬於自己的文化田野。然而,你可能會需要一些來自前輩們的文字指引。於是承誌搜羅了來自設計師、藝術家、文化研究者的書單,給你在田野旅途中帶著,去勇敢堅定地探索這美麗土地。

這裡看專題完整介紹

採訪、撰稿、編輯/王婉璇

--

--

Evoked承誌
Evoked 承誌

「Evoked」以專題方式,紀錄不同領域的當代創作者/行動者如何回應從過去而來的召喚,從博物館、部落、社會實踐家到創作者,盼望能讓更多人意識到,唯有經過深度思考跟同理的行動,才能真正讓文化穿透皮相、趨近本質。FB:https://www.facebook.com/Evokedzin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