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am I’ 的愛恨交纏 第三代巴基斯坦籍港人:最怕香港「手足情」如煙消

KATHY WONG
feature.hk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Dec 11, 2019

面對眼前蒙面持槍的防暴警,衝、還是不衝,是一個身分驅下行動,是終究都不過只為了公義?V一直抱有疑惑。

V 是第三代巴基斯坦籍港人,「巴基」、「差仔」、「返鄉下耕田啦」等負面的標籤伴隨著V成長。這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港人的歧視與欺凌下茁壯成長。在成長路上因為他的膚色同學「特別問候」他。在這次運動戴上面罩,不分膚色,一起哭笑有時,悲怒有時,肩擦肩拍拍手做百分百香港的「手足」(手足:運動中同伴之義)。

煙消後,V的香港人身份就此煙消雲散?

「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也會怕會一天只你共我」 — 《海濶天空》。V最怕的,怕一天運動完了只有他在路上。趁運動煙消前,筆者找到抗爭前線V,讓他好好爆發內心的滾動:「不知為何,如此愛香港⋯⋯。」

廿二歲的V是第三代巴基斯坦藉港人,人生至今回鄉兩次,操流利廣東話,最愛廣東話。2014年對於催淚煙還是懵懵懂懂的少年,悲憤交織下走入佔領區,高歌《海濶天空》,做一個合乎成人眼中的和理非。今年夏天,V(化名)毫不猶疑走到抗爭現場,學會設路障、滅催淚彈、甚至「主動出擊」。他對港人愛恨交纏,但他堅決在抗爭現場「手足」齊上齊落,首次與港人同感憤怒與傷痛。

V每次「出去」的必帶裝備。

「在這裏生活了快廿年,我們對呢個社會都應該要負一些責任。如果你講身份認同,你支持『對的事』是沒有有錯,你不用理會身份㗎。」

筆者跟V特別有緣,機緣巧合之下在現場時常碰見他。人在抗爭現場,不論身分,有些潛規則大家都必須遵守。每次現場人潮湧湧,他的膚色像「萬綠叢中一點綠」,很容易認出他,可是也不敢主動上前打招呼,我穿上Press的黃背心,他穿着黑衣,隔着面罩,對上眼、點點頭就好了。

南亞裔的外貌特徵太容易被認出來,被捕的風險很高,在前線很難看見其他南亞裔示威者,偏偏V越上越前,有時甚至被嘲是「前線KOL」:「我不會理自己的膚色,只是顧自己的身分,我是一個香港人,我不應該我的膚色和大家不同而不去幫手,這樣會變得很自私。」

難得訪問當天,我們終於不用在滿目瘡痍、烽煙四起的「戰場」相遇,在餐桌上提早「除罩相見」,坐下來好好談一談。 他對廣東話髒話以及流行用語的熟悉程度,甚至對社會制度的了解,正如他所說,他無疑是一個香港人。

南亞裔孩子的童年陰影

「真的要感謝林鄭月娥,這場運動讓南亞裔和香港人打破隔膜,但總要有大事情發生才可以包容少數族裔,其實都遲了。」

V口中「港人遲來的愛」,感謝之情中總是夾雜著不滿情緒。

V回顧他不愉快的童年。「最瘋狂的時候是,我六歲、七歲在家樓下玩耍,甚麼都沒有做,就當街被人脫褲子,然後被人『屌老母』。」一次次的欺凌,為V的童年蒙上陰影,令他對香港人很抗拒。

V的父親本來在巴基斯坦有高薪厚職,但毅然來港尋找更好的生活。無奈父親與不少的南亞裔經歷相似,學歷在港不受承認,唯有由基層的工作做起。所以他從小就從父親口中得知,南亞裔在社會中總是會受到「特別」待遇,父親只會告訴他:「不要放心上,要忍。」年少氣盛的他卻總是沉不住氣,只要在同學口中一聽到「巴基」、「差仔」等稱呼,就要衝過去動手打人。V的反叛沒有父母改變主意,仍堅持要把他送去主流學校讀書,告訴他「不可以被社會隔離,要盡力融入社會」,但V笑說自己當時不懂事,只會在南亞社區的興趣和補習班中交朋友,拒絕和本地同學交心。

升上中學,V繼續以「壞」去掩蓋自卑以及不被接納的無奈。有一次闖了禍要見校長,但校長沒有劈頭大罵,反而語重心長地跟他講道理。「那次之後,我覺得很慚愧。我爸爸媽媽幫我鋪排這麼好的路,想我讀書好,但我竟然這樣不聽話。」 後來,弟妹也跟著V入讀主流學校,他自知要但擔當起大哥哥的角色保護他們,下定決心學好廣東話,嘗試本地同學「溝通」。 「如果我一直打人,是不能打破南亞裔是壞小孩、『低等』的標籤」 。

