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呼吸的現場 記者脫「罩」之日何日來

KATHY WONG
feature.hk
Published in
5 min readApr 14, 2020
記者Wendy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被派到高鐵站採訪經武漢站來港的乘客 。

這一年間,手機鈴聲響了又響,螢幕上滿滿都是即時新聞的通知。從反修例風波的新聞到新冠肺炎的最新消息,看的人消化不了,寫的人更加身心俱疲。記者的工作量大增,忙過不停。

消息滿天飛,記者人數比造謠少,記者活在消息封鎖、新聞自由被收緊的大時代,每天都在打仗。

在報館任職醫療專線記者的Wendy說:「可以在這個時代做記者,的確挺難忘。」 遇見同行,筆者不禁感嘆:「難忘到口罩都換了好幾個。」Wendy一笑道:「去年六· 一二包圍立法會,只有一個外科口罩,之後換了N95,八月換「豬嘴」,現在又戴外科口罩。」 記者們,此年彷彿都不能好好呼吸。

入行遇上大時代 新冠肺炎始料不及

Wendy 三年前畢業,職場新鮮人便加入報館做記者,數個月後加入醫療專線。跟著前輩邊學邊做,由技術性的醫療科技記者會、醫委會改革到流感高峰期, Wendy也慢慢開始對醫療新聞略有掌握。踏入2019年,她的工作由各個記者會及會議轉移到抗爭現場。

每天都面對槍林彈雨、火光四起的街道,她經常失眠。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凌晨,她一如既往睡不著,在連登討論區一則貼文「武漢爆疑似沙士」。 她心想:「吓,唔係啊嘛?」,立刻就下載了微博看最新資訊。 網上各種的未經證實的消息令她半信半疑,直到官方公佈有關病毒詳情和數字,她才知道很「大鑊」(大件事)。

病毒一直沒有流入香港。直到農曆新年前,由於Wendy任職的媒體年初一、二都不會印報紙,記者在年三十晚就會放假。然而,傍晚突然就收到消息香港出現「高度懷疑的個案」。「由等放假的心情到突然間高度戒備狀態。一開始和公司同事分工去做,心態是未預備好。」

內地資訊封鎖 記者「和你call」

記者要致電內地相關部門獲取肺炎消息,但內地資訊封閉,記者難以獲取有用資訊。

後來,Wendy的日常就是與內地各個有關部門「和你call」,詢問內地各市的疫情確診個案數字 ,但這個工作好不容易。「聽說深圳和上海有相關個案,打電話去得到的回覆,就是個案不是我們負責的,然後給你另一個號碼,好幾通電話都無法知道實際情況。」資訊封鎖下,她得出一個結論「在內地不會獲得有用資訊 」,唯有等待「官方」的新聞稿和數字。

這種封鎖令人民無法得知最新真實情況,當香港已經「一人一罩」,內地依然有人以不帶口罩為傲,揮一揮新春衣袖跟鏡頭說:「有政府,唔怕!」。疫情爆發初期,Wendy被派去高鐵戰採訪一輛途徑武漢來港的G79高鐵列車上的乘客。她笑言,當日訪問了好些人,有人「相信內地說可防可控」、有人為求自保戴口罩、有人完全不知道疫情的嚴重性,「(武漢肺炎)新聞這麼多都可以不知情,內地可以完全是第二個國度」。

她說,相比內地,香港資訊透明得多,但仍然是「不完美、可改善」。她舉出早前公佈有隔離懷疑個案的大廈名單為例,認為名單上有五千多座大廈,牽連甚廣,但政府「等了半個月才公佈」是太遲,早點交代就可以讓釋除公眾疑慮。

新聞界「Dirty Team」

高鐵採訪之後,Wendy甚少需要「高風險」範圍。她說公司分了「Dirty Team」和「Clean Team」,前者要走訪醫院和爆發疫情的大廈,後者就負責「追消息」和寫稿,而她正正是後者。有攝影師近距離拍攝第一名在港新冠肺炎確診者,體驗「與武漢肺炎的距離」;她負責待在公司「收料」和聽衛生防護中心的例行記者會。對於一個前線記者來說,這到底是大幸還是不幸?

她說,不一定是去所謂的前線採訪才有價值。「反修例很想去現場,因為現場槍林彈雨,又與受訪者有互動,但現在是面對捉摸不到的病毒,不一定要去醫院現場。我有去疫情記者會算不算前線?其實大家在不同的崗位發揮作用。」

無論身在何方,Wendy認為只要在假消息滿天飛的時代裏,做好傳媒的把關和求證工作就足夠。「在資訊大海,我們未必有分辨真假的消息的能力,但不要麻木,我相信見到不尋常的事情要問,問多一兩句不會死。」

Wendy在疫情記者會採訪時寫的筆記。

疫情何時了

新冠肺炎在三月尾殺入傳媒公司,有報館記者和電視台新聞部人員都「中招」,Wendy的公司都有新政策,安排部分記者在家工作。她笑言,當日到高鐵站採訪,自己警覺性都不高,只穿上一件風衣和戴著外科口罩,沒有戴手套和罩。回家後也只是「用水淋一淋」衣物,說著說著,她又頓時想起:「死啦,那一天忘了消毒手機,但我用電話錄音訪問,有些乘客還要沒有帶口罩…」猶幸訪問當天,已經與高鐵採訪日相隔十四天。

不少記者去年都會問:「抗爭何時了?」大半年過去,記者依然在問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肺炎何時了?」Wendy都沒有答案,但她直言:「疫情完結,我一定要在鑽石公主號上打邊爐!」

--

--

KATHY WONG
feature.hk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曾經在有線新聞擔任兼職港聞記者。 狀態浮浮沉沉,繼續強逼自己寫更多文章,學習更多關於歷史、文化和社會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