雨傘首次走上街頭 港人奇異眼光令他卻步

5年前的雨傘運動,是香港社運歷史上重要一仗。V說:「那時候要爭取港人一人一票選特首」。雖然他坦言當時對政治認識不深,但早在首輪罷課階段已參與其中。當第一顆催淚彈在金鐘夏愨道爆開,眾人紛紛拋下雨傘,往後拔腿就跑,坐在電視前的V覺得「好轟動、好崩潰」,同時亦成為他的政治啟蒙。他繼續響應罷課,與同學走上街頭,頻頻走到在佔領區抗爭。 「那時候會在在馬路上聽下Lecture,有時候和警察可以站得很近,唱《海闊天空》。」

筆者按耐不住好奇,問了一句:「你是因為雨傘運動所以學唱海闊天空?」V狠狠拋下一句,裝作生氣地說:「當然不是啦,經常聽Beyond,有咩問題?我是香港人嚟架嘛,你不要給我的膚色騙到。」但正因他「與別不同」膚色,V和同學一出現在佔領區就成為了焦點。

或許出於好奇、出於驚訝、出於欣賞,又或許是質疑,這些眼光都讓V覺得渾身不舒服。「那時候覺得為何要望著我呢,我都是香港人,眼光好似我是恐怖份子,驚我會在這裡裝炸彈。」後來,他受不了壓力,漸漸不再到佔領區。

6.12的第一次一起食催淚煙

經歷了6月9日百萬遊行後,特首林鄭月娥堅持將修訂《逃犯條例》直上立法會三讀討論,6月12日立法會警民衝突一觸即發。年輕人和長者不願晨早的抗爭者孤單,早上便趕到現場;上班族午飯時間來,有的過午飯後選擇留,女中學生拖著母親來,夏慤道橋上開始人多了,當時V與朋友亦走上一早已經人來人往的金鐘街頭。

事隔五年,重返舊地,V擔起運送物資的角色,在人海中奔跑穿梭。那時候,V和一般香港人一樣只穿了黑衣、戴了普通口罩。 他在前線跑回物資站, 手執一箱生理鹽水,著急地跑回前線。他顧不上禮貌和儀態,大聲喊:「唔該借借!」一瞬間,眼前的香港人就向海水退潮般散開。

6月12日,示威者包圍立法會。

V繼續向前跑,一陣陣掌聲和歡呼聲就響起「加油!」「多謝你!」。 這個畫面在抗爭現場經常顆見,卻對他來說有著非一般的意義。「我會是覺得我終於是一個100%的香港人,之前我覺得係一般, 可能同香港朋友一起我就是香港人,如果自己一個人就是南亞裔。」他在現場強忍著淚水,終於在這個生活了快20年的地方,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被港人所愛、所接納。

V在6月12日還經歷了無數個第一次。當日下午,警方在驅散行動期間施放了運動中第一枚催淚彈,V同行的港人吸入催淚彥先行離開現場,但他堅持留下來,「大家都在,會互相扶持,沒有理由扔下香港人,少一個就少一個」。第一次拆鐵欄、第一次擺三角鐵馬陣,第一次參與前線去留的會議,第一次吸入催淚彈、第一次滅彈…

「那時候我只是帶了口罩,食了煙,有急救人員走來問我 Are you okay?」接著V拍拍急救員的肩膀,冷靜用廣東話說「其實我ok」,對方意外地說「哇,你識講架,早講啊,柒咗(掉臉了!)」。煙霧中,這些充滿愛的有趣對話,推動V走得更前。

催淚彈在這半年間成為了抗爭現場的日常。

可恨的「偽勇武」可敬的叔叔姨姨

4個月的反送中運動,V繼續義無反顧走在前線。他觀察到6月至今,前線的任何事慢慢起了變化。 「6月前線討論真的是不分化不割蓆,現在前線的會議好多人都屌話其他方案不好,又有很多其他方案走出來。運動初期大家傾,如果好急,只有一個決定,就係留低。」

他形容,現在運動中仍有不少「左膠」,「留在商場唱歌,全街在打仗,那班『仆街』又不下去幫手」、「有些所謂「勇武」防暴行前少少,路障就一聲扔低,走得好X快。」 他連珠發砲地斥責了「偽勇武」一番,但最後還是忍不住補了一句,「不過香港人今次真係好自發,好撚勁。」

從理性分析到感性的記憶,談到運動中的恐懼、傷痛和憤怒,他低頭陷入靜默。他憶述自己曾經逃跑的時候走進了死胡同,被上一輩的叔叔姨姨「救了一命」;曾經因為憤怒和衝動向警察扔出第一塊磚頭;曾經因為無力感而不想再抗爭;曾經因為新聞畫面以及難以接受的真相而淚流滿面;曾經因為身心的疲倦,想過不再逃跑,與眼前的警察同歸於盡…

真的不害怕被捕嗎?「被捕」一詞對於身為南亞裔的V更添一份重量。他是家中的大兒子,要擔起照顧父母和弟妹的責任,有一定的經濟壓力,加上少數族裔在香港社會找工作的本來已經困難,若然他有案底,相信更會是「一工難求」。

含淚自問: 「點解我咁愛香港」

「被捕要犧牲的東西有好多,但我更怕香港人忘記了那天他們會為了我而拍掌。你明不明白?

香港人很善忘,我不想香港人因為有一件『壞事』才站在同一陣線,但運動完了就你有你生活,我有我忙碌。 其實我最怕香港人變返好自私、冷漠,又再歧視南亞裔。」

10月20日,民陣召集人岑子杰疑受南亞人襲擊後,示威者與穆斯林發起守護清真寺行動。

V的父母曾經勸他不要再去抗爭,告訴他「你都不是香港人」、「運動之後,香港人又是踢你走」,句句刺心的話又挑起了V身分認同的矛盾。 V坦言,父母會自覺是巴基斯坦籍,但他自覺是「香港人」,但他作為社會上的少數,到底又要為這個地方付出幾多?投入幾多感情呢?

「 我都不知自己…我細細個不停被人歧視…點解我這樣愛香港。」他眼淚在眼眶打轉,用喃喃自語的聲線說:「 我不是愛香港這個地方,我是愛香港人,因為我很多香港朋友,我擔心香港的未來。」他陷入苦惱中,側側頭,連忙補充:「坦白講我的未來是很flexible,我比一般香港人幸運可以回去巴基斯坦發展, 我不知為何我這樣擔心,這樣愛香港⋯⋯我細細個不停被人歧視⋯⋯為何我這樣愛香港? 」

他問了自己好幾次,又反問筆者「點解你咁愛香港?」訪談後,V給筆者發了訊息「我好似真的不是香港人」、「唉,唔知」、「你當我什麼也沒有講過」。他對自己的提問,也引發了筆者的思考,或許是因為愛一個地方和愛一個人無異,不需要甚麼原因,是一種衝動、一種感覺。

☆《誌》眾籌正式啟動 (直至1月11日)☆

☆《誌》籌正式開始

◤☞ 眾籌連結 ☞ http://bit.ly/2Qekd76 ◢

《誌》公司細細,密鑼緊鼓,眾籌兩個月,12/11-12/1,目標150萬,作為一年的支出。籌「150萬」這數目,在香港這艱難的日子,《誌》實在不容易說出口。(鞠躬)HK FEATURE is a small size media company with only 3 full time reporters. The crowdfunding campaign will last for two months (from 12th Nov to 12th Jan). We set 6,000,000TWD (around 1,500,000 HKD) as the target. 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set such an amount as Hong Kong is facing a very difficult time.鑑於香港局勢急變,《誌》本於「#記錄香港#香港有誌」的本心,《誌》希望在未來廿年、三十年、四十年做一個記錄香港前途的媒體。在互聯網的世代,《誌》希望真正做到「放眼亞洲」、「歷史共享」以及「記者版權自主」,是時候解放記者,還歷史於民。In light of rapid social changes in Hong Kong, with the mission to “#RecordHongKong, #KeepRecordForHongKong”, HK FEATURE hopes to be the media that document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in the coming 20 years, 30 years, or even 40 years. In the Internet era, HK FEATURE hopes to truly see Asia, share history, and restore journalistic autonomy. It is time to liberate journalists and let the people write history.我們需要150萬的資金,聘請台灣及英國的在地記者,關心政治難民及居英移民等問題。We need 6,000,000TWD (around 1,500,000 HKD) in order to hire reporters in taiwan and UK who reports the issue of political asylum and Hong Kongers immigrating to UK.

【☂➡️支持《誌》請 follow #誌 #hk.feature⬅️🌕】
👋誌IG ➣ https://www.instagram.com/hk_feature/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Ytrbpd
👋 Medium ➣ https://medium.com/feature-hk
👋 Telegram➣ https://t.me/HK_feature

--

--

KATHY WONG
feature.hk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曾經在有線新聞擔任兼職港聞記者。 狀態浮浮沉沉,繼續強逼自己寫更多文章,學習更多關於歷史、文化和社會等議題。